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電網梧州供電局 聶家富
李歡慶,廣西電網公司勞模、一級技能專家、梧州市產業工匠、南方電網廣西梧州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帶電班班長。34年來,他始終如一堅守在電網工作的最前線,見證了梧州網區30余載的風云變幻,練就了過硬的線路運檢技術本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電網人的使命,用心守護著梧州的萬家燈火。
1986年,李歡慶加入電力行業,成為電網建設者中的一員。作為新成員的他主動參與到每一次工作當中,細心專研作業中的每一個細節,這般勤奮的他很快便成了工作隊伍中的骨干。1989年,他已成為了桂平工區的帶電技師。作為技術技師,時刻沒有放松學習,他刻苦鉆研線路運檢方面的難題,每每遇到困難時他總是迎難而上,查閱相關資料,仔細研究,沉浸于解決難題所帶來的成就感當中。1998年他參加廣西電力系統線路工技術比武競賽,榮獲“個人全能三等獎”。2008年帶隊參加抗冰災保供電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獲得了“抗冰災保供電先進個人”及“全區抗擊冰凍災害記個人二等功”榮譽稱號,同樣在2014年抗擊“威馬遜”超強臺風中被評為“先進個人”及獲得公司“集體三等功一次”等各種榮譽稱號。由于李歡慶在線路運檢方面的精湛技能,在2015年李歡慶通過了公司三級技能專家考核,并被廣西電網公司聘為三級技能專家,但是李歡慶并沒有因此而止步,而是繼續勇攀高峰,繼續前行。2019年,他終于順利通過了一級技能專家的考核,并被廣西電網公司聘為一級技能專家。一路走來,我們看見的是李歡慶技能職稱的改變,看不見的是他在工作中揮灑的汗水與默默的付出,他給年輕一代的電網人做了個好榜樣。
手藝只有傳播才能得到傳承。李歡慶除了是一名技能專家以外,他還是一名高級培訓師。在工作之余,李歡慶積極參與廣西電網公司、梧州供電局本部的員工培訓工作,以及員工培訓方案設計工作,積極開展“傳、幫、帶”活動:開展針對大家技能薄弱點的專家答疑活動,實施“脫貧式”精準培訓,由部門收集員工的疑問,指定問題,李歡慶專家進行詳細解釋,讓班組在安全活動時進行討論,提高了大家對規程和標準的理解。在培訓中,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不吝嗇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學員有不懂的地方他就手把手教,耐心指導,直至學員學懂、弄通為止。2015年,他擔任梧州供電局廣西電網公司帶電比武技能競賽主教練,團隊獲得第七名,徒弟個人第二名的好成績。與李歡慶一起共事過的班組成員,也在他的培養下成為輸電線路運檢方面的技術能手或生產技術骨干。他還多次被應邀到公司組織進行技師、高級技師講學考評工作,為公司培養一批又一批技術人才、解決技術難題。10多年來,李歡慶先后帶出了2個助理級技能專家,5個高級技師、12個技師,個個技術精湛,盡職愛崗。在他看來,“一枝獨秀”并無意義,更重要的是“春色滿園” 。2017年他獲得了廣西電網公司優秀培訓師稱號。
2009年以來,李歡慶一直擔任輸電帶電班的班長,負責全所線路的帶電作業及故障搶修工作,在李歡慶的帶領下,輸電帶電班創建了“兄弟同心創精益,遵守規矩保安全”的班組安全文化理念。2013年李歡慶帶領班組首創在帶電線路上開展了帶電檢測合成絕緣子憎水性的工作,發現了合成絕緣子憎水性缺陷近百起,為設備的大修技改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編制的《30分鐘學會帶電檢測合成絕緣子憎水性》教材被公司收納并多次受邀在公司范圍內講授,有效地解決了無法大面積普查合成絕緣子憎水性的難題,提高了合成絕緣子故障檢測效率,填補了公司在此作業方面的空白。作為輸電帶電班班長、班組的靈魂核心,面對各種帶電作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保證安全是帶電作業的重中之重。多年在帶電作業中摸索滾打,造就了他高超的帶電作業技術,確保了梧州供電局輸電帶電作業技術在廣西帶電作業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作為班長,他前后負責的帶電作業次數不少于百次,完成了各類變電站和輸電線路設備的帶電作業,從未發生安全、質量事故。在李歡慶的帶領下,2009年輸電帶電班獲得“梧州供電局先進班組”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梧州供電局文明班組”榮譽稱號以及2018年“廣西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等榮譽稱號。
2015年3月,成立了李歡慶技能專家創新工作室,通過QC、“五小”等活動具體實施,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堅持立足本崗位,解決現場實際問題,培養了一批送電線路、高壓帶電檢修專業領域的高級技能人才,在李歡慶專家的帶領下,不斷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目前在李歡慶的帶領下,已累計完成創新成果15余項,獲得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6項,其中“縮短單片絕緣子取裝時間”“提高拆除桿塔鳥巢安全性”等兩項成果獲得2017年全國電力行業QC成果三等獎,“高空安全圍欄”榮獲2018年公司職工技術創新獎一等獎及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無人機信號空中中繼站研發”榮獲2019年公司職工技術創新獎一等獎等各種創新獎勵。2015—2017年,李歡慶利用2年的時間,開展“基于護層環流及tgδ分析法的高壓電纜絕緣狀態遠程綜合在線監測系統研究”獲得成功,獲得2018年廣西電網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他積極推廣職創成果《改進型鳥巢止落器》進行帶電清除絕緣子上方的鳥巢,使鳥巢與帶電體得到有效的隔離,作業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并已在兄弟局推廣使用。這一項項成果切實解決了生產作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降低了作業風險,提高了作業效率。李歡慶技能專家創新工作室還因此獲得了2018年“先鋒工作室”榮譽稱號。
作為公司目前唯一能熟練操縱無人機且對無人機感興趣的輸電專家,摸索出一套在線下飛行、利用無人機本身的高程系統、避障系統相結合的“李氏飛行法”,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出樹木對導線的垂直距離、水平距離及交叉跨越距離、圍建、外破距離等,解決了無人機巡視無法精確判斷線樹及交叉跨越距離的問題,并在本部門培養了一批適應此飛行方式的飛手。同時積極研究新技術,2019年機巡小組在李歡慶的帶領下大規模開展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新技術對全所88條線路、4204基桿塔、1393 km的線路進行全面的普查,利用“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巡檢模式,發現了大量平時無法發現的線路隱患,形成了一線一報告,并對存在問題較多的線路提出了今后運維的建議,指導班組對今后該線路進行差異化運維。平時巡視完全部線路需要半年時間,現在利用“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巡檢模式,2個月就可以全部巡視完畢,對巡視、驗收、保供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他新創的這一創新飛行模式,也得到了廣西電網公司領導的大力贊賞,并在全區13個供電局推廣。目前廣西電網公司內同時精通無人機技術和輸電運維技術的人不多,李歡慶將更加發揮這方面的特長,積極摸索更多無人機在輸電線路上的應用范圍和更精準的無人機作業方式,使無人機技術在輸電線路上能得到更廣闊的應用和更優化的作業方式,真正實現線路運維的無人化、智能化,打造線路立體巡視新常態。
風風雨雨一線路,心心念念梧州情。30余載,李歡慶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優秀的線路工,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上,他時而扮演一名醫生,為輸電設備“把脈問診”“做手術”,時而又扮演一名老師,為電網輸送優秀人才,時而又扮演一名創新創造發燒友,為電網發展獻計獻策,用行動踐行了守護梧州萬萬家燈火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