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穎

2020年,上海市踐行“全過程民主”理念,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發揮了接地氣、聚民智的作用
“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高效推進立法、監督、聯系代表等各項工作,切實把人大制度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和城市治理的動能。”“ 多項全國首個地方立法,體現了上海作為排頭兵和先行者的作為。”“踐行‘全過程民主理念,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上海發揮了接地氣、聚民智的作用。”2021年1月26日,在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800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分組審議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代表們對過去一年人大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今后如何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加強法治保障,推動上海經濟社會高水平發展建言獻策。
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立法、監督職能作用,審議法規、法律性問題決定草案30件,通過27件;聽取審議18項專項工作報告,檢查5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2次專題詢問,加強預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監督,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聽取5項重大事項報告、作出5項決定決議。
“過去一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動作為、切實履職,工作節奏快、項目多。”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富榮是上海市人大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委員,2020年的履職經歷讓他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監督工作上的快節奏深有體會。在肯定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履職的同時,他建議按照工作事項的輕重緩急,進一步聚焦重點、精準發力。
如何提高立法、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李富榮認為,要加強立法工作統籌安排,“把握好節奏,確保每項地方性法規都得到充分研究和討論”。上海市人大代表丁偉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更加科學地配置立法資源,聚焦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領域,打好“立改廢”組合拳,進一步加強上海地方立法工作。上海市人大代表李永杰建議,堅持開門立法,多聽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老百姓的聲音。上海市人大代表葉青提出,在制定立法計劃時,市人大常委會要著眼全市戰略發展和工作大局,加大創制性立法力度,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駕護航。在制定年度監督工作計劃時,要認真研究、采納基層立法聯系點反映的社情民意,將群眾意見比較集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列入年度監督議題,適時開展專題詢問和執法檢查,督促問題解決,切實為基層減負增能。
今年上海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城市數字化轉型作為全年重要工作加以部署。上海市人大代表許麗萍建議,人大應抓緊研究和思考如何融入全面數字化轉型趨勢,通過大數據應用,挖掘、提升立法的科學性、實效性。
數字化轉型對上海未來城市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新型網絡犯罪、個人信息保護等社會難點問題,代表們建議,上海市人大應早日將數字化轉型立法工作提上議事日程,以法治手段保障城市數字化轉型。
上海市人大代表鄧廉夫表示,應盡快制定《上海市信息安全條例》,提升對公民指紋、人臉等個人生物信息的保護。上海市人大代表郭麗娟認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要及時跟上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要加強立法研判和法治保障,實現法治與改革相銜接。上海市人大代表翁志剛表示,在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專項課題研究,了解老百姓的實際需求,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真正惠及民生、便利群眾。
一直以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嚴格依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對此,上海市人大代表沈群慧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嚴格落實新修訂實施的《上海市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由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在今年開展執法檢查,調研條例執行情況;第二,進一步加強對蘇州河治理的監督,使蘇州河的河水隨著兩岸公共空間的貫通、開放變得更加清澈,令綠水和美景交相輝映。
上海市人大代表金煜建議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進行效果評估,為后續推進條例貫徹實施提供科學研判依據,切實提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提出,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評估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提高垃圾分類成果的顯示度,進一步激發民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上海市人大代表高曉敏建議,進一步營造氛圍,持續提升和完善垃圾分類制度,試點和推行24小時投放機制。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針對《民法典》的宣傳普及,上海市人大代表丁明建議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將《民法典》的通識化教育,作為2021年工作重點,“如采取編寫圖文并茂的小讀本等形式,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明了的現實案例,使老百姓知曉、掌握和運用《民法典》”。上海市人大代表金纓建議,用好上海市人大法律專家庫,推進全民普法工作,并建議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梳理修訂本市與《民法典》不匹配的地方性法規,督促推動政府部門修訂不匹配的規范性文件。
快遞行業的發展也牽動著代表們的心。上海市人大代表王宏志建議,既要加強對快遞從業人員交通法規的教育,也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既要重視快遞過度包裝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要重視快遞導致的個人隱私泄露問題。
從10家擴大至25家,實現16個區全覆蓋,從街道、鄉鎮拓展到園區、企業和協會,全年提出建議2770條,其中247條在國家和上海市立法中被采納。202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踐行“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在立法工作中進一步擴大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有序參與,將 “全過程民主”貫穿立法全過程。
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建設?上海市人大代表林蔭茂建議,加強對基層立法聯系點的調研、指導和支持,明確定位、任務、方式,重視長效發展,穩步探索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功能的拓展。上海市人大代表黃錦海表示,要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和人大代表“家站點”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更好地發揮立法聯系點和“家站點”的作用。圍繞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上海市人大代表高路進一步提出,要規范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程序,明確聽取立法意見、建議的時間點。
此外,有代表認為,基層立法聯系點履職能力和履職積極性也有待進一步提升。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向農表示,要及時向各基層立法聯系點反饋國家和本市立法對聯系點提出建議的采納情況,“這既是對各聯系點履職效果的肯定,也有利于各聯系點提升履職能力和履職積極性”。上海市人大代表朱愛琴建議,進一步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增設信息采集點,更加有效地促進社會廣泛參與立法過程;同時要加強經驗交流,提升基層立法聯系點履職能力。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履職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扎實的工作作風,感受到了履行使命的光榮。”過去的一年,800多位上海市人大代表積極履職,在全市發展大局、常委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審議中,代表們對人大常委會如何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上海市人大代表劉正東建議,要充分發揮歷年來代表提交的議案、建議在人大立法和監督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要經常“回頭看”代表們歷年來提的意見建議,督促政府改進辦理工作,切實解決問題。
上海市人大代表魏蕊建議,搭建平臺、拓展更多渠道,幫助代表更好了解市人大工作;針對會議期間沒有被采納的代表建議,要主動與代表溝通,通過一定形式向代表進行反饋。
在代表聯系社區工作方面, 上海市人大代表胡奕明提出,要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建立群眾意見反饋機制。
“代表論壇”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了服務和幫助。胡曉麗代表建議提高“代表論壇”的頻率,尋求更小切口的議題,滿足更多代表的參與愿望。方雷代表提出,要擴大“代表論壇”的影響力,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擴大代表參與度,探索市區兩級人大聯手為區人大代表和基層干部提供聆聽學習的機會。陸曉煒代表表示,“代表論壇”可以圍繞相對集中的代表議案、代表建議,邀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通報情況、溝通解釋,以更好地助力代表履職。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