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 龐利鵬 張瑞峰 趙 亮
2月23日,從中國建筑協會公布的《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入選名單》中傳來喜訊,由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建管的邢西500 kV變電站新建工程喜獲建筑業最高獎項——“魯班獎”?!棒敯嗒劇比Q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是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于1987年設立,每兩年評比表彰一次,每次獲獎工程數量不超過240項。本年度獲獎工程共126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只有2項工程獲此殊榮,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邢西500 k V變電站新建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12條輸電通道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建管的首座500 kV輸變電工程。工程位于邢臺市信都區河下村,總占地70920 m2,變電站占地36650 m2,于2017年3月1日開工建設,2018年12月28日竣工投運。工程本期建設1000 MVA主變壓器2組、500 kV線路出線5回、220 kV線路出線6回。
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高度重視此項工程,建設伊始,就確定了創“魯班獎”目標,施工中秉承“安全、適用、精細、創新”理念,創新實施“黨建引領、過程管控、科技創新、綠色建設”全方位管理,有效保障了“魯班獎”建設目標順利地實現。

邢西500 kV變電站全貌
建設之初,面對該工程地處太行深山區,參建隊伍多、地勢險峻、施工難、內部管理難、屬地協調難等難題。邢臺供電公司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建帶基建”模式,成立邢西臨時黨支部,明確“支部+項目”工作思路,創新“一帶兩化三聯動”管理模式,設置“四專一隊九班組”組織架構,以黨的組織關系將業主、設計、施工、監理等不同參建單位黨員凝聚在一起;以“支部+項目+N”,攻堅工程安全生產、施工、質量等難題;以創新發揮黨代表、黨小組組長和黨員作用,確保安全生產和分包隊伍穩定;與駐地村黨支部共建,解決屬地協調等難題,提升工程安全、質量、和諧等整體水平。
深化黨建引領,實施支部與項目一體化管理。邢西臨時黨支部將參建4方統一納入支部管理,打破業主、設計、監理、施工4方各自為政局面,統一開展黨內組織生活,統一研究部署建設工作,實施組織聯建、隊伍聯抓、目標聯責,將黨建與工程建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以黨組織關系凝聚4方力量,以黨建促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強黨建,實現黨建與項目同頻共振、目標同向、工作同調、相融共濟、共同發展,全方位打造了“紅色黨建工地”。
工程建設期間,累計召開臨時支部委員會18次、黨員大會7次、主題黨日18次、黨課6次。依托邢西工程組織黨員、青年骨干培訓2000余人次。臨時黨支部帶領解決了片麻巖地區基礎施工等10項難題,提出合理化建議30余條,真正將黨的獨特政治優勢轉化為工程建設的攻堅優勢。該做法先后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刊發,成為黨建帶基建示范樣板。

邢西500 kV變電站一角
“魯班獎”對工程建設質量要求極為嚴格。為確保工程質量,邢臺供電公司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始終踐行匠心理念,嚴把質量關,充分發揚專業專注優勢,堅持“過程創優、一次成優”,在細節上下功夫,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理。
加強組織建設,建立完善市縣兩級屬地協調組織機構、邢西“魯班獎”創優組織機構,有效保障依法合規手續辦理、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編制《邢西工程創建魯班獎策劃方案》等多項策劃文件,夯實創建基礎。統抓“內部驗收、外部評審”,落實施工單位三級自檢、監理單位初檢、建管單位中間驗收,從源頭把控建設質量。扎實開展質監站質量監督檢查、中電建協咨詢培訓、中電建協專項評價,增強工程督查力度。
