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香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淮安 211600)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以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發病時會伴有一定的尿蛋白現象,病情嚴重時會出現心腎功能衰竭,嚴重危害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1]。鹽酸拉貝洛爾主要應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高血壓急癥,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使用該藥物治療后會產生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安全性欠佳。低分子肝素是臨床常用抗凝類藥物,在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方面,該藥物可有效提高對血壓的控制效果、改善母嬰結局,提升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分娩質量,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2]。本研究旨在探討低分子肝素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將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院的患者設為單一組,將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患者設為聯合組,各42例。單一組患者年齡22~39歲,平均(29.64±1.71)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3例;孕周21~36周,平均(26.82±2.62)周;確診時收縮壓148~163 mm Hg,平均(153.37±2.56) mm Hg;舒張壓 92~113 mm Hg,平均(98.63±5.98) mm Hg。聯合組患者年齡23~41歲,平均(29.52±1.53)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16例;孕周20~35周,平均(25.23±2.81)周;確診時收縮壓148~162 mm Hg,平均(154.19±2.32) mm Hg;舒張壓94~115 mm Hg,平均(99.77±4.96) mm H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孕前無高血壓病史者等。排除標準: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單一組患者采用鹽酸拉貝洛爾片(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0,規格:50 mg/片)治療,每次100 mg,2次/d。聯合組患者在單一組的基礎上聯合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079,規格:0.5 mL∶5 000 IU)皮下注射治療,5 000 IU/次,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其中顯效:治療后患者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血壓平穩控制且無尿蛋白現象出現;有效:治療后患者上述臨床癥狀明顯消失,血壓平穩但有少量尿蛋白出現;無效:血壓出現不平穩現象且尿蛋白現象未見改善[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醫護人員在兩組患者安靜狀態下采用血壓測量儀測量其治療前后舒張壓與收縮壓。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抽取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加入抗凝劑,以3 000 r/min離心8 min,取血漿,采用血液凝固分析儀檢測TT、PT、APTT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心悸、心動過緩、下肢水腫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血壓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聯合組顯著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mm Hg)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舒張壓 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單一組 4 2 9 8.6 3±5.9 8 8 6.1 5±6.0 5*1 5 3.3 7±2.5 6 1 2 7.4 5±0.3 5*聯合組 4 2 9 9.7 7±4.9 6 7 3.3 6±7.1 5*1 5 4.1 9±2.3 2 1 1 5.1 5±0.2 9*t值 0.9 5 1 8.6 3 6 0.2 8 4 1 3.5 3 7 P值 > 0.0 5 < 0.0 5 > 0.0 5 < 0.0 5
2.3 凝血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延長,且聯合組顯著長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T:凝血酶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
組別 例數 TT PT APTT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單一組 42 11.24±0.45 15.21±0.64* 7.42±0.35 10.05±0.41* 22.34±1.14 26.71±3.25*聯合組 42 11.26±0.47 17.85±0.91* 7.45±0.33 12.78±0.36* 22.35±1.09 34.15±3.15*t值 0.199 15.379 0.539 32.426 0.041 10.65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可引起妊娠期高血壓,其為綜合性疾病,引起該疾病的主要因素為胎盤與母體因素。妊娠期高血壓是導致孕婦與胎兒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患者會出現相對低血容量和血液濃縮,導致母體各種重要器官血流量不足,胎盤供血不足,從而嚴重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4]。在臨床中,降低患者血壓、擴張血管、降低血管痙攣及患者血液高凝狀態對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有重要意義。
鹽酸拉貝洛爾是目前控制血壓主要使用的藥物之一,該藥物能夠有效地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外周血管,進而起到降壓的效果。但鹽酸拉貝洛爾在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導致孕婦產生下肢水腫、心悸、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增加孕婦身體的不適[5]。低分子肝素能夠改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小板的黏附性,促進外周小動脈和血管平滑肌松弛,進而發揮出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作用[6]。本研究中,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治療后聯合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單一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臨床療效,降低患者血壓,且安全性良好。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發病時,會引起全身小動脈痙攣收縮,導致胎盤缺血,使大量破碎絨毛進入血液中,導致母體血液處于高凝狀態。PT表示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凝血酶為凝血發生的條件,TT縮短會增強凝血酶活性;APTT是凝血系統較為敏感的指標;TT、PT、APTT的縮短是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高凝狀態的標志[7]。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機制為利用肝素解聚的方式來干擾纖維蛋白的溶解,進而激活抗凝血活酶,發揮出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的作用,起到抗凝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避免因血液高凝狀態給患兒和母體造成損害[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組患者TT、PT、APTT均較單一組顯著延長,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液高凝狀態。
綜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可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患者血壓水平及血液高凝狀態均明顯改善,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