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黨建引領;“百噸井”
一、實施背景
新疆油田公司風城油田作業區(簡稱“作業區”)成立于2007年12月,管轄烏爾禾、夏子街、風城3個油田,共有油氣水井5940口,員工2451人,隊伍平均年齡38.5歲,黨員703人(其中預備黨員27人),少數民族黨員123人。如何讓黨員干部、員工群眾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識,安下心來搞生產,讓更多的SAGD油井日產油量上百噸,讓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做到全過程融入中心、服務大局,是作業區黨委一直探索實踐的重中之重?!耙幻h員就是一口‘百噸井”的提出和打造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導向
1.環境苦
風城油田距離克拉瑪依市100公里,毗鄰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魔鬼城”,地處荒漠戈壁,常年大風,因“風”得名。
2.開采難
開發的超稠油在地層下多以半固態或固態存在,屬世界級開采難題,被稱為“流不動的石油”。
3.風險高
生產管理面臨勞動強度大,生產運行管控難度大,安全風險高(高溫高壓)等諸多挑戰。
(二)目標導向
1.多產油
風城油田管理著全國最大的整裝超稠油油藏,是國內加工航空航天燃料、軍用低凝柴油、高檔潤滑油和高品質瀝青的主要原料。多年來,風城油田堅持做新疆油田公司“老油田千萬噸穩產主力軍”。
2.多增效
降成本、增效益,風城油田克服疫情防控和低油價雙重挑戰,加快高質量發展。
3.多創新
風城油田承擔著集團公司重點試驗項目,對SAGD(蒸汽輔助重力泄油,稠油開發的一種先進技術)規?;I化推廣應用有著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理論武裝強黨性,卯足“黨員百噸井”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學習教育是做好支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要打造“黨員百噸井”,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推動黨員干部思想上過硬。讓公司黨委的部署落地生根,進一步堅定廣大干部員工戰勝疫情和低油價的信心。
1.支部委員帶頭學
班子學好了,精神領悟了,思想到位了,才能帶領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入心入腦踐行。黨支部針對學習教育工作制定機制規范,提出在堅持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視具體工作情況增加生產技術和現代化企業管理等知識的學習。明確學習要求,提出措施建議,定期盤點通報。在當前改革發展大背景下,部分員工的思想沒有明顯轉變的問題,支部委員就帶領班組長一起學,帶頭到聯點班組講黨課,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石油精神及公司黨委要求進班組、進頭腦,圍繞“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開展“積極應對低油價、推進提質增效”等專題宣講,開展“創建‘黨員百噸井就是‘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和“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大討論,引導廣大員工轉變觀念、放棄幻想、主動作為、應對挑戰,達成了人人爭創百噸井的思想共識。
2.主題黨日常態學
黨支部始終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四個詮釋”崗位實踐活動和主題黨日制度結合起來,每月相對固定一天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過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等,創新開展升國旗唱國歌、“誦讀紅色經典”“月度之星表彰”等活動,使黨員和黨支部“每月有約”,把學習教育抓在日常、嚴在經常?!捌摺ひ弧鼻昂螅浴罢b讀紅色經典”“重溫黨的奮斗歷程”等為主題,開展紅色教育系列活動,引導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聚起“油稠人不愁,我要創一流”的不竭精神動力。2020年5月在主題黨日中評選的“黨員百噸井”月度之星陳韻就是一個典型,她立足崗位,善于創新,設計的自動化小表格,使原先2人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數據統計工作,變成現在1人5分鐘就能搞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3.移動課堂覆蓋學
作業區生產現場遠離克拉瑪依市區,員工上下班往返需要3個小時,路途比較枯燥,原先大家不是玩手機就是聊天睡覺。為使這段時間變得更有意義,作業區創新實施支部書記送宣講上班車、播放“風城小廣播”等學習教育形式,領學黨的最新理論,開展形勢目標任務責任宣講,組織黨章黨紀輔導和抽問、安全生產知識有獎問答等。通過宣講學習,有力促進了員工的思想素質、業務知識以及安全意識的提升,講奉獻的黨員多了,講回報的黨員少了。黨支部根據現場倒班情況開辦員工夜校,充分利用石油黨建信息化平臺、學習強國等線上APP組織學習打卡、討論交流、答題競賽等,有效解決一線站隊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集中學習難的問題,讓學習教育的熱潮持續吹進荒漠戈壁深處。
