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華學院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全國的快遞業務量就已經超過我國2015 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并且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生活垃圾增量的九成以上竟都是廢棄快遞包裝,而其他城市的廢棄快遞包裝也高達八成以上,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形勢嚴峻。因此,當今社會急需一款針對廢棄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箱。
1)政治形勢。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許多關于快遞業綠色包裝及回收的文件。國家郵政局出臺的《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鼓勵快遞業減少包裝材料使用、探尋快遞業循環使用包裝材料,實現快遞包裝的綠色可持續化發展,達到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使用。同時,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相關文件也指出要從供應鏈視角加速物流的綠色化發展,實現上下游企業的綠色供應鏈。還有不少省市出臺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意見,要求控制生活垃圾的源頭,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探索建立快遞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
2)經濟形勢。目前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太低,其中紙箱實際回收率甚至不到一成。而紙箱、塑料袋、編織袋、運單、封套、膠帶和緩沖物等都是快遞業常用的包裝材料,這些包裝或被直接當作垃圾扔掉,或被直接填埋,既造成了資源浪費,又給城市環境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如透明膠帶,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粘在紙箱上,導致難以和包裝箱分離,由于透明膠帶本身不可降解,回收過程中自然提高了回收成本。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提高,快遞包裝分類回收也將成為大勢所趨。
3)社會形勢。各行各業都呼吁快遞業使用可循環使用且易于回收的包裝,政府和社會各界也在積極努力建立社會化的綠色回收體系,并鼓勵基于供應鏈視角,推動快遞包裝的供應商、生產商、快遞企業以及終端消費者共同參與廢棄包裝的分類回收。
4)技術形勢。近年來,大力發展的智慧物流技術、物聯網大數據技術、自動分揀技術、無人倉儲與配送技術等與包裝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并將為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提供技術支撐。
當前背景下,開展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條件已基本成熟,為了進一步把握當前快遞包裝分類回收行業的情況,我們對其進行了SWOT 分析,充分了解其優勢與劣勢、機會與挑戰。

表1 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的SWOT 分析表
綜上,在當前市場、經濟、政策和技術的共同支持下,在快遞行業綠色發展的機遇背景下,快遞包裝的分類回收已成為必然[1]。
回收箱名為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箱,智能分類回收箱主要用于對快遞包裝中的外包裝紙盒、塑料包裝、不可利用包裝等進行回收,并可用于設計開發相關的增值服務。智能分類回收箱的設計概念如圖1 所示。

