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下行期的公司期權博弈

2021-05-17 03:04:43陳晶
財經 2021年9期

陳晶

承諾趕不上變化

“一起哭吧。”4月27日,一位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螞蟻集團”)員工在社交平臺上寫道。當天,螞蟻集團宣布為員工提供基于經濟收益權的流動性解決方案,并將一份經濟收益權定價為195元。

僅在五個月前,一份經濟收益權的定價還是400元,據招股書,一份經濟收益權對應5.53股限制性股票。

“價格腰斬,落差太大了。”一位員工說。

此次螞蟻集團給出的經濟收益權價格,對應2018年螞蟻C輪融資時的估值,即1500億美元。而2020年11月螞蟻集團上市前公布的發行價,對應的是2.1萬億元(約3000億美元)估值。

螞蟻集團的經濟收益權與期權類似,都會在固定時間歸屬給員工。好處是,經濟收益權可以避免稀釋大股東投票權,且由于不能在公開市場交易,其收益不與股價直接掛鉤,而取決于公司回購價格,可以避免員工受股市影響,做出短視決策。

在距離IPO只有兩天時,上交所、港交所相繼宣布了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16660名螞蟻員工從即將一夜暴富的狂喜中跌落。

四五月正是每年發放股票、年終獎之時,一些阿里員工在內網討論要不要拿到年終獎就離職。螞蟻此舉,或是為了留住員工,提振士氣。

“不能接受,但又能怎么辦呢?實際上能兌換的數量很少。”一位螞蟻金服員工說,按照公司的方案,2021年4月新增的經濟收益權,才能夠進行質押,并申請無息貸款,在此之前發放的激勵暫不能參與流動性方案。

“有的老員工和螞蟻已經綁定七八年了,試問人生能有幾個八年?”

據招股書數據,截至2020年6月,螞蟻集團給16660名員工發放了價值1377億元的激勵,平均每人827萬元,對應2.1萬億元估值,但這些激勵已迅速貶值。

在中國互聯網增長最快的十年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曾是“一夜暴富”的同義詞。高管、員工們拿著手上的期權和股票,承諾和公司長期綁定,但只有等到回購或最終上市,才知道那到底是財富自由的門票,還是一張廢紙。

阿里巴巴集團2014年在美國上市前,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新銳曾多次前往杭州,幫客戶處理期權問題。他們多在阿里帶領小團隊,計劃在公司上市后創業,但不知道怎么處理未歸屬的期權。

這些中層干部下定了決心,甚至起草好了商業計劃書。

幾個月后,沒有一人再和律師提離職,他們朋友圈里滿是“恭喜”“陪伴成長”等字眼,在2014年9月19日這一天,上萬人成了千萬富翁,杭州的保時捷一度脫銷,不到三年,他們的身價又隨著股價翻了一倍。

“期權被公認為是商業史上最偉大的制度設計之一,也推動了新經濟在中國的快速增長。”王新銳說。

但類似阿里的造富效應只屬于少數趕上時代紅利的幸運兒,真實的股票期權故事中,有時陷阱多于驚喜,混亂蒙蔽了秩序。

在期權的游戲規則中,公司掌握了主導話語權,可以中途更改約定,員工很難有拒絕的空間。

和阿里、京東相比,拼多多上市最快,市值爬升也最猛:不到三年拼多多市值最高翻了八倍,京東三年翻了不到兩倍,阿里則翻了一倍。

阿里上市后三個月就迎來了第一批股票解禁,京東的股東們則在上市六個月后就可以開始交易股票,拼多多員工期權解禁則需要等三年。

也就是說,盡管市值暴漲,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拿完拼多多的期權或者限制性股票。如果員工在公司2015年剛成立就拿到了期權,那么2020年開始才能拿到持有期權的四分之一,并在公開市場交易,要想全拿完,得等到2022年。