(二)培訓實踐強本領,蓄積“黨員百噸井”實力
對于國有企業黨員干部,思想過硬是前提,技能過硬是關鍵。黨支部立足實際,緊盯問題導向,針對生產上的重點、開發上的難點等問題,實施全員素質提升工程,著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黨員隊伍,培育更多優秀的SAGD管井人和石油名匠。
1.“一套教材”強基礎
SAGD技術具有工藝新、技術高等特點,黨支部為幫助員工快速掌握復雜的現場工藝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組織黨員力量編寫《SAGD操作規程》《SAGD培訓教材》,自制開發SAGD仿真3D模型,填補了公司該方向培訓教材的空白,為進一步認識和推廣SAGD技術打下理論基礎。
2.“雙向輪崗”強素質
在作業區層面,實施機關-基層-科研多崗位、跨專業輪崗,培養“一崗多能”復合型人才。在黨支部層面,實施專業組橫向輪崗以及與班組之間的縱向輪崗,實現專業技術干部會操作,班組員工懂技術,工程地質一體化運行。將技術干部分為兩組,一組與站領導組隊值班,提升協調和管理能力;一組深入聯點班組,幫助班長提高管理水平,一批黨員成長為技術骨干。操作員工陳文斌到專業組輪崗一年半,成為工程崗的技術骨干;技術干部高俊、劉鳳江通過與站領導組隊值班,協調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大局觀有了明顯增強;技術員費科、曹宇超下沉到班組踏實肯干,成為解決問題的能手。
3.“三小平臺”強技能
黨支部建立“小基地、小課堂、小考場”三小平臺,拓寬黨員作用發揮渠道,把技師創新工作室作為培訓基地,把室內培訓課堂搬到生產現場,把技能鑒定考場作為練兵場。通過黨員技能“傳幫帶”,讓員工學好技術、練好本領,作業區技能鑒定通過率從69.5%上升至89%,居公司前列。公司級技能專家曾志強在正常的培訓之余,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跑到徒弟麥合蘇提家中進行“補課”,最終麥合蘇提在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共六項科目五項為滿分的好成績,刷新了歷史?,F在,他也從優秀選手成長為優秀教練員,又帶出兩位作業區采油工種技能大賽一等獎的漢族徒弟。
(三)立足崗位做貢獻,深挖“黨員百噸井”潛力
有了過硬素質和技能,關鍵還要落腳到“干”字上。作業區黨委深化開展黨建“三聯”責任示范點創建工作,發揚“問題井不過夜”“噸油必爭、斤油必爭”的會戰精神,形成班子爭當表率、黨員爭當標桿、全員比奉獻、人人創效益的氛圍。
1.支委聯班做表率
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風城油田作業區黨委把黨支部建在了采油站上,把黨小組建在了班組上,開展黨小組+班組“同心圓”建設。踐行“一線工作法”,每個黨小組融合一個班組、每名黨支部委員聯系一個黨小組,堅持靠前服務,每周到現場檢查、處理生產問題,每月參加一次班組生產會,每季組織一次員工意見懇談會,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幫助員工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做到“辦法在一線查找,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支部委員馬鑫常年堅守戈壁一線,和員工們“吃住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勞動在一起”,細心的他發現員工洪苗是一個難得的“好苗子”。為了幫助她克服缺乏自信的“致命傷”,巡井的路上、排隊用餐的間隙都成了馬鑫和她“談心談話”的機會。馬鑫犧牲休息時間給她“開小灶”進行針對輔導,鼓勵洪苗主動給其他同事做講解演示,使其自信心明顯增強,技術水平大幅度提升,首次參加比賽就斬獲個人組二等獎。
2.黨員聯崗當標桿
SAGD的單井平均日產油量接近15噸,為管好這些“寶貝疙瘩”,作業區篩選分類百噸井、高產井、一般井,組建“黨員攻關隊”,負責百噸井、高產井的管理和問題井的修復,把關鍵崗位“分片包干、包聯到人”,使人“有壓”,井“有產”,心中有責,胸中有策,手中有招。同時,要求全體黨員在崗期間亮明黨員身份,把“黨員攻關隊”成員姓名制成“名簽”,掛在所管轄的百噸井上,讓員工看到黨員就在身邊、榜樣就在眼前,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黨員秦文沖、巴提力針對SAGD開發區修井前排液時間長的問題,利用井內注水和切入換熱站排液縮短排液周期,使得生產時率顯著提高,僅“百日會戰”期間就搶回產量3000噸。2019年,僅風城SAGD一號采油站“黨員攻關隊”就累計解決問題井39口,增加機抽53842小時,相當于打了7口新井。
3.員工聯井比奉獻
作業區井多黨員少,在黨員的帶動影響下,員工群眾也加入到油井的承包管理中。實施定人員、定井組、定設備、定目標、定責任“五定”管理,提出“我的屬地我負責,我在崗位你放心”,強化了員工在油井管理中的責任意識??死斠朗袆趧幽7?、油田公司優秀黨員、作業區“明星”班長李榮輝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始終帶頭加班連點。疫情期間,李榮輝更是主動要求留守現場48天。為了克服人員不足帶來的影響,他最長的一次46小時連軸轉,用“鋼鐵”般的意志保證了采油站的平穩運行。在李榮輝的影響下,員工的奉獻意識不斷增強,現場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涌現出“每日創綠一小時”“井場”變“景場”“普通井”變“百噸井”等典型案例,成功使工業景觀與國家4A級景區世界魔鬼城相映生輝,實現了“地下采油、地上旅游”和諧景觀。
