國曄


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把握時代機遇、加強全球數字化創新合作?近日,在北京“世界數字經濟論壇”上,全球百余位專家學者齊聚,直面問題,共話未來。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玉卓
積極構建數字科技創新生態
數字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全球治理規則重塑的挑戰,破解數據跨境流動、數據共享、數據安全、數字倫理等難題。要積極構建數字科技創新生態。各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應攜手合作,構建數字科技共同體,推動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性難題攻關,攜手解決全面產業數字化難題,以數字化賦能企業創新創造,共同促進經濟復蘇,構建包容性、可持續的數字經濟與全球貿易新生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 梅宏
構建多元化、層次化的數字治理體系
全球數字治理遠遠落后于數字化的變革進程,缺乏完善的治理體系和統一的治理規則。全球數字治理問題高度復雜,沒有一個統一和通用的解決方案,各國需要根據國情解決自己重點關注的問題,以點帶面逐步建立完善的體制。為此,應構建多元化、層次化的數字治理體系。中國也有數字鴻溝的問題,各地區數字化技術發展不盡相同,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千差萬別,單一的治理體系不能適應不同數字治理需求。
復旦大學教授、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 宋梁
數字化轉型將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賦能千行百業
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就是把城市的數據采集起來提供創新化的服務,其中有三個關鍵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其中數字化是基礎,網絡化和智能化是工具,才能夠實現數字化轉型應用。數字化轉型后城市的運行效率會更高,互聯網應用更豐富,傳統工業、農業都可以被提升和升級,賦能前行百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濟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
今后十五年,正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工業必須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是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的主要技術路線。我國必須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采取“并聯式”的發展方式,也就是要采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方針,實事求是、因企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智能升級。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詹姆斯·赫克曼
龐大的算法寶庫避免了壟斷集中化
區塊鏈技術創造了一種新的世界,在這種世界中,數據可以用于連接個人,創建一個分布式數據庫。它不僅可以在兩個合作伙伴之間使用,還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之間廣泛使用,因為數據是人們共同信任的。人們基本上可以在一個分散的系統中相互合作,這比在通過傳統合作社和傳統貿易安排進行的集中交易系統要靈活得多,關鍵是可以保證透明度。我們現在擁有一個龐大的算法寶庫,這種避免集權和壟斷的能力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它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避免了壟斷集中化。
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委員會主席 彼得·梅杰
發展數字經濟是各國推動經濟盡快復蘇的關鍵舉措
此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數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前景,催生眾多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數字經濟是各國推動經濟盡快復蘇的關鍵舉措,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潛力所在。同時,數字經濟也帶來了挑戰,全球不同地區在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各國發展經驗也存在顯著差異。后疫情時代,世界各國更加迫切地需要團結起來,攜手應對數字化挑戰,縮小數字鴻溝,讓更多國家和地區、更多人享受到數字紅利,讓世界盡快從疫情中恢復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