之所以變現之路如此漫長,可能是因為公司中途改變了規則: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周內,就連續收到多個假貨投訴,黃崢為此發布全員信,稱“面對紛至沓來的質疑,我們自己不要慌亂”,還順便公開了在員工大會上的決議:所有人期權再鎖定三年。

在拼多多,期權歸屬期為四年,鎖定期為三年,前三年什么都拿不到,后四年每年拿到四分之一;限制性股票歸屬期同樣是四年,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員工第一年什么都拿不到,第二年拿到二分之一,后兩年每年拿到四分之一,避免出現員工第一年拿到部分期權就離職的情況。另一種是四年中每年拿到四分之一。

在期權全部歸屬后,員工需要支付一定價格才能真正擁有期權,這個價格被稱為行權價,為0.0065美元,對拼多多這樣的上市公司來說,可以直接通過股市交易(未上市公司需等到上市,或公司回購才能變現),只要股價高于行權價,員工就能賺到錢。

如果員工在鎖定期內離職(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公司將依照員工行權價將其贖回。

一名拼多多中層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當他聽到黃崢宣布期權鎖定再三年的時候,“對公司還是有點幻想,而且手上的期權值不少錢,做牛做馬也要熬完”。

當時他沒想到的是,離職后自己一份期權都沒拿到,按照離職時候的股價算,至少值4億元。

他在2017年加入拼多多,加上試用期,工作了三年,他覺得自己至少能拿到一半期權。但就在勞動合同到期前一天半夜,他收到一份來自人力的不續約通知。人力告訴他,一份期權都不能帶走。

圖1:2019年-2020年激勵工具占比

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從中獲益;激勵對象可以享有虛擬股票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但沒有所有權,沒有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企業時自動失效。資料來源:第三方員工激勵平臺易參,2020年對392家上市、非上市公司調研。制圖:張玲

在他看來,宣布三年鎖定期是公司單方面決定,自己在入職時簽訂的期權協議中,并沒有提到鎖定三年的事情,后期也沒有簽訂補充協議,目前,他正在進行勞動仲裁,并起訴公司涉及合同欺詐。

拼多多回應稱,2015年公司成立后,向所有員工明確了期權將會在四年歸屬期之外鎖定三年,并落實到了合同上,所以并非中途改變規則。而《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員工表示,上市前均不了解期權需要7年才能全部歸屬,上市前的期權合同中也未明確提到。

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紐約薪酬顧問Fredericw.Cook稱股票期權為“有史以來發明的最完美的股權衍生工具:它簡單、優雅、容易理解,而且能讓你分一杯羹”。

但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制度,也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

期權設計是否被異化?

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時期,是期權發展的黃金年代。美國媒體統計,在1999年的頂峰時期,美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金額約占高管長期激勵計劃的78%。

它推動了當時如思科、Sun電子計算機公司的快速崛起——前者是全球網絡互聯解決方案的頭部廠商,后者開發出了第一個通用軟件平臺JAVA。高管們的收入與日益上漲的股價直接掛鉤,期權被賦予了宏大意義,它被用來綁定高管和公司,避免高管做出短視決定,推動公司長遠發展。

但期權最初被設計出來時,僅僅是為了避稅。

20世紀20年代,美國最早提出股權激勵的概念。當時一戰剛結束,美國進入了經濟大繁榮時期,緊接著大蕭條來臨,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50年代初,美國國會給了股票期權稅收優惠政策,美國輝瑞公司為了給高管避稅,在1952年啟動了第一個股票期權計劃。

經歷過20世紀70年代股價低潮,80年代股票期權制度再度被熱捧。股東們對表現平平的高管仍能獲得高薪酬感到憤怒,希望通過期權控制高管過高的薪酬,將上市公司股價與高管未來收入綁定。

但這一制度很快被上市公司高管們玩弄于鼓掌中。高管們把股價最低點設為自己的完美發薪日,以保證行權價足夠低,行權時股價和行權價的差價足夠大。這讓期權制度變成了一臺卡住的ATM機,源源不斷地吐錢出來。

