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玉
(南京審計大學 實驗中心,南京 211815)
大數據共享平臺具有自動化、云轉移等特點[1]。在大數據共享平臺中,數據的復制備份通過平臺網絡自動實現,不需要人工操作。而云轉移則是指大數據共享平臺的信息共享基于虛擬網絡,無需通過實體硬盤等設備實現信息共享。大數據共享平臺的發展依托于互聯網的發展,而互聯網作為新世紀的新興產業,雖然發展迅猛但在技術層面仍有較大的研究空白,在管理層面,仍有較大的跨領域提升空間,改革新時期,我國以“雙創”為產業發展動力,為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注入了活力[2]。因此,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符合產業發展趨勢與時代政策需求,有較大的潛力與空間。
伴隨著科技的指數性高速發展,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促進會計信息邁入一體化建設階段。會計信息一體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會計管理過程中涉及的登記、核算等環節的統一優化管理。會計信息一體化具體體現為兩方面:一是更新一體化,通過計算機設備實現會計信息的電子化,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通過網絡平臺的搭建使信息實現云共享,會計信息不再儲存在單臺計算機的硬盤設備中,而是儲存在網絡平臺空間中,無需再通過逐一地拷貝與備份在計算機之間傳送會計信息,只要在其中一臺計算機上修改平臺上的會計信息,所有由該網絡平臺連接的計算機上都會實現該部分信息的更新;二是管理一體化,會計信息無需在每一環節中都通過復制紙質副本的形式留底,而是通過同一平臺實現信息的儲存,縮減了會計信息管理中的冗余環節。
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有助于推動會計信息管理轉型。由于沒有大數據共享平臺,以往企業在會計信息管理過程中,需要在數據錄入、儲存、核算環節損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多是執行者的角色。而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使會計信息管理變得更智能規范,信息按規范格式排列后可規模性大量一次導入,提升了信息錄入的效率與準確性。同時,大數據共享平臺還可通過簡單按鍵指令實行大部分的公式計算工作,對大樣本數據的處理效率與正確率也遠遠高于人工手動計算。大數據共享平臺對基礎執行性財務工作的解放促使會計信息管理由儲存型轉型為分析型。借助大數據共享平臺的大存續容量與信息搜索、提取的便捷性,會計能夠更宏觀更全面地對會計信息進行橫向與縱向的對比以及多種會計分析指標的并列比較,并根據會計信息所反映的企業財務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財務分析與規劃、促進企業發展。
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有助于實現會計信息共享與學習,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帶動企業發展[3]。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得益于大數據共享平臺的會計信息一體化功能,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只需要在共享平臺上進行申報、統計、審核等財務管理流程,會計信息溝通變得更為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為企業節省了許多會計票據、報表紙質傳輸的資源與時間[4]。同時,對于企業內的非會計工作者,由于大數據平臺能夠提取、整合大樣本的會計信息,并通過圖表等形式直觀展現會計數據,有助于降低非會計專業人士對會計成果的理解與學習難度,使得影響企業財務決策甚至發展戰略的會計信息在不同部門間的共享更高效。另一方面,在不同企業之間,大數據共享平臺使會計信息在行業內流通性更高,有助于企業實現對相似會計年報等會計信息的搜索與收集,便于行業財務信息的交流與學習,促進行業整體發展[5]。
首先,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使會計信息保密性降低。由于大數據共享平臺對會計信息的儲存與傳播是基于網絡平臺的,且由于其更新一體化的特點,只要平臺上的任意一臺計算機受到破壞和入侵,便可能導致會計信息的泄漏,進而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同時,由于大數據平臺下的會計信息一體化更多依賴于計算機線上操作,導致會計信息的修改可能并不完全出于平臺使用者主觀意愿,平臺使用者被威脅、被盜取密碼等情況下發生的會計信息篡改可能性遠大于現實會計操作。同理,大數據共享平臺放寬了會計信息管理過程中的設備限制,使用者可以通過個人電腦甚至手機應用進行信息管理,由于個人設備脫離了企業管理,更容易產生信息泄漏。因此,大數據共享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在會計信息一體化中降低了其保密性。
其次,大數據管理平臺使會計信息的管理難度增大。第一,大數據共享平臺的開發是基于網絡虛擬空間的,這使會計信息一體化在技術上的管理難度增大。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的會計信息一體化管理者不單需要具備財務會計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對平臺進行維護與管理。第二,由于企業往往存在密碼共用等情況,容易導致會計信息權利權責劃分不明,甚至出現會計賬目支取與劃撥者為同一主體等監守自盜的情況。
