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雯 王 璐 謝 菲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病案統計科,541001 廣西 桂林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強和完善公立醫院管理,引導三級公立醫院進一步落實功能定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出臺系列考核政策,對國家三級公立醫院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及滿意度評價4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核[2]。公立醫院效績考核中強調提升公立醫院運營效率,而公立醫院運營效率的提升則依賴于各臨床科室運營效率的提升[3]。本文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從投入和產出角度分析廣西某三甲醫院2019年度各臨床科室運營效率,使醫院管理者能從經濟角度掌握各科室運營情況[4],為合理分配醫院醫療資源及各臨床科室績效分配提供理論依據,對如何有效提高各臨床科室運營效率提出對策建議,從而提高醫院整體運營效率。
資料來源于廣西某三甲綜合性公立醫院2019年度統計數據。其中臨床科室病床數、出院患者人次數、門診人次數及出院患者住院總費用由醫院病案統計科提供,各臨床科室醫護人員數量由醫院組織人事科提供。
全院共40個臨床科室,全科醫療科不計入考核范圍,將其余39個臨床科室分為內科系統和外科系統[5],運用DEAP 2.1軟件計算模型結果,用CCR模型分析廣西某三級醫院臨床科室運營綜合效率,用BCC模型分析廣西某三級醫院臨床科室運營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6-7]。模型效率得分在0至1之間,當DEA結果為1時指效率值有效,當效率值小于1時為非DEA有效[8]。
從以往對臨床科室運營效率評價文獻中選取的投入與產出指標來看,投入指標多從人、財、物等方面選取[9];產出指標則多從服務結果等方面選取[10-11]。在綜合考慮數據可獲得性、可量化性等基礎上,本文選取各臨床科室現有病床數、醫護人員數量作為投入指標,選取出院患者人次、門診人次及出院患者總費用作為產出指標。
從CCR模型結果來看,39個臨床科室綜合效率的均值為0.641,說明醫院整體是DEA無效的,醫院整體的投入與產出并沒有成正比,出現醫院整體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現象;醫院整體純技術效率為1,說明該醫院技術效率已經達到有效,綜合效率低是由規模效率低下所引起的,因此從醫院整體層面來看,應擴大規模,以便更好地服務患者。其中內科系統有4個科室的綜合效率為1,外科系統中5個科室的綜合效率為1,即DEA有效,這9個科室醫院給予的投入,得到了這份產出應有的回報;其余30個科室綜合效率值均小于1,即DEA無效,存在投入過大或投入不足的情況,可以從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情況繼續分析。見表1。
2.2.1BCC模型純技術效率結果評價
由表1可見,在內科系統15個DEA無效科室中,有2個科室純技術效率有效,其余13個科室純技術效率都小于1,其中新生兒科純技術效率最低,純技術效率的高低和該院各科室收治病種難度具有較大關系,由于該院為綜合性三甲醫院,在婦幼層面收治病種難度不及專業性強的婦幼保健院,因此在純技術效率方面會受一定影響;在外科系統15個DEA無效科室中,有9個科室純技術效率有效,超過半數,且整體的純技術效率遠遠高于內科系統。

表1 2019年廣西某三甲醫院臨床科室數據包絡分析結果
2.2.2BCC模型規模效率結果評價
由表1可見,在30個DEA無效科室中,內科系統和外科系統均沒有一個科室規模效率有效,說明該醫院存在大量臨床科室投入規模未達到最佳運營規模,投入規模過大或不足。其中內科系統中老年科規模效率最低,該科室純技術效率為有效,綜合效率低是因為規模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外科系統中,疼痛科規模效率最低,但該科室純技術效率為有效,該科室為2019年新成立科室,引進了醫學博士,由此看出,醫療高層次人才能帶來高技術,改善科室純技術效率,但人才未達到規模,說明該科室存在醫護人員不足的情況。
由表1可見,在39個臨床科室中,有9個科室規模報酬狀態不變,這9個科室應繼續努力,實現各科室的差異化管理,采用合理的人員分配制度,保持標兵形象。其余30個DEA無效科室中,有18個科室處于規模報酬狀態遞增的狀態,其中內科系統大部分科室規模報酬狀態處于遞增狀態,內科系統發展空間很大,可以通過增加投入要素來提高科室的運營效率;其余12個科室處于規模收益遞減狀態,應保持原有的投入增加產出或縮小投資規模,提高各科室的運營效率。
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各醫院發展快慢不同,由于該醫院位于我國西部地區,面臨著缺乏適宜的衛生人才等因素[12],導致各科室產出未達最優投入產出比。醫院要全盤考慮所擁有的醫療衛生資源[13],對投入進行科學規劃,對于各科室的人才引進政策可以適當調整,在急需高層次人才的科室,可以適當放寬引進條件,還可以結合地方政府衛生人才的引進政策,引進國內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團隊,提升科室實力[14]。同時,在醫院給予各臨床科室幫扶的情況下,各科室要知道自己科室的短板,在醫院的扶持下,對自己科室管理的醫護人員進行充分了解和應用,使科室自身的人員及床位配置達到最優,同時能向醫院提出合理用人計劃,讓醫院管理層能更精準地引進該領域人才。
該醫院DEA無效科室占醫院的大部分,在純技術效率低于規模效率的科室中,可以通過提高科室的診療技術,來改善科室收治病種的結構[15]。在三級公立醫院改革的過程中,國家不斷強調分級診療制度,三甲綜合醫院應收治病種難度高于二級醫院,從而使醫院的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改善科室的純技術效率可以通過提高收治病種技術難度來實現,因此當科室規模效率遞增時可通過引進國內外優秀團隊來提高科室純技術效率,但當科室規模效率下降時,科室應從內部改變,關注并學習本科室優秀領域,開發特色診療項目,使得在原有規模的投入下,提高科室純技術效率,從而提高科室整體運營效率[16]。
醫院可利用DRGs系統中的數據,實現對財務、績效、藥品等分析,進一步建立健全醫院薪酬分配制度,采取更加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法。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實現主診醫生負責制,對每個醫生負責的患者采取全方位評價[17]。不僅考核患者對醫生的滿意度,同時還考察該醫生收治病種的難度,對醫生實行多勞多得的薪酬分配方案。此外,為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加大對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監管力度[18],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實現診療服務優質化,吸引更多門診患者,從而提高科室產出來提高科室運營效率,達到醫院整體效率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