臭名昭著的安然事件和期權激勵也脫不了干系,為了維持高股價,安然公司管理層聯合會計公司做假賬,捏造了公司大部分收入,安然董事會主席在爆雷前,賣出了超過1億美元的已歸屬期權。

經歷過21世紀初的安然丑聞,限制性股票代替期權成為更多上市公司的主流激勵工具,員工需要完成特定業績目標,才能在未來以特定價格出售限制性股票獲益。限制性股票的價格一般高于行權價,獲得的收益就是約定股價與行權價之間的差額,不會隨著股價波動。

這意味著相較于期權,限制性股票的風險更小,但因為股價暴漲而中大獎的可能性也沒了。不過這也避免了出現類似安然那種高管追求高收益,操縱股價的情況。

對于未上市公司來說,期權仍然是現金流匱乏的創業公司的通行貨幣。最近十年,期權制度發生了諸多變化,其中一些正在讓期權逐漸背離它最被看重的意義——激勵員工和公司長期綁定,共同發展。

大公司為了綁定更多員工,正在把股票期權這種少數人的特有福利,轉給所有人。在沒有重點的激勵下,員工感知不到股票期權的重要性,自然也調動不起對公司的忠誠度和生產力,最終導致公司得不到預期的發展。

典型反面案例是樂視。2015年,樂視啟動了全員激勵計劃,并預計2022年上市。轉正員工只需要滿足基本考核條件即可持有期權,總股本的50%被賈躍亭拿出來大放送給員工,就像圣誕節飄滿空中的彩色紙屑。

但僅僅兩年后,樂視就出現了資金鏈斷裂,賈躍亭手中股權和資產被凍結,員工股權被清空。

王新銳律師曾參與處理過大量期權文件以及相關糾紛,“對很多創業者來說,一輩子就創業一次,還沒完整經歷過公司興衰的整個周期。”

在他看來,創始人自己對期權的理解就不到位,發的時候也會有很大的隨意性,“怎么能指望員工準確理解呢?雙方一定會有預期不一致的問題。”

圖2:出現股權、期權激勵糾紛的公司融資情況/股權、期權激勵糾紛的公司類別占比

資料來源:第三方員工激勵平臺易參,中國裁判文書網

美國公司同樣面臨期權泛濫帶來的負面影響,一些美國公司甚至給小時工都發放期權。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金融學副教DirkJenter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說,“這有點像用彩票來支付員工薪酬。”

Jenter專門研究員工對待股權薪酬的態度,他的研究結果是:員工厭惡期權和股權可能帶來的風險,大多數人更喜歡現金。

因此,包括蘋果、Facebook,谷歌、通用汽車等大公司都是向高管發放期權及限制性股票為主,不過2018年以后,伴隨特朗普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蘋果、AT&T、沃爾瑪等公司均以獎金的方式向員工發放期權和限制性股票。

期權和股票的另一重意義是,它們讓員工對公司產生認同感,把個人成長和公司發展聯系到一起,從而幫助公司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留住員工。

拼多多即是如此,伴隨員工限制性股票部分解禁,一些員工選擇離開高強度的管理壓力。據財報,拼多多2019年間收回的限制性股票數量,占2018年授予總量的33%。這意味著2019年不少拿了限制性股票的人離開了。

“我現在想的是,先干完兩年,兌現個50%期權就走,四年是熬不下去了。”一位拼多多員工說,有些部門需要達成每個月工作300-400小時的要求,否則就會被人力部門談話。

“員工愛不愛公司,和有沒有期權沒多大關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鐘瑞慶說,期權只是幫助員工解決了后顧之憂,不用擔心未來賺不到錢,但期權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

