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慶元
摘 要:全域旅游理念為旅游業的未來發展明確了方向,為實現旅游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轉型創造了良好條件。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具有全局性、引領性和針對性,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對旅游發展的指導具有普遍性,因此全域旅游正快速成為各地區旅游業實現全面發展的戰略選擇。基于科技創新理念的全域旅游發展,其具體方案包括激活資源、開發資源、關聯要素、連接交通、清除障礙并完善管理等多個方面。本文選取柳州市全域旅游發展案例,介紹其整體情況,分析全域旅游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探討全域旅游發展的科技創新推動策略。
關鍵詞:全域旅游;科技創新;柳州市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20年柳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課題“柳州市打造全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旅游新技術與新理念應用,隨著社會信息化以及科技創新的發展,正積極影響旅游行業發展。在科技創新背景下,怎樣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的紅利以來謀求旅游業的發展,成為旅游產業今后尋求產業升級與突破的關鍵方向。旅游產業已經全面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體系當中,其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已逐漸形成戰略價值。而發展全域旅游,無論是旅游業還是相關產業,都需要信息化基礎作為支撐,缺乏大數據的支持,全域旅游難以充分落實,旅游大數據也無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因此重視科技創新對于推動全域旅游的良好健康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快旅游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和旅游品牌創建工作,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全面提升旅游發展質量,培育壯大旅游產業,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的創建工作,構建旅游業發展新格局”。全域旅游戰略因其戰略全局價值顯著、方向引領性明確、能夠針對性地解決存在的問題而逐漸被廣泛接受,此外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還具有可實現性、符合國際規律特征以及普遍指導價值。同時,大量專家與學者也在不斷深入對于全域旅游戰略的解讀,針對全域旅游發展的重難點、具體思路以及落實策略進行詳細分析,厘清發展誤區,并做到順應時代要求,充分融合科學技術,使旅游業能夠做到積極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融入新的經濟體系中,實現技術創新和制度革新,并在發展模式上實現進一步突破,結合科學技術這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進一步加強全域旅游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的實踐價值,探討具體實現途徑,使全域旅游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一)激活全域旅游資源
全域旅游需要合理利用當地資源,合理置景。目前,許多旅游目的地都擁有較高等級、較強吸引力的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但這些資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激活區域內旅游資源的存量。在科技創新基礎上激活旅游資源存量,是基于現有基礎借助信息技術深入挖掘資源的價值,從而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對于全域旅游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可有效提升旅游資源的表現力以及影響力,從而豐富游客的體驗感。旅游目的地可以運用光、聲、影、3D技術,通過生動靈活的方式將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以互動方式展現出來,將原本靜止的旅游元素以動態、鮮活的形式呈現給觀眾,實現觀看到參與的轉變。例如,迪士尼公園主要就是通過創新技術實現動畫文化體驗,而這樣的成功經驗也已經被借鑒,柳州市卡樂星球歡樂世界,將旅游元素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樂園將新穎的娛樂項目與國內先進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等高新技術相結合,引入熱門的互聯網文化內容,為游客打造新奇的互動式體驗,實現科技應用和資源的數字化發展目標[1]。
(二)開發全域旅游資源
