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民 霍繼浩
(1 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王莊鎮中心衛生院內科 浚縣456250;2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鶴壁458030)
H 型高血壓是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是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增高為特征。Hcy 可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結構發生改變。 血管內皮的高Hcy 的代謝產物影響血管平滑肌細胞,造成血管功能紊亂,進而引起高血壓。H 型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主要由遺傳因素、高鈉低鉀飲食、肥胖,以及維生素B6、B12和葉酸攝入不足。H 型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高Hcy 與血壓升高密切相關[1]。 目前治療H 型高血壓的主要方式為藥物治療。 硝苯地平控釋片是通過抑制細胞外離子鈣進入血管平滑肌起到降壓作用,如不實時監測,會出現嚴重低血壓情況。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可通過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發揮降壓作用。 葉酸是人體重要的維生素之一,與造血系統中紅細胞形態和代謝密切相關,有利于降低血清Hcy 含量[2]。鑒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治療H 型高血壓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CIMT)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9 年1 月~2020 年1月收治的131 例H 型高血壓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65 例和觀察組66 例。對照組男38 例, 女27 例; 年齡62~70 歲, 平均(65.50±3.22)歲;病程3~7 年,平均(5.02±1.08)年。 觀察組男37 例,女29 例;年齡62~71 歲,平均(66.51±3.20)歲;病程2~8 年,平均(5.03±1.10)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納入標準:符合H 型高血壓診斷標準[3];年齡>60歲;Hcy≥10 μmol/L;CIMT 增厚1 mm;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伴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伴惡性腫瘤;住院前服用過維生素B 藥物;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葉酸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 硝苯地平控釋片(國藥準字H20000079)口 服,1 片/ 次,1 次/d。 葉 酸 片(國 藥 準 字H11020803)口服,5 mg/次,1 次/d。 觀察組給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治療。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國藥準字H20057227)口服,1 片/次,1 次/d。葉酸服用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兩組患者均治療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療效:顯效為血壓達到正常范圍,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為血壓降低,但未達到正常范圍,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為臨床癥狀和血壓均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CIMT:治療前后采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 彩超機對頸動脈內膜界面與中層外膜界面之間距離檢查,CIMT≤1.0 mm 為正常,1.0 mm<CIMT<1.3 mm 為增厚,CIMT≥1.3 mm 為斑塊。 藥物安全性: 對比兩組患者藥物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嘔吐、外周水腫、心悸、胃腸痙攣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SP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6.97%高于對照組73.85%(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CIMT 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CIMT 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1 個月、3 個月、6 個月后,觀察組CIMT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IMT 對比(mm,±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IMT 對比(mm,±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1 個月 治療3 個月 治療6 個月觀察組對照組66 65 t P 1.57±0.28 1.58±0.30 0.197 3 0.843 9 1.20±0.24*1.46±0.26*5.948 6 0.000 1 1.07±0.15*1.33±0.17*9.285 6 0.000 1 0.94±0.10*1.25±0.16*13.274 5 0.000 1
2.3 兩組藥物安全性對比 觀察組經藥物治療后發生嘔吐1 例,外周水腫0 例,心悸1 例,胃腸痙攣0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3%;對照組發生嘔吐4例,外周水腫1 例,心悸1 例,胃腸痙攣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31%。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的飲食方式也隨之改變,H 型高血壓發病率逐年上升。H 型高血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普通高血壓的5 倍。 H 型高血壓主要以血清Hcy 水平升高為特點,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Hcy 可激活金屬蛋白酶,誘導膠原合成,導致彈力蛋白/膠原蛋白比例失衡,從而破壞血管彈性。 高Hcy 造成血管功能紊亂,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損害內皮NO 源性血管舒張活性,二是升高血壓[4]。 因此,患者進行積極治療,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Hcy 含量對H 型高血壓患者有重要意義。H 型高血壓是高血壓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影響患者血管功能,進而導致CIMT 增厚。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IMT 低于對照組,提示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治療H 型高血壓可降低減低CIMT。 對照組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葉酸片治療, 硝苯地平控釋片是一種1,4 二氫吡啶鈣離子拮抗劑,能夠減少鈣離子通過慢鈣通道進入細胞。 硝苯地平主要作用于冠狀動脈、心肌細胞和外周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細胞,可減低冠狀動脈平滑肌的張力,避免出現血管痙攣的現象,從而增加血管的血流量和供氧量。 硝苯地平還可通過降低動脈平滑肌張力,降低外周阻力和血壓[5]。 葉酸又稱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也是Hcy 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輔酶。 外源性補充葉酸可通過維生素B12和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維生素B12再通過體內代謝形成N5-甲基四氫葉酸, 為機體內氨基酸和核酸的合成提供甲基,進而降低患者血清中Hcy 含量[6]。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葉酸片可降低患者血壓和Hcy 含量,但對CIMT 無顯著改善。CIMT 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累及動脈壁內膜層, 復合糖類和脂類物質在此聚集,出現血栓和出血,造成碳酸鈣沉積和纖維組織增生,逐步累及動脈中層,導致管腔變窄和動脈壁增厚變硬, 在血流動力學中易造成斑塊脫落,進而發生腦卒中。動脈粥樣硬化最常涉及的部位為頸動脈。 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可促使血管平滑肌和內皮細胞產生超氧陰離子,損傷血管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7]。 觀察組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治療,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是厄貝沙坦和氫氯噻嗪的復合劑,厄貝沙坦是AngⅡ抑制劑,結合AngⅡ受體,抑制RAS 系統,進而起到降壓作用,同時對心、腦等重要靶器官具有保護作用;氫氯噻嗪是利尿劑, 通過排鈉利尿降低血容量, 進而降低血壓,兩者結合降壓效果更顯著。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可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 對抗降壓效果,抗動脈粥樣硬化。厄貝沙坦氫氯噻嗪通過抑制RAS 系統、降低血容量控制血壓,達到協同降壓的作用,此外,還有改善內皮功能的作用。 長時間服用該藥,可以修復受損的血管內皮,避免粥樣硬化程度加深;可以在血管內形成新的屏障,是血管內皮的重要保護因子, 進而降低CIMT。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提示采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治療,可提高患者降壓效果,藥物安全性較高。綜上所述,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葉酸片通過抑制AngⅡ受體和改善內皮功能對H 型高血壓老年患者治療,可降低CIMT,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降低血壓療效顯著,藥物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