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玲玲
摘 要:近年來,旅游事業受到廣泛關注。兵團紅色旅游是新疆地區的一個重要旅游項目。本文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展開深入研究,探討制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發展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客觀的發展對策,從發展目標、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市場定位四方面入手進行總結,以促進新疆地區旅游事業發展進步。
關鍵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市場定位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西部大開發戰略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一些特色產業和產品已形成明顯的比較優勢和規模優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不僅能讓游客感受到兵團文化“無私奉獻、開拓奮進”的精神,還能夠利用紅色資源促進文旅融合,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文化潤疆、旅游興疆,有效帶動當地旅游業和經濟發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是中國現存的最后一個生產建設兵團,擔負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是實行軍事、政治、企業合一的特殊行政區劃單位。生產建設兵團以轉業官兵為基礎,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有志參與屯墾戍邊事業的優秀畢業生及轉業退伍軍人隊伍,通過艱苦創業、植樹造林、架橋修路,興建了一大批團場,創辦新型現代化企業,開發建設新城鎮。長期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始終以維護國家的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弘揚了“熱愛祖國、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開拓奮進”的兵團精神,為新疆的經濟建設、社會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作出了巨大貢獻。
傳統的紅色旅游景區主要以革命戰爭時期的紀念地和標志物、標志性建筑為主,讓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重溫革命歷史、感受革命精神。而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中,游客在游覽景區的過程中,還能聆聽兵團故事,切實感受到戍邊情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正是兵團發展紅色旅游的底氣和支撐,能夠增強紅色主體旅游業的吸引力,讓蘊含革命精神文化的紅色旅游綻放獨特的光彩。此外,旅游文化中的“旅”是旅行、外出,強調過程;“游”是游覽、觀光,是主題和目的,二者有效融合才能彰顯旅游活動的魅力。為全體游客展現兵團精神及其所從事的屯墾戍邊事業,也是我國黨和政府從維護邊疆穩定、促進邊疆繁榮、鞏固西北邊防以及加強民族團結等實際需求出發而建設的特殊體系,體現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發展思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故事的精彩篇章,有利于促進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因此,開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業、為兵團發展提供經濟支持十分必要。發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可以帶動建設兵團區域內的鄉村旅游發展,能夠向國內外游客直觀地展示兵團在新疆地區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功能與作用,以及其長久以來屯墾戍邊、艱苦創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此外還能讓游客感受到兵團人積極樂觀的生活面貌,宣傳兵團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精神,通過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態度感染游客,帶來正能量。
據兵團紅色旅游資源數據統計,新疆兵團現有56家A級旅游景區,155家旅行社,62家星級飯店,10處兵團屯墾戍邊教育基地。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先后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以及中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等5個國家級示范基地;自治區、兵團級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屯墾戍邊教育基地等。同時,該紀念館也是自治區確定的217國道旅游線重點景區之一[1]。在300處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占有四處,分別是石河子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第一師阿拉爾市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新疆兵團系列景區、第六師五家渠市軍墾博物館。
(一)發展思路不清晰
雖然近年來兵團紅色旅游發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相比國內其他地區甚至同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旅游收入,其仍落后于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對兵團紅色旅游的優勢沒有正確認識,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不清晰,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旅游業發展規劃。實際上,年齡較小的旅游人群雖具有愛國意識,但受限于對兵團的了解太少,其對兵團紅色旅游的熱情不高。年輕人群是旅游業的消費主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局應加強兵團紅色旅游宣傳工作,讓外地民眾了解兵團的概念,提高兵團精神和文化的影響力,并提供充足的資金、人力支持。
(二)相關專業人才匱乏
生產建設兵團雖廣納各方人才,為新疆地區屯墾戍邊,建設工業、經濟,但在旅游行業中仍比較缺乏具備相關專業素質的人才,這導致了與旅游行業相關的旅行社、旅游景區、飯店、賓館的管理不規范,專業服務意識較弱,影響了兵團旅游的整體服務形象;也導致兵團紅色旅游的發展主要依托于新疆整體旅游資源的發展,很多游客只是在去新疆其他地區旅游的過程中了解了兵團旅游,或意外地發現了紅色旅游景點,急需了解兵團文化的專業型旅游行業人才為游客提供引導和講解等服務,從而提高兵團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革命教育效果。
(三)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鑒于建設兵團旅游發展起步較晚,現階段旅游景區及相關行業的配套基礎設施都不夠完善,服務水平較低,無法切實滿足游客的需求。例如,景區附近的賓館、飯店分布不均,交通不便,管理水平較低;公共基礎設施的衛生條件不好;旅游公共信息平臺、旅游引導系統、旅游生態建設不盡人意;缺少休息和休閑娛樂的場所等[2]。另外,部分兵團旅游景區受地域、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可進入性較差,這些因素都影響了游客的游覽體驗。
(四)旅游產品結構單一
目前,兵團旅游除觀賞之外的活動內容沒有特色,并未充分利用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文化價值滿足旅游業市場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兵團旅游急需借助當地的紅色基因,充分挖掘兵團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建立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設立一些能夠加強游客對紅色文化體驗的旅游項目,讓參加兵團紅色旅游的游客流連忘返。