對于旅游資源增量的開發,不能通過簡單復制成功模式的方式,而應注重科學性與合理性。大數據平臺的建立,對全域旅游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構建全域旅游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標準。柳州市的全域旅游發展,首先政府可以搭建區域內數據平臺,綜合交通、游客行為、旅游消費等相關數據內容,通過數據分析對旅游資源進行規劃的過程中,科學決策,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大數據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樣(Variety)、低價值密度(Value)、真實性(Veracity)的特點,為柳州“全域旅游”的發展提供數據平臺支撐,加快旅游與各行業間的深度融合,進一步發揮全域旅游對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2]。其次,在旅游規劃與建設中運用高新科技成果,并在旅游資源開發中采用科技手段。除了傳統的道路設計、面積測量、線路設計、坡度分析外,還可以將創新科技應用于遙感、定位、影像、全息投影、3D等領域,在景區為游客創建沉浸式體驗的旅游環境。同時也可以在建筑材料以及光線照明系統中利用創新科技,為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增加旅游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柳州市的白蓮洞博物館、柳州科技館已構建了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在未來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可大力借鑒此類景區的開發模式,不斷提升全域旅游資源的科技含量。
(三)關聯全域旅游要素
全域旅游戰略需要旅游產業能夠融入更多要素,豐富游客體驗感,使游客始終保持新鮮感,不斷擴大旅游的內涵與外延。全域旅游不能局限于圍繞某一個景點或景區展開,而應將區域內以及附近區域的具有吸引力的要素結合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成為旅游吸引物,不僅滿足了創建全域旅游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成為促進全域共享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例如,某一旅游景區地處深山之中,景區內有大型湖泊,山林和湖景都能成為該區域內旅游要素,再興建一些能夠突出當地特色的民宿,建設可以欣賞到湖光山色的主題餐廳,甚至圍繞湖泊建設一個旅游小鎮,都為該區域增添了旅游要素,雖然這些旅游要素并非傳統意義的景點,但也可以吸引游客到此游玩消費。將有價值的、分散在全域各角落的旅游要素,緊密聯系起來,是發展全域旅游最簡單、快捷的方法,而大量的資源要素整合也有助于提升當地旅游資源質量。在互聯網環境下,深度挖掘全域不同的旅游要素,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使游客能夠通過便捷的手段獲取旅游資訊,更容易全面掌握當地的實時旅游信息,增加區域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要素的緊密連接,也有助于構建旅游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對景區、住宿、道路等旅游信息的實時監測,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景區服務水平[3]。
(四)連接全域旅游交通
科技的創新與發展使交通工具變得更加多元化、便捷化,旅游時間得以顯著縮減,相同時間內的旅游空間得以明顯增加,這也為實現全域旅游提供良好契機。大交通方面主要有航空、高鐵、高速公路、航運等運輸方式,再結合具備旅游服務功能的旅游服務站點或高速服務區,能夠為游客提供全域進入及全域換乘便利。而小交通方面,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大量輔助交通工具得以建設,如索道、景區小火車、游輪、觀光直升機等,這些中小型交通工具的普及,為全域旅游的開展提供了進一步的硬件支持。近年來,各種創新的交通工具和方式也在不斷開發應用當中。2016年,國外兩家交通運輸科技公司Uber和TransLoc合作創造了一款綜合步行、公共交通以及私人交通于一體的個性化交通路線方案,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全域旅游中最棘手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兩個問題,而這一創新方案也為游客以及更多服務對象提供了更適合、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選擇。
(五)清除全域旅游阻礙
基于需求角度,現在游客還較難實現快捷的區域內全線路旅游。在全域范圍內,對于旅游服務信息系統的建設,不僅僅是做一個官網,或者在景點安裝一些信息終端設備就可以解決的,更需要在整個旅游產業中大量系統性地運用創新科技與理念,為游客提供實現全域旅游的高效方案,真正做到能夠滿足客戶需求,從而實現旅游服務的信息化、網絡化全面建設。從游客角度出發,需要將全域旅游的決策信息障礙予以清除,游客并不愿意花費太多精力去分析大量碎片化、分散化的信息資源,基于零散信息的決策也不能讓游客滿意。因此,筆者建議為游客創建全域旅游一體化的咨詢服務,給出不同但完整的全域旅游方案,讓游客可以基于自己的喜好做出滿意的選擇,使信息數據在客戶面前以簡單明了的狀態呈現。