(1)需要完善大數據共享平臺的使用層級、搭建權責明確的管理體系。首先,應保障企業財務決策人員有最高的管理權限,能夠審批會計入賬、撥款、核銷全流程的數據信息,同時能夠限定、管理下級會計人員的權限。其次,對于基層會計人員,應保障其在各自負責環節的實名管理權限,同時設置其他相關環節的瀏覽權限。最后,對于與會計部門有信息共享需求的業務部門,可為相關人員設置只讀權限,保障其及時獲取企業相關會計信息、了解企業財務狀況、把握企業發展動向。由于只設置瀏覽權限而無修改權限,也可避免其出于自身業績利益驅動而擅自篡改會計信息,提升會計信息質量[6]。此外,對于開通大數據會計信息一體化共享平臺使用權限的任一級使用者,需要設置與企業員工號等具備個人獨特標識的信息一致的賬號,保障一人一號,避免權責推諉。
(2)需要完善會計信息一體化建設中的監管層級體系。基于大數據共享平臺的會計信息一體化系統在技術上有更高的專業性,同時涉及資本的會計信息事關企業生存命脈,管理中需要更高的嚴謹度。在平臺建設中,可通過流程管理和時間管理推動監管層級的完善。對于流程管理,設置權責明確的流程清單,結合會計準則及市場動態搭建流轉體系,保證每項會計信息的錄入、復核、簽批、核報權限分散在職權平行的獨立使用者中,以雙盲管理的思維保障會計信息在企業內部的公正公開,達到權責相互制衡、監管的效果。對于時間管理,可定期歸檔整理會計信息公開報告,主動向企業員工披露會計信息,發揮企業全民監管的作用。
由于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的會計信息一體化有數據保密性低的風險,因此基于大數據共享平臺的會計信息一體化建設必然需要加強安全管理建設,如圖1所示。

圖1 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會計信息一體化安全管理建設途徑
(1)對于已存儲的會計信息需要加強保護[7]。首先,可通過設置驗證碼的形式抵御網絡黑客攻擊。由于黑客攻擊是通過高頻刷新不斷失誤的方式侵入后臺數據,通過手動輸入驗證碼,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惡意的數據刷新。而驗證碼需要在前端手動輸入,減少了數據惡意刷新的頻率。同時,驗證碼還有回答問題、拼圖等變式,加上其隨機性,需要復雜人腦的思考,計算機程序復制難度較大。其次,可通過綁定管理設備的形式降低會計信息被盜取的可能性。該形式主要提高了非企業外部的設備登錄共享平臺的門檻。將會計信息一體化平臺登錄的最高權限綁定至企業內部的一臺或多臺設備,當陌生設備試圖登錄時,被綁定的管理設備會收到包含陌生設備基本信息的提示,這相當于一道防線,只有管理設備確認通過,陌生設備才能登錄成功。如此一來,管理設備能及時掌握陌生設備的登錄地點、IP、設備配置等信息,并以此推斷陌生設備的可信度,這為會計信息安全管理贏得了時間,有助于過濾會計信息盜取。最后,可通過設置離線自動保護的形式減少會計信息的無意泄漏。借鑒電腦和手機自動鎖屏的思路,當會計一體化平臺長時間沒有接收到頁面轉換瀏覽、編輯等信息時,應默認平臺使用者處于外出狀態,自動對此設備的登錄帳號作離線處理,以保護會計信息安全。
(2)對于會計信息的添加、刪除等修改管理,可參考區塊鏈思路,保存會計信息修改路徑。目前,會計信息一體化的大數據共享平臺主要以單向鏈條的形式實現信息的管理與修改。即會計信息被編輯與修改后,只要進行保存,新信息就會覆蓋舊信息。而基于區塊鏈思想的會計信息一體化管理能夠借助大數據平臺的海量空間實現會計信息修改管理記錄的保存。每次會計信息修改管理后將形成包含最近一條舊會計信息的新數據區塊,并不斷進行迭代,如果其中一個數據區塊被破壞,便會造成上下區塊的信息難以銜接,由此會計數據平臺會發出安全警示,有助于惡意修改會計信息的行為被甄別。
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的會計信息一體化建設有著廣闊的空間,但平臺終究是載體與工具,仍需要培養相關專業人才實現對其的駕馭。可按從業年限設置會計人員的雙軌培養路徑,具體路徑如圖2所示。

圖2 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會計信息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1)對于從事會計專業年限較久的人員,應側重于思想觀念上的革新。多年從事會計專業的老員工多從紙質會計信息管理時代走來,能夠從事會計行業的人員通常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并在手動操作以及計算中獲得了較高的認同感與安全感,由于年齡較大,已經對手動進行會計信息管理形成了固化的思維定勢,學習接受能力下降,難以適應新時代大數據共享平臺開發背景下的會計信息一體化思維。對會計專業老員工的思想轉變可由思想共情入手,通過對紙質會計資料的懷舊展示等形式肯定其在會計信息管理過程中作出的努力及成果。其后,通過類比的形式展現其他專業的改革轉型思路,促使其跳出自身專業情結的局限、以更客觀的視角感受科技變革所帶來的網絡自動化發展的必然性,以此逐漸向老員工滲透大數據共享的計算機思維。最后,以包容的態度鼓勵老員工接受會計一體化思維的轉變,以積極肯定的鼓勵為主,正向強化老員工的思想觀念轉變。
(2)對于從事會計專業新晉從業者,可從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兩個維度進行會計信息建設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首先,在專業技能維度,應以復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探索以校園教育為起點的長效培養路徑。在校園學習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培養以會計技能和計算機技能為核心的專業技能,以保證在會計信息一體化中能夠實現高效的會計信息管理以及對應數據平臺的應急維護。同時,還應嘗試挖掘人工智能、網絡管理等其他相關專業興趣,并給予相應的培養機會。單維度的專業技能猶如單核的設備,容易被量化結構并批量復制而失去競爭力。在專業實踐階段,應結合工作職責制定相應的輪崗制度,提供專業實踐機會。此外,在管理技能維度,如上文所述,會計信息一體化帶來的是管理由儲存型到分析型的轉變。但新晉會計從業者往往容易陷于技能操作的囹圄,被共享平臺工具的功能性一葉障目,而忽略了對其的管理與駕馭。可多與老員工交流,借鑒學習其宏觀管理思維,嘗試置身于全局視角培養宏觀的會計信息一體化管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