在中國特定的法律環境下,期權要發揮實際效果,還面臨法律困境。不少互聯網公司為了接受境外資本投資,將控股母公司注冊在開曼、英屬維爾京群島等稅收洼地,運營主體則在國內,搭建VIE架構。一旦出現糾紛,法院對國外公司沒有管轄權,糾紛雙方就需要去注冊地或期權協議約定的境外仲裁機構、法院解決。

植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杜琨表示,如果國內法院將期權糾紛納入審理范圍,需要追加境外公司作為當事人,就會面臨漫長的涉外送達程序,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結束案件。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經濟異化的概念,他認為工人生產的成果與生產的原因脫節,沒有成為自主的、自我實現的人就是一種異化,在他看來,這是資本主義制度化的結果。

如今,也有人認為,股票期權激勵制度有可能也在另一種意義上被異化:員工接受公司的綁定,在自己可能并不認可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以獲得超出預期的回報,但最終發現,這一制度給自己帶來的回報遠遠低于預期。

兌現期權的艱難闖關

“其實不是期權本身有多少坑,只是我們對期權期待太高。”一位資深人力負責人說,他先后供職于六家公司,在每一家都拿到了不少期權,但最后成功變現的,只有一次。

《財經》記者通過采訪多名員工、律師、公司創始人,總結出國內與期權相關的糾紛,主要出現在核心四個環節:授予、歸屬、行權、出售并拿到收益。

就像闖關打怪一樣,最后的獎勵,是員工本應就有的權益。

第一關是授予期權,也就是公司最初決定是不是要給你發期權,發多少,設置多長歸屬期,并跟你簽訂協議的階段。

在那張A4紙大小,多數以英文呈現,并且寫滿了諸多條款的期權協議中,很少有員工能看出破綻或漏洞。多數員工被叫到一個會議室,對面坐著自己也搞不清楚期權詳細規則的人力,草草看完協議后,簽了字,員工甚至都拿不到協議的復印件。

電商網站蘑菇街的員工們就是簽約的時候不知道總股數有多少,以為可以大賺一筆,但上市后才發現每25股期權被合并為1股股票,股權價值被大量稀釋。

創業公司為了吸引人才,往往會給員工發一筆絕對值很高的期權,看起來很值錢,員工干活的時候帶著高期望,等到上市后總股數透明了,才發現手上的期權占總股本比例太低,落差太大。

成功簽了協議,還得看期權幾年歸屬,這取決于公司想把人綁定多久。根據第三方員工激勵平臺易參對392家公司的調研,2020年90%的公司都采用了4年的歸屬期。《財經》記者了解到,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百度等大公司期權歸屬期均為4年。

拼多多期權的歸屬加解禁期長達7年,可能也和公司自身上市速度較快有關,延長解禁期是為了保持員工穩定性。百度上市用了5年,騰訊6年,阿里巴巴15年,京東16年,拼多多則只用了3年。

部分公司會采用第1年-2年沒有期權,后面再逐年發放的規則。以上人力負責人表示,公司會將前1-2年設置為考察期,如果不滿意員工業績,就在期權開始歸屬前開除員工,就避免授予不適合公司的員工期權。而員工往往會為了期權接受降薪,就相當于降薪工作了1年-2年。

闖過以上兩關,員工來到了行權階段,這也是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因為終于到了公司和員工攤開算賬的時候。

如果公司不回購員工的期權,那員工就可以把歸屬后的期權帶走,相當于持有公司股份,等公司上市后再變現。

在公司統一回購離職員工期權的情況下,最大的爭議點就是回購價格。典型例子就是前丁香園首席技術官馮大輝與丁香園的矛盾。

2010年,馮大輝從阿里巴巴離職,加入丁香園任首席技術官,拿到了40多萬股期權,6年后,馮大輝離職,九成以上的期權都已經歸屬。

在已經歸屬的期權中,丁香園要求回購60%,剩余40%同意行權,也就是馮大輝支付了行權價之后,可以持有剩下40%公司的股份。

一位處理過多起期權糾紛案的律師表示,公司回購期權的價格,一般是以公司上一輪融資完成后的估值為基準,打個折扣定價。馮大輝認為,按照公司2014年完成C輪融資之后的估值,每股價格已經超過30美元,雙方商定回購的價格是18美元/股,如果公司不想回購,自己也接受全部行權。

