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青

每年的“雙11”之后,還有一個電商促銷的大日子會吸引另一波群體的關注。這便是國外的“黑色星期五”。
去年從11月20日起至23日,常熟服裝城在5名“外援”的助威下,一場貨賣全球的跨境直播,吸引了近百萬海外買家關注。這場跨境直播是常熟服裝城亮出的重磅大招,是阿里巴巴速賣通江蘇首個跨境產業帶專區落戶常熟之后,在當地開啟的“產業帶+跨境電商”新模式。
全球速賣通(英文名: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國際市場打造的跨境電商平臺,被廣大賣家稱為“國際版淘寶”。2019年5月,速賣通與常熟政府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常熟跨境產業帶服務中心,為商家提供平臺入駐、培訓、人才輸出、辦公場地等“一站式”本地化服務,助力企業貨賣全球、品牌出海。
跨境直播展示中國品牌
靈巧地擺弄著手中的騎行服,時不時和觀眾互動,在常熟服裝城時尚中心產業帶直播專區,俄羅斯姑娘塔西婭的直播間里“熱鬧非凡”。
“中國的直播‘帶貨做得很棒,我很喜歡看,也想嘗試一下。”塔西婭在廣州上大學,雖然接觸直播“帶貨”僅僅兩個多月,但已經表現得得心應手。她坦率地說:“有非常專業的公司進行前期培訓、流量推廣等等,在這方面中國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體系。”
在中國學習生活了兩年多,塔西婭深切體會到中國直播“帶貨”產業的迅速崛起。每每回到家鄉,與中國截然不同的產業現狀更是給她帶來了直觀的對比和沖擊。“在俄羅斯直播和‘帶貨屬于兩個不同的領域,直播是一種非營利性質的表演活動,而帶貨則是純粹在打廣告,人們很排斥后者,”塔西婭介紹,“在中國情況則完全不同,大家把這看作是一種生動便捷的商品展示渠道,二者可以有機融合。希望通過慢慢地帶動,這個新興產業在俄羅斯可以有更大的市場。”
現場,與塔西婭同時進行直播的還有另外4名外籍主播,隨著她們的賣力吆喝,禮服、睡衣、羽絨服……一件件“中國貨”以一種不同以往的方式走出國門,生動地“亮相”國際市場。本次直播項目從北京時間每天15時至次日凌晨2時,共計45場,以推廣常熟本土特色服裝產業為主。
2 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變了海外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給跨境零售電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全球中小企業日益成為交易主體。全球速賣通聯合常熟政府正式啟動產業帶直播項目,這是速賣通“全國服裝產業帶直播項目”的首個落地成果。
彩衣堂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品牌創始人錢晨霞稱,公司的產品上線速賣通,剛上線就出單了。“這說明我們這樣帶刺繡工藝的‘中國風產品通過轉型升級,在國外也有市場。這次是我們首次跨境直播,相信在未來,在速賣通平臺上,彩衣堂可以成為中國元素江南風的代表品牌。”
“此次的常熟服裝城產業帶直播專區主要面向俄羅斯、法國這兩個電商用戶快速增長的國家。”蘇州沃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常熟跨境產業帶服務中心總經理高偉介紹。疫情暴發以后,歐美買家消費購物習慣發生了變化,給中國市場帶來了極大機遇。因此,他和阿里巴巴共同策劃了這個跨境產業帶直播項目。“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直播產業的創新,第一是標準化,讓跨境商家掌握跨境直播的技能和流程等;第二是實現規模化,抓住跨境直播的熱點,讓更多商家加入到項目中來。”
加碼布局海外倉
業內人士認為,海外倉是中國品牌在海外落腳的“支點”。所謂海外倉,是指跨境電商企業在海外目標市場設立或租賃倉庫,先將貨物批量出口到境外倉庫,在電商平臺接到訂單后再將商品從倉庫配送給境外消費者。測算表明,海外倉物流環節可比零售直郵方式降低成本20%~50%。同時,海外倉還可以成為展示品牌、提供售后和咨詢等服務的窗口。
江蘇無錫市的企業現有33個海外倉,公共海外倉占到一半,其中省級公共海外倉5個,數量居全省第一。據悉,無錫在今年將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快搭建包括海外倉在內的跨境物流體系,力爭年內再增加3~5個公共海外倉。“借助海外倉,出口產品跨境運輸時間短了、運費降了,客戶體驗也有了很大提升。”無錫融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俊龍深有感觸。
