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設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
3月2日,最高法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揭牌,辦公室將主要負責統籌未成年人審判指導,參與未成年人案件審判管理,協調開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審判等工作。據介紹,少年審判辦公室設立后,將及時修改或者制定新的司法解釋、司法政策,適時發布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
(據中國新聞網3.2)
藏族女大學生幫
家鄉孩子義務輔導
藏族女生阿旺措姆是江蘇某高校大三女生,她的家鄉在藏族的一個小村莊。這里資源貧乏交通不便,村里的父輩很多都不識字。阿旺措姆是為數不多的大學生,2018年開始,她和其他5名大學生義務支教。阿旺措姆表示這樣做很有意義,希望幫助村子里的孩子們走出大山。
(據西安商報五星視頻2.26)
幼兒園老師帶
小朋友們孵化鴨蛋
近日,江蘇南京一幼兒園的蘆老師所在班級為了研究湖熟板鴨,特意買來6只鴨蛋,和小朋友一起孵化。小鴨子成功破殼后,小朋友們每天輪流負責照顧。蘆老師稱會一直養著鴨子,希望三年后小朋友們畢業時,小鴨子能和他們一起出現在畢業照里。
(據荔枝新聞3.1)
鄉村女教師
開12小時車返崗
95后姑娘小駱大學畢業后,選擇到四川涼山當一名特崗教師。新學期開學,她凌晨5點開車出發,歷時12小時返校,后備箱塞滿媽媽準備的零食特產。小駱說,頭兩年每次返校要轉7次車。現在自己會開車了,媽媽每次在后備箱塞滿給自己和學生的東西。
(據大米視頻3.1)
盲童學鋼琴兩年
斬獲國際大獎
11歲的廣東汕頭姑娘陳琳患罕見的“先天性隱眼癥”,自出生起視力就完全喪失。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擁有比常人更靈敏的聽力和專注力。8歲半時她開始接觸鋼琴,在黑暗中探索生活的陳琳樂觀而堅強,從什么都不懂到能夠熟練彈奏八級、九級的鋼琴曲目,陳琳僅用了兩年半,而視力正常的健全人至少要花費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并在2020年5月英國(牛津)國際鋼琴公開賽初賽上榮獲獨奏B組一等獎。
(摘自《廣州日報》2.28)
湖南技工院校畢業生可報考公務員
近日,湖南省發布“省考”公告,湖南省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可以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學歷報考職位。這是湖南省首次為技工院校畢業生報考公務員崗位敞開大門。
(摘自《長沙晚報》2.25)
船校教師在湖上教學近40載
在山東濟寧的微山湖上有一所船上小學,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專門為漁民的孩子開辦的船校。校長王升安在這里堅守了40年,每天劃著小船把孩子們送到這艘漂浮著的船校上讀書。在這期間,王校長和妻子曹桂英一家家走訪、一家家去說服,只為讓漁民能放下傳統觀念,讓孩子們能夠去讀書。船校由最開始的40位學生慢慢變成200多位學生,日復一日的“擺渡”不僅僅是劃船送孩子們上學,更是將他們送上學習成長的道路。
(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2.27)
男老師為學生打包新課本系蝴蝶結
2月27日,開學前夕,湖北武漢某小學男副班主任為全班學生打包新課本,系紅色蝴蝶結。該老師表示,去年因疫情沒有按時開學,今年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給學生送祝福,學生看到后非常開心。
(據星視頻3.1)
小學生義賣籌錢為環衛工人建公益亭
開學首日,上海民辦彭浦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一座新落成的雷鋒公益亭內組織義賣活動。這座公益亭是學生們去年義賣籌款3萬元建成的,主要用于給環衛工人和有需要的路人休息、進餐的場所。而當天的這次開學義賣,是學生們打算繼續籌款,為公益亭后續運行提供資金。
(據021視頻2.22)
高校開設“燒飯課”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新增一門《家常菜》課引發網友熱議。據了解,這門課由后勤保障部開設,總共18學時,包括基礎的烹飪理論知識和家常菜肴、面食、點心的烹飪實踐。這門課的上課地點在食堂,由食堂大廚授課。為了安全與衛生,用的是電磁爐,且劃出了一塊單獨區域上課。值得一提的是,課程結束前,每位同學將學會炒一道菜,學校食堂將開設一個專門窗口,給全校師生品嘗。
(摘自《新聞晨報》2.24)
物理老師室內玩電流看呆學生
近日,江西景德鎮某中學一名物理老師走紅,他在課堂上展示特斯拉電圈,出現的電流驚呆了臺下學生。他隨后將班上的同學叫了上來,一番調整后,讓同學自己去用手感受線圈發出來的閃電。雖然被電流電得一麻一麻的,但同學卻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閃電”,十分興奮。網友評論:好的老師真的可以把授課變得很有趣!
(據海客新聞3.1)
學校設立“研究院”幫學生減肥
兒童青少年肥胖一直是家長憂心的問題,而在杭州錢塘新區金沙湖實驗學校則有個專門為肥胖學生設立的“小胖子研究院”,由學校體育組、德育處、食堂管理部門、班主任組成,從運動+膳食等方面對小胖子們進行專業指導。學校還給每個小胖子還建立了檔案,定期進行數據分析,并根據數據調整改進訓練計劃。
(摘自《都市快報》3.2)
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909萬人
2月2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人社部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說,關于今年的就業形勢,總的判斷是,隨著經濟企穩向好,就業將延續總體平穩的態勢。今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城鎮新增長勞動力仍然在1500萬人左右,今年的高校畢業生909萬人,達到新高。
(據新華網2.26)
深圳中學“豪華”
教師陣容引熱議
近日,深圳中學2020年新入職教師“豪華”陣容曝光,引發網友熱議。這份名單顯示,2020年該校新入職老師共66人,當中碩士39人,博士21人,博士(后)6人。其中不乏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畢業院校為北京大學的有17人,清華大學有16人。對此,有網友認為,博士任職中學是大材小用。也有網友表示理解:越是基礎的教育,越需要頂尖的人才。
(據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2.25)
小學生領蔬菜盲盒
開學交成品
近日,南京南師附中新城小學一年級學生袁琦雅,交上的寒假作業是韭菜炒雞蛋、金針菇炒雞蛋和西紅柿炒雞蛋3道菜。原來,假期學校發起“蔬菜盲盒”研學活動,要求在家人幫助下,將拿到的食材做成菜并一起品嘗。網友:最想吃的寒假作業。
(據江蘇新聞2.23)
“保姆校長”
堅守山村47年
守過47個春秋,經歷無數次開學,3月1日開學第一天,仍是西津畬族小學校長莊桂淦心中最有儀式感的日子。位于閩北山區里的西津畬族小學是福建政和縣唯一的村級寄宿制小學。年過六旬的莊桂淦校長和妻子一道,既當老師又當“保姆”。莊校長從沒想過放棄這些孩子,“他們要是輟學的話,將來怎么能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呢。”
(據新華視點3.1)
父親帶兒子
用玩具拍大片
近日,河北保定,寇順心和兒子拍攝的“軍事大片”走紅網絡。寇順心說,他之前忙于工作,父子間很生疏。去年起,他和兒子在家中搭起沙盤模型,自編自導自演用玩具拍起了“連續劇”。如今,一起玩,一起拍,一起哈哈大笑,成了父子倆的日常。
(據央視新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