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源
近日,貴州省紀委監委通報了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其中,畢節市大方縣自然資源局局長黃家發官僚習氣嚴重的問題引人關注。這位黃局長“官架子”著實不小,2011年至2020年,黃家發任大方縣自然資源局(原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期間,在單位食堂,必須由其先行打飯后,其他干部職工方可用餐。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提前打個飯嘛,至于這么上綱上線嗎?這是一種特權嗎?
什么是特權呢?概括來講,所謂特權就是指個人或小集團超越法律、制度規定之外,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等各領域所享有的特殊權力或權利。特權還指現行政策或法律雖然允許,但明顯有失社會公正的特殊權利或特殊待遇,以及違反黨規黨紀、社會道德而取得不正當利益的各種特殊的權力或權利。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領導干部來看,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特權問題。許多腐敗分子在下水落馬之前,多是先從違規違紀的“特殊化”開始的。反腐敗的實踐證明,如果對特權現象的危害性缺乏警惕,任其發展,就可能成為滋生貪腐的溫床。可以說,特權思想是消磨意志、助長貪念、膨脹私欲的水分和土壤。
一般來說,特權主要有三種,一是優先權,二是獨占權或壟斷權,三是豁免權。可以看出,這三種特權是漸次擴大,愈來愈嚴重的。反對特權首先要從反對優先權開始,從反對小的特權下手,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黃家發“特權”思想早有顯露。早在5年前,貴州省畢節市紀委就通報過他任大方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時私車公養的問題。2011年3月,大方縣國土資源局招聘駕駛員張某到貴陽出差時,私自將油卡交給局長黃家發妻子姚燕(貴陽居住)并告知密碼;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姚燕用該油卡為自己的私家車加油66次,共計17961.7元。2016年5月,黃家發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收繳違紀資金。
窺一斑而知全豹,優先打飯和私車公養都是特權歪風的具體表現,而且,打飯是優先權,私車公養是獨占權,黃局長已經在特權享受的路上不斷升級了。頭頂“官帽”就四處伸手,不做人民的公仆卻總想做百姓的“老爺”,手中的權力不為民謀利,卻為自己變現、置換資源或滿足私欲,黃家發這樣的干部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反對特權的關鍵在于清除領導干部的特權思想。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與觀念問題是特權存在的重要因素。同時,反對特權的法律法規制度存在剛性不夠、執行難度大等問題,也是特權現象存在的重要原因。比如,有些制度只是原則性的規定,較為籠統抽象;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空白,缺少具體的實施措施。
實踐證明,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會滋生特權和腐敗,而要消解特權則必須強化制度約束,對權力進行嚴格的監督,從而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