“整個建設過程,我們堅持跳出基建對標行業,結合中電建過程咨詢、專項評價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及時整改,不放過任何一項問題,才保障了全過程創優?!睍r任邢西工程質量專責張瑞峰回憶,正是踐行匠人精神、秉承高出行業標準要求,才確保了邢西工程質量全優。
高標準要求,打造了高質量標桿。據統計,邢西工程土建16項單位工程、60項分部工程、370項分項工程合格率均為100%;電氣安裝10項單位工程、61項分部工程、476項分項工程合格率均為100%。工程先后高質量通過中電建協地基及結構專項評價、綠色施工專項評價、新技術應用專項評價、工程質量專項評價,工程質量評價榮獲“高質量等級優良工程”,為奪取“魯班獎”奠定了堅實基礎。
“每次遇到高溫、大風天氣,工地指揮部都會加大站內道路、深基坑開挖區域灑水力度,以便防塵、抑塵,確保工地施工達到環保要求,這在邢西已經成了硬規定。”時任邢西工程施工項目經理袁全富回憶,施工期間,他們每天通過氣象參數監控平臺了解氣象情況,如果有大風等影響空氣質量,會提前安排加大霧炮噴灑時長、提高灑水車灑水頻率,以確?,F場無塵施工。這是邢西工程踐行“大綠色”建設理念的縮影,也是該工程嚴格落實“四節一環保”要求,每個環節都踐行綠色理念的具體體現。
為在建設過程,既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又統籌山區植被保護、景區生態和諧、外部環境統一,邢西工程一班人下了大功夫。該工程臨建、場地利用系數達97%,節能設備(材料)年降耗約13.3萬kWh。他們積極探索變電站現場機械化施工研究,推廣應用自動綁扎機等32項機械化設備,有效提升工作效能;在站內設置雨水回收系統、三級廢水沉降池,將雨水、廢水回收處理再利用;全面推廣應用感應水龍頭、太陽能發電、變頻空調等節能設備,做到節水節能全覆蓋;扎實做好現場裸露土層防塵網覆蓋、灑水車及噴霧車應用,切實做到施工抑塵及環境保護;扎實開展綠色裝配式建筑、模塊化建設,策劃應用預制構件18項,有效減少了現場加工材料損耗和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施工期間,面對工程站址地處低山丘陵,進站道路、站址周圍均為參差不齊護坡、落差較大等實際,設計單位從環保角度考慮,多次踏勘、分析,最終確定將預制六角框、青石混凝砌石、大體積混凝土格柵3種形式融為一體的護坡,既保護了生態,又確保了質量。同時,他們在進站道路兩側護坡種植迎春、在站址四周護坡種植耐旱高山矛,確保抬眼即見綠。
如今的邢西500 k V變電站,銀白色的電氣設備,被四周綠色盈盈、植被茂密的氛圍承托著,猶如大花籃一般,美麗又端莊,成了變電站中的“綠色花園”。
“那時,在施工期如果你沒有正確佩戴安全帽,會第一時間被監控到,而且還有人遠程通知你整改?!毙衔鞴こ虆⒔爢T郎慶光表示,為確保工程安全,工程項目部組織科技攻關小組研制了視頻監控一體化平臺,每月QC小組還會發布與工程實際結合緊密的創新成果。這得益于邢西工程項目部對科技和創新的高度重視。
該工程建設伊始,就樹立了靠科技保障進度和質量理念,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推廣應用”兩手抓、兩手硬,把科技作為提升工程質量的重要支撐。
為營造濃厚科技、創新氛圍,確保全方位、全人員、全過程參與創新、應用創新、申報創新,工程項目部組織開展了“五同四控三提升”活動,讓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與理論知識水平深厚的大學生形成“結對子”,通過“幫帶促”形式,充分發揮老師傅經驗優勢、新員工聰明才智,開展創新、研究,并以此提升工程質量和效率。
工程建設以來,他們先后研發了《研制變電站路下打孔裝置》《接地塊打孔裝置》等成果,在項目上綜合運用了BIM技術,推廣應用了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6項、建筑業“十項”新技術8大項20子項、電力行業“五新”技術11項。他們研發的成果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QC成果獎11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全方位打造了“藍色科技工地”。
邢西500 kV變電站及新建工程投運近兩年來,已累計傳輸電量48.75億kWh,有效提升了西電東送、外電入冀供電能力,持續優化緩解了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下一步,國網河北邢臺供電公司將以邢西500 kV變電站新建工程獲“魯班獎”為引領,繼續加大精品工程建設力度,努力打造更多“紅色工地、金色工地、藍色工地、綠色工地”,持續助推河北電力工程建設高質量跨越發展,為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增添動能、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