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技法講解
都說語言是文章的外衣,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需要不同的外衣。幽默詼諧的語言,往往能讓讀者在輕松的氛圍里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幽默詼諧的語言在文中的使用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自我調侃或自嘲的語言表現幽默。
請大家先看一段文字:“如果不是因為我出了名的無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給關進瘋人院了。等我說過一個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為什么艾頓堡的居民都把我當瘋子了。”
這是康拉德·勞倫茲在《動物笑談》中開篇的文字,為了研究動物行為,作者模仿動物,熟悉它們的習性,于是便表現出很多“怪誕不經”的行為。在不明所以的人看來,他無疑就是一個“瘋子”。作者以詼諧調侃的文字激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枯燥的科普文章頓時變得生動有趣了。
當然,除了這樣的喜劇效果外,作為一名科普作家,作者為科學的付出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如作者停止模擬鴨子的叫聲時,小鴨子們就會為他“尖聲地哭”,作者調侃道:“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作者以幽默的調侃,表現了自己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動物的熱愛,也讓讀者看到了作者忘我的科研精神。
2.運用夸張、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現幽默。
《動物笑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要是這時我不繼續叫喚,它們就要尖聲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聲,它們就以為我死了,或者以為我不再愛它們了”。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幽默的語言寫出了小鴨子找不到媽媽時的表現,想必不論是誰看到,都會忍俊不禁吧。
3.大詞小用表現幽默。
大詞小用,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個大概念、大范圍的詞用在一個小概念、小范圍的事物上。《動物笑談》中的大鸚鵡干了壞事,作者“跑到‘犯罪現場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來了……另外,一絲不錯地,褲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這只叫可可的鸚鵡只是調皮了點,做了點壞事,卻被作者用了“犯罪”一詞,再羅列出它的“罪狀”,讓人不禁捧腹大笑,幽默效果也立馬展現出來了。
鄭振鐸的《貓》一文中也有這樣的用法。如“于是貓的罪狀證實了……我以為它真是‘畏罪潛逃了”。貓偷吃東西逃走本是一件極平常的小事,而因為“畏罪潛逃”一詞的使用,使其收到了幽默詼諧的效果。
可見,恰當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能使文章輕松活潑起來。但在使用時要注意:
1.幽默詼諧不是低俗地調侃或者毫無意義地貶低。只有恰到好處的幽默,才可以收到為文章語言“增光添彩”的效果。
2.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用幽默語言,運用時要根據個人的語言風格和文體特點進行選擇,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文章主題服務。
文題設計
大家常常以“嚴父慈母”來形容父母的性格。其實,看似嚴肅的父親肯定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幽默的一面。請以“我的搞笑老爸”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
思路點撥:習作的對象是老爸,主要特點是“搞笑”,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時,要以描寫人物幽默風趣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為主,從而體現人物“搞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