而丁香園此前回購其他員工的價格,是6美元/股,扣除員工行權價3.7美元/股,員工只能賺到2.3美元/股,并且需要交納3%-45%的個人所得稅。“很廉價,期權基本不值錢。”一位前丁香園員工在知乎上留言。

經過多番談判之后,回購價格被確定為18美元/股,但公司在回購合同上加上了一條,“不得對公司做出任何負面評價,否則公司有權以零對價回購所有期權,并要求賠償。”

這一點讓馮大輝糾結了許久,作為知名網絡博主,馮大輝一天能連發10條微博,再加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言論頗多。“一旦同意了這條,就相當于把應有的權益做了質押,這我怎么答應?”

雙方最終沒談攏,于是開始了馬拉松一般的訴訟,前后打過五場官司,持續5年,最終卡在了公司尚未上市或被收購,法院決議無法執行。

馮大輝認為,少數公司在期權上做手腳,可能會影響整個創業環境,“你給我的期權只是一張廢紙,沒法相信,那我憑什么從大公司出來跟著你去創業呢?”

《財經》記者向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發出采訪請求,對方未回應。

如果員工已經打完了最難的三關,成功通過員工激勵平臺出售了已經歸屬的期權,手機屏幕蹦出來了幾位數,你看著那些錢就在那里,但可能就是拿不到。

一位互聯網公司員工告訴《財經》記者,自己已經賣出了歸屬的期權,錢留在了公司的員工激勵平臺上,數額達到上千萬元,但被公司凍結,原因是公司懷疑他加入了競爭對手的公司,而他已經待業一年。

到了舉證階段,公司無法拿出有效證據,證明這位員工違反了競業協定,于是私下和員工商量,如果同意回到公司繼續任職,就解凍他的資金。“這樣的公司我還能回去嗎?”他氣不過,堅持上訴。

“你得意識到,這是一場賭博。”一位資深人力負責人說,員工應該管理好自己的預期,要把期權當成一筆投資,而不是“發家致富或者階級躍遷的神器”。

《財經》記者采訪了多位放棄期權的員工,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兌現期權,考慮到數額不大,就算了。“以前和老板關系還不錯,為了這點錢沒必要撕破臉。”“打官司成本太高,有那個時間不如趕緊找下一份工作。”

杜琨律師的建議是,與其事后發生爭議,不如事先就把期權涉及的各個細節都談好,可以尋求專業律師的法律咨詢意見;大致了解期權的規則后,員工要遵守雙方共同約定的保密、競業限制、業績指標等基本規則,如果違約,公司也有權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CEO們的不專業與不得已

“在我處理的大量期權糾紛案件中,90%以上都是因為創始人和員工雙方都不夠專業,有些甚至連基本的書面文件都沒有。”王新銳律師告訴《財經》記者,很多創始人自己對公司的成長曲線沒有預期,發期權很隨意,到了后面又反悔了,“至于真正處心積慮通過制度設計來欺壓員工的公司,100家中可能只有1家。”

在幫創業公司設計期權方案的時候,王新銳被問到的最多問題就是,“國內大廠是怎么做的?硅谷是怎么做的?我們能抄一抄嗎?”但不論是哪里的模板,都難以套上所有的公司。

根據易參的調研數據,目前公開的期權股權激勵糾紛案件,集中發生在傳統行業的非上市公司中,且融資經驗越少的公司,越容易出現糾紛。在易參創始人黃怡然看來,這些公司風險意識差,且對股權關系認知不足。