4.全員增效勇擔當
作業區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成本在人人手中”的理念,在思想上精準對標、管理上精雕細刻、生產上精耕細作,編制16類66項具體措施,每周督查、每月考核,將40%以上的獎金總額用于專項激勵,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開展群眾性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比武、班組創新創效、合理化建議等崗位實踐活動,實行全員“271”考核(20%優秀,70%良好,10%一般),通過差異化考核、實現多勞多得,獎優罰劣,促進履職盡責,凝聚全員力量打好效益實現保衛戰。全年預計控減投資891萬元,降本增效1.03億元。技能專家、創新能手楊文學針對減速箱漏油問題,改進減速箱維護方法,形成了一套專業維修技術,通過并在采油站推廣。2020年以來,已節約維修費用40余萬元。SAGD一號采油站黨支部成立的“技術維修攻關小組”,從12個項目中選取7項開展自主維修,預計全年可節約60余萬元。
(四)奉獻社會樹形象,彰顯“黨員百噸井”活力
作為駐疆央企的黨員,只在崗位上發揮作用還不夠,還要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同時,牢記“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扎實做好“三個最”行動,展示黨員干部的政治擔當和社會責任。
1.做最紅的細胞
作業區深入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紅細胞”工程,黨員年初到居住地社區報到認領崗位,積極參加義務勞動、民族團結政策宣講,有能力的幫聯一戶困難家庭,8小時外在社區亮明身份,管好自己,帶好家庭,幫好鄰居,做到讓組織滿意、群眾滿意、自己滿意,像“紅細胞”一樣為社區各項工作注入活力、增添力量,獲得了駐地政府和居民群眾的高度肯定。2020年,兩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業區員工共計570余人參加社區志愿者工作。這其中就有產休黨員蔣璐伊,在疫情到來時,她舍小家為大家,顧不上照顧7個月大的孩子,積極地投身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30余天,入戶走訪排查、門崗執勤、投送生活物質等,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每天工作8-10小時,寒冷的冬季,她用一顆火熱的心溫暖了居民。
2.做最美的義工
作業區深入開展公益活動,組織黨員開展“一元捐”“金秋助學”“重陽敬老”等扶貧幫困活動,為南疆貧困村獻愛心,為孤寡老人送溫暖。黨員阿爾曼·克里木組建公益社團,長期資助幫扶4戶貧困家庭,金額達3.1萬余元,被評為“最美克拉瑪依人”。黨員厲軍義務獻血12年,累計獻血超過5000毫升,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他每周帶家人去養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一堅持就是整整8年。在厲軍的帶動下,采油站約200人先后自發參與到公益活動中,為養老院捐款、捐物累計達10萬余元。
3.做最親的親人
作業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少數民族員工結對認親率達100%。結合技術幫帶、生活幫扶、文化共融等活動,筑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族員工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少數民族員工亞力昆江·卡穆洛夫的爺爺是一名少數民族干部,曾接受過毛主席、周總理的接見,他的父親是一名民族團結模范。如今,他傳承“紅色基因”,主動與技術干部王亮亮結對,并認領了“兄弟井·親人井”——FHW105井,共同負責油井生產,解決油井故障,提高油井產量,他們管理的井組成為全站的標桿井。在王亮亮的影響和帶動下,亞力昆江·卡穆洛夫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成為班組的技術骨干。他們成為作業區民族團結的典型,并獲得油田公司民族團結先進對子榮譽。
三、取得成效
風城油田作業區黨委堅持“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生產經營成效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打造了“一名黨員就是一口‘百噸井”黨建載體,將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效體現到推動發展、服務社會的具體實踐之中。在保持200萬噸穩產6年的同時,接連實現了SAGD開發重大突破,達到了“雙百”目標(SAGD年產油量百萬噸,培育首口日產油百噸井),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超稠油示范生產基地,扛起了SAGD超稠油開發這面紅旗。在最艱苦的地方鍛造出一支最有戰斗力的隊伍,在難度最大的地方實現一流的管理水平,在最稠的油藏樹起了一面最紅的旗幟。
(一)推進了作業區高質量發展
