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治玲 袁燕 苗芳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河南衛輝453100)
腦梗死是一種缺血性腦血管病,發病特點為年齡越高,梗死發生率越高,男性多于女性,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常見因素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管壁閉塞也可導致腦梗死形成[1]。 腦梗死患者臨床常表現為頭疼、頭暈,部分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還有患者出現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等。 目前臨床對腦梗死治療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神經保護以及改善血液循環等。 低分子肝素鈣對體外血栓、動靜脈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對凝血和纖溶系統影響較小,是臨床治療腦梗死的常用藥物。 腦安膠囊具有明顯抗血栓作用,可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適用于腦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復期屬氣虛血瘀證侯者。 本研究應用腦安膠囊輔助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腦梗死,取得良好療效。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77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38 例和對照組39 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合并癥(例)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男 女(例)(例)年齡(歲)病程(h)39 38 19 20 18 20 55.32±12.54 54.92±11.94 7.82±1.94 8.12±2.14 10 11 8 13 7 15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腦梗死臨床診斷[2];病程短,就醫及時,可進行保守治療;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近期服用過本研究藥物或與之相似的藥物;肝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妊娠期。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基礎治療,如服用降血壓、降糖等藥物。對照組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0190),5 000 U/次,2 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腦安膠囊(國藥準字Z20194060),0.8 g/次,2 次/d。 兩組均治療28 d。
1.4 觀察指標 (1)療效: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減分情況及病殘程度進行療效評估,NIHSS 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 級,為痊愈;NIHSS 評分減少46%~90%, 病殘等級1~3級, 為顯效;NIHSS 評分減少18%~45%, 為有效;NIHSS 評分減少<18%或增加,為無效[3]。 總有效=痊愈+顯效+有效。(2)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采用硝酸還原酶法檢測一氧化氮(NO),采用反射免疫法檢測內皮素-1(ET-1),采用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測血管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FMD)。(3)治療前后血清炎癥介質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 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6(IL-6)、 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NO、FMD 高于治療前,ET-1 低于治療前(P<0.05), 且實驗組NO、FMD 高于對照組,ET-1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ET-1(n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NO(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FMD(%)治療前 治療后39 38 t P 48.54±15.36 47.99±16.32 0.152 0.879 62.36±18.12*71.24±19.24*2.085 0.040 8.15±1.24 8.21±1.33 0.204 0.838 9.85±1.14*11.12±1.35*4.464<0.001 120.36±20.14 122.01±21.13 0.350 0.726 91.05±18.68*71.22±19.36*4.574<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介質比較 治療后兩組血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血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介質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介質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TNF-α(μg/L)治療前 治療后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39 38 t P 5.12±1.88 4.98±1.75 0.338 0.736 3.63±0.95*2.12±0.88*7.230<0.001 36.12±8.14 35.89±7.58 0.128 0.898 15.24±4.12*9.36±3.89*6.435<0.001 7.12±1.24 6.98±1.41 0.462 0.644 6.21±1.54*4.23±1.25*6.185<0.001
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原則是在疾病發展的不同時間,針對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個體化治療措施。梗死發生3 h 內,腦梗死的中心區域已經發生壞死,但是沒有影像學改變,這時可以對患者采取溶栓治療,溶栓之后可使堵塞的腦部血管再次暢通,腦部功能完全恢復或部分恢復,甚至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如果處于腦梗死后6~24 h 之內,可以對患者采取降纖、雙抗治療等;如果腦梗死超過24 h,可以對患者進行神經介入治療、抗栓治療,同時進行針灸、理療等其他治療手段。 因此當發生腦梗死時,應及早就醫,避免錯過最佳診治時間。
腦梗死形成與血管內皮功能密不可分,NO 可舒張血管, 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NO 水平越低,患腦梗死風險越高[4]。ET-1 作為一種強效活性多肽,可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繼而誘發腦梗死。 FMD 為血流增加,血管發生擴張的一種反應, 內皮功能受損的血管,FMD 反應會因此變弱。內皮功能越好,則NO、FMD 越高,ET-1 越低。有研究表明hs-CRP 在動脈粥樣硬化早期就會大量產生,表明hs-CRP 與腦梗死也有一定的聯系。 此外,hs-CRP 還會促進TNF-α、IL-6 等炎癥介質生成,擴大炎癥效應,進而對機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5]。 低分子肝素是一種低分子肝素量的分子,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Xa 活性和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 或抗凝血酶活性,較高的降纖作用,可加速血栓溶解,改善內皮功能。 而腦安膠囊主要功效為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還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和營養腦細胞的功用,兩種藥物聯用效果明顯。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單一低分子肝素鈣治療, 實驗組采用腦安膠囊輔助低分子肝素鈣治療, 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實驗組NO、FMD 均高于對照組,ET-1、TNF-α、IL-6、hs-CRP 均低于對照組,表明腦安膠囊輔助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腦梗死的效果明顯,可改善患者內皮功能,緩解炎癥介質。 姜瑞等[6]研究表明腦安膠囊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腦梗死的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且安全性較高,與本研究部分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腦安膠囊輔助低分子肝素鈣治療腦梗死的療效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緩解炎癥反應,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