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安徽省兒童醫院呼吸科,安徽 合肥 230051)
上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患兒在發病后會產生頭痛、體溫升高、咽痛以及流鼻涕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會引發中耳炎、支氣管肺炎等[1]。臨床治療通常使用偽麻美芬治療,其屬于一種復方制劑,雖可對病情發展進行有效抑制,但長時間用藥,易產生耐藥性,降低療效。上呼吸道感染屬中醫學中“感冒”范疇,癥狀為發熱、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咳嗽、口干渴、小便黃赤等[2]。小兒熱速清糖漿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柴胡、黃芩、金銀花等,具有清熱解毒、瀉火利咽的功效[3]。本研究將對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實施小兒熱塑清湯漿,并分析其對患兒肺功能與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做出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96例安徽省兒童醫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8例)。參照組患兒年齡0.5~5.0歲,平均(2.09±1.52)歲;病程3~5 d,平均(3.56±0.23) d;其中男患兒27例,女患兒21例。觀察組患兒年齡0.5~4.0歲,平均(2.13±1.47)歲;病程3~5 d,平均(3.22±0.15) d;其中男患兒25例,女患兒2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兒科診斷治療學》[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在入院之前均未使用過抗生素治療者;體溫均在38 ℃以上者等。排除標準;患有急性傳染病與肺炎患兒者;合并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先天免疫缺陷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者等。此研究取得患兒家屬的知情同意,且安徽省兒童醫院審核并批準本次研究。
1.2 方法 給予參照組患兒口服小兒偽麻美芬滴劑(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05,規格:15 mL/瓶),0~3 個月患兒,0.4 mL/次;4~11 個月患兒,0.8 mL/次;2歲及以上患兒每4~6 h可重復用藥,每小時用藥不超過4次。觀察組患兒口服小兒熱速清糖漿(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53067,規格:10 mL/瓶),0~12 個月患兒,2.5~5 mL/次;2 歲及以上患兒,5~10 mL/次,3~4 次 /d。3~5 d 為 1 個療程,均治療 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患兒肺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體溫恢復正常;有效:肺功能明顯好轉,體溫下降;無效:患兒肺功能未改善,且較治療前更為嚴重,體溫未下降甚至升高;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5]。②對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FEV1/FVC)水平進行比較,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③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免疫單擴散法測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統計,(肺功能與免疫功能)計量資料和(臨床總有效率)計數資料分別使用()、[ 例(%)]表示,兩組間比較分別行t檢驗與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臨床總有效率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優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肺功能 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FEV1、FVC、FEV1/FVC水平相較于治療前均有所提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較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
FEV1(L) FVC(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8 1.42±0.36 2.10±0.31* 2.53±1.02 3.03±0.92* 56.12±15.29 69.30±28.69*觀察組 48 1.46±0.55 2.90±0.54* 2.55±1.01 3.81±0.89* 57.25±14.45 76.11±20.67*t值 0.281 6.575 0.096 4.221 0.372 1.334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
2.3 免疫功能 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血清 IgA、IgE、IgM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患兒升高幅度較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水平比較(, g/L)
表3 兩組患兒免疫功能水平比較(, g/L)
注:與治療前比,*P<0.05。IgA:免疫球蛋白A;IgE:免疫球蛋白E;IgM:免疫球蛋白M。
IgA IgE Ig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8 1.25±0.43 1.46±0.38* 14.87±4.52 16.90±5.49* 1.00±0.21 1.28±0.17*觀察組 48 1.23±0.30 1.77±0.56* 15.36±4.42 19.67±3.20* 1.02±0.13 1.71±0.30*t值 0.264 3.173 0.536 3.020 0.561 8.639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
上呼吸道感染在嬰幼兒感染性疾病中發病率極高,其中病毒、細菌是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患兒在發病后經常會伴有高熱現象,嚴重時甚至會產生驚厥,及時治療對患兒非常重要。近些年,偽麻美芬在臨床中獲得了較為普遍的應用,在治療流行性感冒或普通型感冒中具有良好的療效,并具有解毒的效果,但部分患兒服用該藥后可能會有輕度的胃腸道不適,治療效果受限。
由于嬰幼兒的機體發育尚不完善,臟腑較為脆弱,感染風邪后易引發高熱,繼而引起便秘、咳喘等癥狀,應以清熱解毒、辛涼解表、清瀉里熱為主要治療原則。小兒熱速清糖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板藍根、葛根、黃芩、柴胡以及金銀花等。黃芩、柴胡可升清降濁、調和表里,板藍根、金銀花可清熱解毒、疏風解表,葛根可清心火、將肺火,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疏風解表之功效[6]。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高于參照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參照組,提示小兒熱速清糖漿可有效緩解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中醫認為,患兒發病時多伴有兼證,表現為哭鬧、煩躁,同時患兒的機體生長發育不全,抵抗力較差,除了應該對癥治療還應該注重改善患兒體質[7]。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終末細支氣管到肺泡持續性擴張,伴有支氣管壁的破壞與氣管變形,當病毒入侵時,會導致患兒免疫功能紊亂,打亂免疫動態平衡,使免疫功能細胞發生異常,降低其免疫力,進而為疾病的產生和發展提供可乘之機。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葛根中含有的葛根黃酮可通過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對抗血管痙攣,同時不僅對免疫功能有調節作用,還對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對細菌和病毒的吞噬能力有所提高[8]。此次研究中,兩組患兒的免疫功能各項指標經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小兒熱速清糖漿可調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進而促進患兒病情轉歸。
綜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應用小兒熱速清糖漿治療,可緩解其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與免疫功能,具有顯著療效,值得臨床治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