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鹽城建湖縣供電公司 肖 兵
鄉村振興,有電相伴。近年來,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全面服務鄉村用能需求,以電氣化托起小康夢,以堅強電力保障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村民看到的、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農村和農民生活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李大爺,又換電線啊,這些年您都折騰好幾回了吧?”
“這回一步到位,換成6 mm2和10 mm2的銅線。這點電線錢不能省!”2020年12月22日,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恒濟鎮吉興村李大爺家好幾名供電員工進進出出。一位抱小孩的鄰居經過他家門前,忍不住打趣道。
李大爺今年68歲,凡事精打細算。10年前,他家用了好多年的雙絞電線斷了,鄰居建議他換成粗電線。但他盤算了好幾個晚上,最后勉強決定將家里的雙絞線換成了橫截面積1.5 mm2的電線。他說:“家里就裝幾盞60 W的燈泡,1.5 mm2的線夠用啦!”
2013年秋天,國網建湖縣供電公司對吉興村居民接戶線進行改造,建議村民把家里的電線換粗一些,保證使用電冰箱、空調等大功率家用電器時用電無憂??扇螒{供電員工和周邊鄰居如何勸說,李大爺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說:“那些大功率的家用電器都是城里人用的,我家用不上?!?/p>
李大爺沒想到,國家的惠農政策不斷出臺,吉興村的老百姓都富了起來。他自己家也先后購置了電冰箱、熱水器、電磁爐和電烤箱等家用電器。李大爺只得請人把家里的電線換成2.5 mm2的銅線。
2021年初的冬天有些冷,李大爺怕受不了,又進城為客廳添了1臺柜式空調,過起了曾經他口中“城里人的日子”。可是,家里前兩年剛換的銅線明顯又不夠用了?!爸灰婚_空調,其他電器一概不敢用,一用就跳閘?!睘榇?,李大爺苦不堪言。
“家里的柴油磨面機現在也換成電動的了。大孫子2021年元旦結婚后要住到家里,客廳里又添了1臺5匹的空調,房間和廚房里也購置了不少電器。家里的電線不換是不行啦!” 李大爺輾轉了幾個晚上,終于下定決心再次換掉家里的電線。
“咱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我真應該早點把電線一次換到位,不走彎路不返工,這才是真正省錢又省心!”李大爺笑著對鄰居說。
“多虧供電公司及時增容了變壓器,改造了線路,現在電力充足,加溫裝置想開就開!你看,草莓長勢多好?。 ?020年12月21日,位于建湖縣高作鎮季墩村境內的春源四季采摘園一排排農業大棚里溫暖如春。棚里綠意盎然的枝蔓上掛滿了鮮紅、誘人的草莓。
在服務綠色現代農業的征途上,建湖縣供電公司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為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提供堅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當天,筆者跟隨建湖縣供電公司員工陸廣軍等一起,來到采摘園檢查用電設施,排查安全隱患,確?!霸逼陂g采摘園用電安全可靠。
“今年前來采摘草莓的客戶對我們新引進的‘紅顏’品種贊不絕口?!辈烧獔@老板周海婷一邊走,一邊笑者對筆者說,“這都得感謝供電公司,溫室大棚從育苗、養護、保溫樣樣離不開電,你看,就連我們大棚外面的保溫層也是電動的!”
聊起與電的故事,周海婷打開了話匣子。2010年6月,她抓住土地流轉的機會,在季墩村承包了66667 m2土地建種植大棚。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就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創業過程中第一個難題:一條電力線路斜穿過她承包的土地上方,電桿豎在地里,大棚無法封頂。若避開電力線路勢必浪費不少土地。
周海婷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趕到高作供電所,反映了她的困難。
時任供電所所長的夏咸權隨即帶領相關人員到工地現場勘查,發現這是一條正準備改造的老線路,不過施工計劃安排在2個月后。
夏咸權向上級匯報情況后,決定特事特辦,提前實施改造計劃,為農民創業排憂解難。次日,他就積極組織施工人員從早晨6:00進現場,晚7:00收工,中午簡單在工地吃一口飯,僅用2天時間就拆掉10 m電桿30根,10 kV線路超過1000 m,既保證了周海婷采摘園大棚順利建設,又排除了10 kV線路旁建塑料鋼材大棚的安全隱患。
為滿足采摘園生產發展用電需求,這兩年,高作供電所利用農網改造時機,在采摘園附近新增了一臺容量為400 kVA的變壓器,改造了10 kV線路1.2 km、400 V低壓線路1.8 km,徹底解決了因處于供電線路末端和線徑過細、導致采摘園大棚有時增溫光亮不夠或增溫慢的問題。該所還將采摘園大棚區線路全部換成絕緣線,進一步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大棚內濕度大,濕手不能接觸開關、插座,遇有用電難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系……”在火龍果大棚里,陸廣軍和同事忙著發放安全用電宣傳材料,并在大棚顯眼位置張貼安全用電提示貼,向大棚里作業人員宣傳用電常識;隨后又對大棚內敷設的通電導線、安裝的卷簾機、潛水泵等涉電設施逐一檢查;對老舊線路、閘刀、插座開關、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進行了巡視維護。
“供電師傅對我們大棚用電格外關照,即使夜里出現用電問題,一個電話馬上就到,‘你用電我用心’我是深有體會!”負責采摘園管理的王春泰滿臉微笑地說。
王春泰接著還告訴筆者,自建園以來,吸引了周邊100余名留守村民在園里打工。這些老人忙時種自家地,閑時到棚里干活,每年都能掙個幾千元補貼家用。

供電員工在未來農業工廠巡檢設備
2021年12月6日,建湖縣供電公司員工來到克勝集團蜻蜓未來農業工廠,排查并消除大棚內的水泵、送暖機、施肥機等用電隱患,宣傳安全用電等知識,護航特色農業用電。
蜻蜓未來農業工廠基質栽培技術是江蘇省農科院推廣的新技術,采用秸稈發酵而制作的基質,一是可充分利用秸稈,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問題,變廢為寶,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二是可降低生產成本,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激活農業發展潛能,帶動農民致富。大棚推廣水電一體化滴灌技術,且可陽臺栽培,如加LED燈可家庭室內栽培,種植生菜、苦苣等葉菜,使每年3次生長期增加到13次,畝年產量可達7萬斤左右,畝年產值高達60萬元。既可改善家庭環境,又可提供安全綠色食品,產生經濟效益。
近年來,建湖縣供電公司主動對接克勝集團,倡導綠色生產方式,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蜻蜓未來農業工廠,了解用電需求,詳細記錄用電設備種類和運行狀況,幫助企業解決用電問題。
針對農業工廠里要求恒溫、恒濕和溫度高、濕度大、用電隱患多等實際情況,建湖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定期上門檢查供電線路、變壓器、水泵、加溫加濕等用電設備,更換老舊開關插座、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對不合格線路進行合理規劃,讓線路、設備零缺陷“上崗”,為基地現代化、規?;㈦姎饣l展提供了堅強可靠的電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