正是由于不少CEO自己對股權關系都沒搞明白,為了避免出現麻煩,有關股票期權發放的諸多細節他們都選擇不做解釋,這往往會為后期出現糾紛埋雷。

例如每股期權定價多少,基本都是按照公司上一輪估值打折,但很多CEO不愿意告訴員工公司真實估值是多少。

一位人力資源副總裁說,為了不落后于競爭對手,很多公司會虛夸自己的估值,“如果估值低于競爭對手,員工就跑到人家那去了;如果估值抬得太高,員工會說公司怎么給我的期權回購價這么低?干脆就不說估值到底多少。”

此外,CEO們往往不會告訴員工手上的期權占公司總股本多少,因為一旦員工彼此之間產生比較,就可能引發矛盾。

一位剛完成了C輪融資的教育公司CEO說,自己擔心的是,前期發期權較多,早期員工占比較大,一旦后期更優秀的人進來,知道自己拿到的期權不如早期員工高,就留不住人了。

早期發了太多期權的另一個結果是,那些拿了期權的員工可能跟不上公司成長,但又很難請走。

這位教育公司CEO說,早期員工對公司很忠誠,但后期加入的員工可能能力更強,由于早期發期權沒經驗,后期已經沒有多少期權可發。

對于那些跟不上公司成長的早期員工,如果公司花一大筆錢回購他們手上的期權,就會影響到公司現金流,但如果讓對方行權,又會帶走公司的股份,這都是他不愿見到的。

為了不讓員工帶走公司的股份,不少公司會選擇統一回購員工手上的期權,盡管公司會為此花費出不少錢。一位CEO曾對高管分析背后原因,“如果讓他們都拿著股份離職,那我們這些還在公司的人,豈不是在為離職的人打工?”

以上教育公司CEO則認為,期權并不是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只有當公司的戰略方向定對了,證明公司有持續增長的價值,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據IT桔子數據,僅在2020年就有1000家新經濟公司倒閉,其中超過一半的公司只活了2年-5年——還不夠第一波期權變現的時間。

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鐘瑞慶看來,不能因為少數公司設計的失敗方案,就完全否定期權制度的意義,“更重要的是,CEO和員工都應該被教育,理解期權背后的風險性,客觀看待收益”。

“阿里等巨頭的造富效應,讓期權籠罩上了一層特別的光環,但大家應該認識到,活不下來的公司才是大多數。”上述教育公司CEO說。

即使是估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字節跳動,關于期權,身處其中的員工也并沒有太多安全感。

2021年2月快手上市時,7015位快手員工拿到了4.24億股購股權,按照上市當天1.23萬億港元的估值,這些員工平均每人持有價值超千萬的股票。快手是字節跳動重點業務抖音的主要競爭對手。

當時一些字節跳動員工組團購買了快手的股票,為了搶份額甚至加上了20倍杠桿,一位搶到了快手股票,并小賺了一筆的字節員工說,字節跳動上市的時候,大家一定會搶得更猛,“現在就等著公司上市那一天了”。

4月23日,字節跳動公開表示,“公司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目前無上市計劃。”就在一個月前,這家公司迎來了首位首席財務官。

但員工們看來,上市仍然遙遙無期。

拿到期權的人都希望能看清楚拿到手的到底是通往財富自由的門票,還只是一張廢紙。但現實證明,當太多因素可以左右公司的未來時,也就意味著,無人能真正預測結局,包括CEO自身。

因此有人說,期權是一種工具和手段,它既不是目的,也不是終點。

在增長和呼吸空間被壓縮的今天,期權被寄托了太多的希望,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和目的。在經歷期權博弈的人看來,陪伴一個人和一家公司走向未來的,其中一點,或許是能否長久創造自我價值以及社會價值——這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高清|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福利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看看一级毛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青青|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就去色综合| 青青久久91|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护士|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91国内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在线|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青青操国产视频|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国产区网址|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欧美区国产区| 久久综合色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av永久|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嫩草国产在线|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久久国语对白|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99热免费在线|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婷婷激情亚洲|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99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国产男人的天堂|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