該公司的產品全部出口北美,以前接到訂單后再從國內發貨,跨境物流零散、耗時、成本高;如今通過海外倉中轉,化零為整將貨物一次性大批量發送到海外,等客戶下單后直接從海外倉發貨,不光提高了時間效率,還節省了運費,加上快捷的本地配送,退換貨也更加方便。“這相當于搭上了出海快艇,”郭俊龍說,當初把公司遷至無錫,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夠使用當地企業設在美國的公共海外倉。
疫情之后,歐美買家消費購物習慣發生了變化,因此,速賣通也在2021年開始加大投入海外倉,在西班牙、法國海外倉的基礎上,在英國、德國也將增設海外倉。速賣通還通過建立東莞、威海、香港優選倉網絡,拓展義烏和許昌的產地優選倉等措施,為商家提供“物流托管發全球”的服務。
“我們95%以上的商品都入駐了速賣通的優選倉和海外倉。”經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品牌Teclast跨境電商銷售經理石恩榮表示,2020年該公司設立旗艦店,短短一年時間,銷售額就提升了200%。其產品在西、法、波海外倉均有備貨,也入駐了速賣通東莞優選倉。
布局海外倉是國貨出海的關鍵路徑,無論是賦能品牌出海的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此高度重視。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江蘇累計獲批10個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成90余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和孵化基地、各類海外倉200多個,超萬家企業拓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省跨境電商企業,江蘇省電子商務協會跨境電商專委會在今年3月還牽頭發起成立了江蘇公共海外倉服務聯盟。
支付體系日漸完善
繼SHEIN、安克創新等跨境頭部賣家相繼獲得融資、IPO之后,跨境服務機構也進入資本運作密集期。近階段,跨境支付企業連連支付、PingPong、萬里匯WorldFirst等母公司都在籌備上市。有消息披露,PingPong擬申報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日交易峰值超兩億美元。
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線下往線上轉移,加速企業出海,也帶動一系列相關服務的高速發展,如跨境支付。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這些年已經向海外市場拓展,如螞蟻金服與印尼媒體巨頭Emtek合作在印尼推出數字支付服務;騰訊領投了印度即時通信應用Hike,并在其平臺上推出移動支付功能。
除了國內移動支付平臺開始涉及海外支付板塊之外,國內的跨境支付企業近兩年的動作也很頻繁。2019年連連支付對外宣布,其旗下的“連連泰國公司”已正式獲得泰國央行(BOT)頒發的“銀行卡支付”和“授權支付”牌照;2019年5月21日,網易支付宣布跨境收款平臺“收結匯”上線,并針對賣家推出跨境融資服務、跨境電商企業退稅、獨立站收款業務等服務;2019年8月,iPayLinks在迪拜設立了分支機構,并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設立了一家子公司……就連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也在2019年底上線全球收款服務,并推出階梯定價新功能。
支付體系日趨成熟,有些支付機構甚至可以為出海的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如針對入駐Amazon、eBay、Wish等境外電商平臺的國內賣家提供境外收款虛擬賬戶,方便商戶在當地收款,通過跨境匯款和結匯申報,幫助商戶資金盡快回籠到國內。此外,針對小微商戶,則聯合合作機構提供保險、理財等金融增值服務。
伴隨全球日益增長的跨境消費需求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國貨出海的各項配套都日趨完善。可以預見,在“雙循環”戰略的時代機遇之下,中國制造也將從“產品出海”向“品牌出海”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