“一名黨員就是一口‘百噸井”的探索與實踐,在作業區總結形成了一批務實有效的黨員教育管理手段,對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做貢獻,奉獻社會樹形象,從嚴管理提質量,不斷凝聚改革發展、增儲上產、提質增效的思想共識,為每一名黨員爭當先鋒,發揮作用注入了強勁的精神動力。該載體實施以來,重點井都有黨員看守,普通井都有“專職醫生”,油井管理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此外,還實現了SAGD開發技術的突破,掌握了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水平井SAGD八大主體配套技術,實現了規?;瘧茫@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8項,上報國家專利205項,獲國家專利授權144項。油田年均綜合遞減率控制在10%以內,作業區累計生產原油2199.73萬噸,其中生產稠油1861.3萬噸,繳納稅費3億余元,單位基本運行費由最高29.79美元/桶降至目前17.76美元/桶。僅SAGD一號采油站年產量連續四年穩產在40萬噸以上,用占作業區約5%的人數,扛起了作業區近20%的產量任務。
(二)打造了黨建融入生產經營的基層樣板
作業區努力把標桿變示范,把示范變規范,把“一名黨員就是一口‘百噸井”創新載體作為各黨支部有效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的實踐“樣板”。在“黨員百噸井”的示范帶動下,作業區“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建設水平得到提高。風城采油二站黨支部打造“風”字號品牌,創建“風范支部”,重規范、有風范、當示范,在日產汽量欠1000立方米的情況下,僅用1個月提前完成會戰目標;油田地質研究所黨支部以“個個方案是精品”為目標,推進油田精益開發,成為科研支部增儲上產的樣板;信息管理站黨支部聚焦改革,打造“智慧支部”,推動智能油田建設,建成了國內首個稠油油田物聯網示范工程。黨建品牌建設有力促進了改革發展,為作業區高質量的黨建引領高質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繪制了國有企業基層黨建的靚麗名片
“一名黨員就是一口‘百噸井”載體實施以來,作業區黨的建設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作業區黨委獲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風城SAGD一號采油站黨支部先后獲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新疆油田公司標桿黨支部,成為公司對外交流的窗口。同時,成為了各級領導參觀、調研、交流的“打卡點”,先后接訪53家單位1600余人次,黨支部書記先后被邀請至廣州、上海、北京等地授課交流。黨建工作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黨建工作局、集團公司的高度肯定。時任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將SAGD一號采油站黨支部作為聯點支部,并提出“當好標桿、做好示范”的要求;國資委黨建局局長姚煥表示,廣大員工在艱苦的環境下為央企的各項工作樹立了標桿和典型,創出了很多好經驗,特別是作業區黨建工作的好經驗和好做法,不僅是中國石油基層黨委和支部的典范,也是央企基層單位的典范,值得學習。
(四)自覺維護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作業區廣大黨員干部與少數民族員工結對率達到100%;扎實做好認親戶教育引導、問題梳理、幫扶解困、矛盾化解等工作,僅2019年,累計入戶走訪2256戶次。每周派出兩名黨員干部到駐地聯點社區維穩值班,先后派出9名黨員干部赴南疆開展“訪惠聚”工作,有效落實了總目標。
四、下步探討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能源,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黨支部,如何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是做大做優國有企業的重要課題。實踐過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三點認識。
(一)在艱苦的環境中用艱巨任務來錘煉隊伍
作為中石油企業基層黨組織,原油生產、經濟效益是作業區的中心工作,要探索搭建黨員發揮作用,服務發展的平臺,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凸顯,領導班子要帶領黨員沖在前、干在前,創百噸、爭一流,引領員工積極投身油田生產,才能出色完成任務。
(二)在各種困難和嚴峻的挑戰中提升水平
作業區必須聚焦企業發展的難點問題,找準黨建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通過上產會戰、科研攻關、管理創新等活動,組建黨員攻關隊,充分發揚“超越前人、超越權威、超越自我”的精神,攻克一個個科技難關,解決一個個生產難題,實現一項項管理超越。
(三)用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要夯實黨建基礎,落實黨建責任,創新推出凝聚人心,富有特色的黨建品牌和工作載體,完善激勵考核機制,評選先進典型,凝聚“油稠人不愁,我要創一流”的精神動力,推動生產經營改革發展取得實效。
編輯/車玉龍 統籌/國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