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紅 劉鮮平

摘要:目的:探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結腸癌病患護理中的效果與病癥改善的效果。方法:挑選院內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結腸癌病患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0例。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病癥改善程度。結果:研究組病患病癥改善率為(90.00%)明顯多于參照組的病癥改善率(73.33%),兩組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結腸癌病患予以針對性護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救治成效,促使病患盡快痊愈,緩解其經濟負擔,值得臨床廣泛運用與推廣。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干預結腸癌癥狀緩解
結腸癌屬于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主要發病人群是老年人,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醫治較為困難,病死率高,一旦確診必須要盡快醫治[1-2]。醫治早期結腸癌的有效措施是手術,可是,手術療法屬創傷性操作,會給病患的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都帶來嚴重的影響,術后并發癥高發,康復時間長。為提高療效,加快病患恢復進程[3-4], 此次研究挑選院內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結腸癌病患作為研究對象,現將護理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挑選院內2019年1月~2021年6月救治的60例結腸癌病患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0例。參照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1.2±4.6)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2.16±1.24)年。研究組男女比例為16:14,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1.3±4.7)歲,病程3~9年,平均病程(2.18±1.36)年。兩組病患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開展觀察對比。此次研究已獲得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且病患及其親屬均已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運用常規護理。住院前給予病患心理干預,以及灌腸、導尿處理,指導其禁食;救治中主動配合醫師展開各項操作,緊密觀察病患生命體征,予以營養支持、腸胃減壓處理、引流管護理、止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研究組運用針對性護理,詳細方法如下:
針對性護理。在病患麻醉清醒之前取平臥體位,定期為病患翻身;在清醒之后變為半臥位,來降低腹部傷口的張力,保證流通順暢。增強引流管護理,緊密觀察引流液的狀況,定期對引流管展開消毒處理,防止感染。為肩背部疼痛的病患展開按摩,改善疼痛癥狀。出院后應當引導病患進行縮肛運動,囑咐其日常重視個人衛生,勤換內衣物,確保肛周皮膚的干燥、干凈。叮囑病患增加排便次數,來推動其排便反射得到康復。
結腸癌飲食指導。結腸癌病患必須進行腸胃營養干預,維持一周后轉變為腸內營養支持,等待腸道功能逐漸恢復后可以指導其攝入湯類流質物直至普通食物;飲食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等為主,禁止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并發癥預防。及時替換造口袋,同時對周遭的皮膚開展清潔、消毒,檢驗肛袋固定狀況,及時清潔排泄物,杜絕出現感染。
營造安全的病房環境。結腸癌病患需要較為安靜的病房,不然難以保證救治成效。
予以病患抗癌綜合救治。在傷口痊愈、病患基本狀況恢復后進行抗癌綜合救治,依據腫瘤類型設計針對性的計劃,予以化療與免疫療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病患病癥改善程度,評估指標為:病患傷口痊愈、未出現并發癥,視為康復;病患傷口基本痊愈、存在一定合并癥狀,視為有效;病患傷口未痊愈,甚至存在感染狀況,且并發癥狀較為嚴重,則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計量資料行成組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病患病癥改善率對比
研究組病患病癥改善率為(79.59%)明顯多于參照組的病癥改善率(59.18%),兩組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中國結腸癌病患較多,其致病原因較為煩瑣,主要是以高脂、低纖維飲食及遺傳原因有關。伴有結腸息肉的病患,結腸癌發病率比常人更高[5-6]。早期結腸癌病患沒有顯著癥狀,中晚期結腸癌病患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乏力、下肢水腫、低熱、黏液便或者黏血便等癥狀,晚期病患會產生水腫、腹腔積液、黃疸等較多癥狀[7-8]。伴隨著醫療技術的持續發展,手術療法逐漸成熟,在治療結腸癌當中獲得了較為良好的療效。可是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還需要輔以恰當的圍手術期護理來保證手術順利完成,推動病患盡快康復[9-10]。針對性護理是一項具備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具備較強的目的性,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效果,這一護理模式現階段已經在臨床當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受到醫患高度評價[11-12]。
此次探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病患病癥改善率為(79.59%),明顯多于參照組的病癥改善率(59.18%),兩組對比,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13]。證實這一護理模式在臨床實踐當中具備積極的使用效果,得到了病患的一致好評,有助于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以上指標都優于運用常規護理的病患,此次探究結果與馮靜云的探究成果基本吻合[14-15]。
依據上述,針對性護理干預策略在結腸癌病患護理過程中具備較為突出的醫治成效,能夠充分改善病患病癥,值得臨床廣泛運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馮靜云.研究并分析對老年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J].飲食保健,2020,007(001):13
[2]梁啟桂.針對性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04):168-169.
[3]陳璐琪.ERAS全程護理管理對經皮腎鏡取石術患者疼痛及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11):106-108.
[4]謝蕾.整體護理干預在結直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1):18-20.
[5]施克洪.結腸癌術前螺旋CT診斷中實施強化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0,6(32):20-22.
[6]謝星.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S1):98-99.D
[7]曾妮,曹小華,張青妹,李素.預見性護理在結腸癌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01):4-6.
[8]烏云.優質護理干預對結腸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果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9):299-300.
[9]岳彩玲,張曉玲,劉穎,石蕊.綜合性護理措施對胃癌患者臨床療效和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10):1270-1273.
[10]謝玲,蘭海英.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期間的臨床護理對策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4):156-157.
[11]趙娟,林森,張彩霞,肖麗紅.圍術期針對性護理運用于結腸癌患者護理中的意義分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220-221.
[12]陶宗蓉,陶蓮德,陳正瓊.針對性護理對腫瘤患者手術麻醉蘇醒期躁動程度和心率及血壓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04):505-508.
[13]劉俊芝,馮娜.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7,30(06):864-865.
[14]張倩,林燕,周曉蘭.“五心”護理模式對肺癌患者接受恩度聯合同期放化療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外醫療,2021,40(32):156-159+164.
[15]林杉杉,陳閩榕,王曉芬,葉文娟,蔡慧君.個性化護理在手術室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