圖1 智能分類回收箱的設計概念圖
智能分類回收箱是由顯示屏區、快遞包裝投放口、拆解膠帶工作區、壓縮區、存儲區構成。其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把投放窗口設置到拆解膠帶區的正上方,并且根據右手就近原則將顯示器區設置在投放窗口及拆解膠帶區的左側來方便人們使用,因為回收箱的空間大小有限,根據回收箱使用流程進行分析,把存儲區域與快遞包裝回收區域設置成密切分布的布局。
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箱的整體尺寸設計為400cm×100cm×200cm,各窗口底邊距離箱底邊的高度設置為H,而主要尺寸配置如下:
2.3.1 快遞包裝紙箱類投遞口設計
快遞包裝的投遞口設計尺寸為60cm×50cm,投放口設計為方口式。根據快遞包裝標準尺寸規格,以尺寸為53cm×29cm×37cm 的1 號紙箱作為最大極限,將該紙箱折疊,計算得到的尺寸為長82cm,寬度66cm,如果是單瓦楞紙箱,其厚度為0.6cm,雙瓦楞紙箱厚度約為1.2cm~1.4 cm。
2.3.2 快遞膠帶拆解區設計
快遞膠帶拆解區設計分上、下限值,以當今快遞包裝標準尺寸規格作為研究標準,如選53cm×29cm×37cm 的1號紙箱、26cm×15cm×18cm 的6 號紙箱和13cm×8cm×9cm的12 號快遞紙箱規格。
快遞膠帶拆解操作的上限高度用1 號紙箱來計算:
75cm+37cm=112cm(上限)
常規規格快遞膠帶拆解操作的高度用6 號紙箱來計算:
75cm+18cm=93cm
快遞膠帶拆解的下限高度用12 號紙箱來計算:
75cm+9cm=84cm(下限)
以6 號規格的紙箱計算操作的高度為93cm,是人體制作的最佳高度,并且根據工業設計人機工程中人體操作舒適范圍可知,回收箱的上、下限值都在人體操作最舒適范圍內,因此,拆解膠帶區規格(145cm×70cm×100cm)設計合理[2]。
2.3.3 快遞包裝壓縮區設計
為了實現回收箱保護個人信息功能和壓縮快遞包裝箱,筆者在設計回收箱時添加壓縮區并安裝自動壓縮機。壓縮區與回收箱中拆解膠帶區的設計相聯系,主要為讓客戶在拆解快遞包裝時更加方便,其中拆解膠帶區、壓縮區與存儲區配套使用,該配套設計從自動化角度出發,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4 快遞包裝回收顯示屏區設計
設計快遞包裝回收顯示屏區主要是為了實現快遞包裝回收的智能化和可視化,該區可以錄入用戶信息,通過積分制度開發增值服務,鼓勵更多人投入到分類回收中來。為了擴大視線,可以適當擴大顯示屏區的尺寸,一般將其設計為30cm×25cm;由于紙箱投遞口的高度會限制顯示區的高度,一般是投遞口高度越高,顯示屏區高度越高,快遞包裝回收顯示屏高度計算公式為:
紙箱投放口(高度+寬度)+分隔尺寸=100cm
因此,顯示屏區中心距地面的距離:
25cm/2+100cm=112.5cm
相對于其他回收箱,該款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箱具有安全性、方便性、實用性和智能性,更符合分類回收背景下人們對快遞包裝的回收需要。
1)安全性。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比市場上現有的回收箱多了信息保護功能,信息識別記錄以后即轉入拆解區保護了個人信息不會被泄露。
2)方便性。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箱為用戶提供快遞膠帶拆解和快遞包裝壓縮,更方便用戶的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3)實用性。快遞包裝智能分類回收箱可以對快遞包裝進行系統分類,一次性完成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可以大大減少后期分類回收工作量。同時將快遞包裝投遞口設為方口式,使得該快遞包裝回收箱更加實用。
4)智能性。回收箱設有顯示屏,方便用戶操作,吸引用戶前來使用,整個回收站多區域為自動化,相對于市場上現有的回收箱更加智能化[3]。
當GSM 模塊發送信息通知工作人員前來處理時,工作人員利用叉車將托盤運往存儲區域,隨后再將空托盤運回分類回收箱內部存儲區域,形成一個循環工作流程,如圖2 所示[4-5]。

圖2 快遞包裝分類回收箱末端處理流程圖
對于客戶所取的快遞,通過積分制的利益機制來進行快遞包裝袋回收,集中式回收站回收的快遞包裝經回收箱處理后,一部分存儲于可利用區域、一部分存儲于不可利用區域,存儲區域存儲量達到一定值之后進行處理,并供應收集的快遞包裝,提供給快遞公司。具體物流運營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快遞包裝回收物流運營圖
客戶將快遞包裝投入智能分類回收箱后,分類回收箱內部識別快遞包裝可否再利用,沒有利用價值的快遞包裝和膠帶送往廢品回收站與廢棄處理廠處理,有利用價值的快遞包裝經物流工作人員送往快遞包裝存儲中心進行循環利用,這樣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降低快遞公司包裝成本[6-7]。
在當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觀念和垃圾分類回收背景下,通過設計智能化快遞包裝回收箱,可有效緩解快遞包裝多、亂、雜的現象,實現資源循環和永續利用。智能快遞包裝回收箱的使用將會大大改善快遞包裝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快遞企業成本,提高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