(六)完善全域旅游管理
全域旅游需要建設一個基于旅游領域核心的社會管理體系,從而推動旅游產業的管理模式逐漸社會化,進而推動旅游綜合協調管理理念以及旅游綜合執法和旅游綜合統計監督體系的建設,使治理體系得以創新,治理能力得以提升,而這些改革都需要運用創新科技手段。一方面,需要對信息管理平臺予以優化,不管是同移動通信企業合作,還是同政府部門合作,在流量動態監測、公共信息共享等方面,都能夠實現全方位社會化管理,實現不同信息的快速對接,優化旅游全域管理的手段。另一方面,要實現旅游主管部門同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數據互通,使各方力量都能夠更好地對旅游市場予以規范、監督和完善,因此需要運用管理軟件、數據交換技術等創新技術體系,突破數據壁壘,真正提高全域旅游的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率,在技術上確保全域旅游管理局面的形成[4]。
(一)發展全域旅游面臨的困難
第一,全域旅游體制亟待優化完善,旅游產業機制缺乏改革創新。第二,柳州市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大品牌,產業未實現集群,缺少足夠的資源整合力量,旅游業方面也缺乏帶頭品牌,雖然有大量傳統旅游觀光產品,但與區域內桂林、北海等城市相比,缺乏競爭力。第三,交通設施建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市內軌道交通尚未建成,高鐵站和機場規模較小,高速公路網亟待完善,缺乏旅游投資與融資渠道,缺少大的旅游資金管理平臺。第四,全域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科技應用水平不夠,智慧旅游平臺的應用水平較低。
(二)以科技應用助力全域旅游發展的措施
首先,柳州市急需提高旅游業建設科技應用的廣泛性。以科技創新助力全域旅游發展,將科技應用作為全域旅游發展的內生動力。“旅游+科技”的融合本身就是全域旅游產業融合的基本要求,而且科技創新在推動全域旅游體系升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柳州市要壯大應用型科技人才隊伍,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到旅游業建設中,科學技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成為第一戰略資源,科技創新包括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雙螺旋結構。廣泛面向當地高校、科研機構等聘請精通新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在全域旅游戰略發展過程中,以強有力的人才資源作為支撐,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5]。
最后,柳州市應大力扶持孵化更多與旅游業相關的“科技+創新”創業項目。科技為經濟發展提速,科技創新對旅游產業的影響力度增強,采用科技創新成果是大勢所趨,重視科技成果在旅游業的轉化應用,以科技創新為柳州全域旅游發展提供技術引擎和核心驅動力。構建智慧旅游綜合服務與管理平臺,利用智慧旅游平臺可動態、擴展地接入多種應用終端盒傳感節點,融合多種服務系統,整合柳州旅游景區景點、餐飲、酒店、交通等信息資源,結合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與地理位置的服務技術,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為傳播載體的旅游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智慧營銷、智慧導游、智慧導購、智能交易、旅游景點的智能管理、景點信息資源發布等服務,融入全域旅游中其他行業的增值類便捷服務,同步為相關服務企業提供數據平臺的開放性業務,運用大數據將其精準匹配。
科技創新為實現全域旅游發展創造了良好契機,對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要全面實現柳州全域旅游發展,需要從理念到實踐,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技術,順勢而為,追隨科技變革的步伐,積極將科技成果轉變為旅游發展的工具,借助科技產品與創新理念,為全域旅游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撐。
[1] 俞策,孟令國.推進工業旅游創新發展的路徑探析:以新昌縣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例[J].特區經濟,2019(1):106-110.
[2] 陶少華.論全域旅游發展的拓展路徑與動力機制:基于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實證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31-36.
[3] 徐宏,常國山.三維視角下的全域旅游發展研究:概念凝練與實踐延伸[J].凱里學院學報,2017(4):34-39.
[4] 單忠獻.基于全域旅游的產業融合特征、途徑與推進對策[J].沈陽干部學刊,2017(4):25-27.
[5] 徐宏,徐榮民.國內全域旅游研究進展及其理論創新[J].安順學院學報,2017(3):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