(一)加強規劃,建立發展目標
當地旅游監管部門要意識到開發兵團紅色旅游對促進兵團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建設兵團紅色旅游進行科學規劃及資源整合,利用全國僅有的兵團文化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景點、景區和精品旅游路線,加大對旅游資源開發的監管力度,堅持先規劃、后開發的原則,在保證資源不被浪費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兵團紅色旅游資源,推動兵團旅游發展[3]。
首先,可以為新疆兵團紅色旅游設計相關主題的海報、音樂、宣傳片,利用新型網絡媒體的優勢在目前流行的各大旅游網站以及短視頻、直播平臺進行互動性宣傳,讓更多的旅游愛好者了解兵團紅色旅游,激發他們的旅游欲望。其次,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彰顯兵團紅色旅游的特色。兵團旅游區或許沒有秀美的山水和繽紛的花朵,但蘊含著艱苦創業、為國奉獻、振興民族的偉大兵團精神,這是兵團旅游的主體產品,也是重點產品。因此要充分發掘兵團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兵團旅游項目,如為游客講述兵團故事、舉辦兵團文化活動、開發兵團文創商品等。最后,要開放融合,整合資源。生產建設兵團可通過與自治區的絲綢之路旅游線及農業旅游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打造旅游興疆戰略產業鏈,豐富旅游產品類型,同時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形成互相促進、合作發展的良好局面[4]。
(二)吸收人才,培養專業隊伍
建設專業化兵團紅色旅游人才隊伍,需要選拔熱愛兵團文化的旅游專業人才。一方面,可以在兵團現有成員中選拔出有從事旅游服務行業意向的人才進行培養。他們對于兵團的發展歷史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在對游客進行服務時能夠將兵團精神和文化的內核更清晰地傳達給游客,實實在在地提升游客對兵團文化的感知度和認知度,讓游客感受到戍邊情懷。另一方面,可以選拔旅游專業認可兵團文化的畢業生,為兵團旅游行業注入新鮮活力。吸納人才后要配備完善的薪酬分配和專業素質考核機制,優化人才結構,重視對兵團旅游人才的培養、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技能、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通過政府撥款、社會投入、企業自有資金、金融支持等方面保障文化產業資金問題,為兵團旅游的優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用好人才,穩住人才。
2020年,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將“西部人才”扶持計劃放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進一步支持新疆兵團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西部人才”扶持計劃主要包括選派服務、跟班學習和專題培訓三項內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對新疆兵團四個直屬文藝團體和新疆兵團文化中心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后上報文化和旅游部,由文化和旅游部協調選派中直文化單位專家赴新疆兵團直屬文藝團體和文化中心開展幫扶工作。“西部人才”扶持計劃實施將給新疆兵團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帶來新的活力,為新疆兵團文化旅游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健全設施,提高服務質量
完善兵團紅色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需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生產建設兵團持續完善交通體系,根據兵團旅游發展目標和旅游線路規劃提高各景區的可進入性,建立安全、通暢的旅游交通網絡[5]。兵團旅游的干線公路如果形成新疆與內陸和周邊地區多線路通暢連接的局面,就可以更好地適應自駕游、運動旅游。交通不便是限制旅游業發展的瓶頸,改善交通條件后,旅游產業會逐漸發展起來,因此相關管理部門要認識到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兵團旅游交通網絡設施建設、交通旅游產品策劃和各種項目的宣傳,推動兵團旅游快速發展。其次,加強景區各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兵團旅游區的餐飲、休閑、娛樂、休息等服務場所進行合理布局,并保障旅游配套性公共基礎設施的數量、質量和衛生情況,設立旅游景區引導標識、旅游景點宣傳牌和兵團文化宣傳欄,營造良好的旅游氛圍,并最大程度為游客提供便利。最后,做好景區內的垃圾回收、排污等環保設施建設,改善旅游環境,避免旅游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堅守兵團精神文化,提升旅游景區的品質。
(四)優化結構,細化市場定位
為進一步促進兵團紅色旅游發展,要依據旅游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優化兵團旅游產品結構,建立特色鮮明的兵團旅游產業。加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業發展,首先要明確地域優勢,將觀光作為旅游活動的主體,并逐漸引導旅游內容由一般觀光向深度觀光和參與體驗發展;結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地區特色,發展徒步、登山、沙漠穿越和探險、自駕游、騎馬等多種專項旅游,與其他地區單純的風景觀光旅游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的特色。在鞏固觀光旅游產品的同時,創新開發非觀光旅游產品。增設兵團紅色主題體驗項目,如射擊、探險等其他旅游景區無法實現的項目[6]。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紅色經典主題的話劇演出活動、講述一些建設兵團的故事、設計兵團紅色主題的待客賓館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色旅游不能以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為目標,而是要堅定地執行以發展觀光旅游和體驗旅游為主的基本路線,充分利用該地區的紅色基因與其他地區的旅游發展形勢區分開,給予游客更新鮮的體驗,給其留下更美好、更深刻的印象。同時,兵團旅游的相關商品也能帶動旅游發展。旅游紀念品是勾起游客旅游回憶的載體,也是對該地區旅游文化的一種宣傳,在設計制造旅游商品時要充分融入當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內涵,其紀念價值要遠大于商品的實際價值,因此在兵團紅色旅游的商品、紀念品設計中要充分結合兵團文化,勇于創新,并且提高商品、紀念品的做工質量,便于游客收藏、攜帶。
旅游業是帶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而新疆兵團紅色旅游也是詮釋我國戰略方針政策和展示中國智慧的特別方式,因此彌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游業現存的缺陷、創新旅游發展策略、促進兵團旅游發展,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國家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王寧霞.新疆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3):44-46.
[2] 閆高潔,王佩秀.淺析新疆石河子紅色旅游發展現狀:以軍墾博物館和軍墾第一連為例[J].今古文創,2020(38):91-92.
[3] 陳發德,楊燕霞.突出特色 紅色旅游創佳績[J].中國農墾,2020(1):36-38.
[4] 歐陽習若,繆建梅.開發利用兵團文獻資源,打造紅色文化旅游品牌[J].農業網絡信息,2014(8):131-134.
[5] 晁正蓉.新疆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建議[J].新西部,2019(19):23-28.
[6] 陳曉君.兵團十師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