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亞

提到餐桌配菜,不少人會想到辣椒醬。對無辣不歡的人來說,一罐辣椒醬能下飯、拌面、開胃、促進食欲。最近這段時間,如果你在一些寶媽社群、美食社群問什么辣醬好吃,肯定會有人提到“禧從天醬”這個品牌。
“禧從天醬”是禧寶制研公司的產品,創始人正是陳與尋。去年,他與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在一次聚會中偶然提到了自己正在做一款拌飯醬,沒想到一說出來,就得到了包括聶云宸在內的幾位朋友的一致支持。幾個月后,陳與尋和團隊制作的下飯醬“試水”了,送給家人、朋友品嘗之后,好評如潮。這款初出茅廬的拌飯醬在去年11月5日—11日六天時間內,在深圳地區成了一款小“爆品”,并在11月11日當天的七分鐘內,將首批預售的3000瓶醬銷售一空。
看似偶然的爆發,其實背后凝聚著陳與尋的“匠心”。他從2012年起,便開始了對制作拌飯醬的研究,不僅從原材料、口味入手,還考慮到了生產、供應、營銷等各個環節。如今,他終于以“創意醬+潮文化”的形式,做出了新潮調味醬、調味酒和調味粉。“為現代人提供‘一勺好醬,美味生活的飲食體驗”是他和團隊追求的目標。
懷有美食家的夢想
陳與尋生于美食之都成都,他從小就對研究美食有著濃厚的興趣。小學二、三年級時,每逢假期,他都會學著爸媽鼓搗各種菜品,樂在其中。每當親手做出一道菜,小小的他總能感受到巨大的幸福,“當一個美食家”的種子也默默發了芽。因此,在長輩眼里,陳與尋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人從小愛看動畫片,他卻癡迷看做飯節目。
初中時,陳與尋就趁暑假期間學習料理。長大后,他時常到各地游學,喜歡去餐廳學習交流,其中就有多家米其林餐廳。“記得有一年,我做出的一款甜品在米其林餐廳出售,售價高達40歐元,很受顧客歡迎。”積累了深厚料理功底后,陳與尋離美食家的夢想就更近一步了。長大之后,懷揣著對廚藝的熱愛,陳與尋憑借自身努力拿到了國家二級廚師資質,后又通過國家一級廚師考核,創作的料理獲國內外多項烹飪賽事的榮譽。
但是,實現夢想并不容易。陳與尋的第一份工作和制作美食一點關系也沒有。他先是任職于國內知名游戲集團,擔任視覺設計總監。后來該集團在籌備上市的過程中,陳與尋團隊主導開發的游戲獲得成功。2012年集團上市后,陳與尋套現股票,由此積累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桶金。有了資金的支撐,他才開始投身于食品行業。
就在這一年,陳與尋發現一道由他原創,名為“山筍牛腩醬”的菜在朋友的餐廳里頗受顧客青睞,很多老顧客餐餐必點。這道菜的價格并不便宜,但它的點單率依舊穩居高位。憑借著對美食的敏感,陳與尋意識到,這道山筍牛腩醬無論是品質還是獨特的味道,都有可能成為行業內罕見且備受歡迎的大單品。
陳與尋再三考量后,決定將其進行優化,讓更多人品嘗到它獨特的風味。機緣巧合下,陳與尋的師兄以烹飪師身份去英國學習考察,把他的這款山筍牛腩醬帶到了英國白金漢宮,給查爾斯王子做早餐的配餐。查爾斯王子品嘗過后,只說了一句話:“ Nice!Very Delicious!”
當師兄把這個消息告訴陳與尋時,他高興得徹夜難眠。隨后,這款醬入駐英國多家餐廳,一些餐廳想要長期合作。但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山筍牛腩醬的筍源自中國峨眉山和樂山,必須將山上土生土長的筍用特殊的手法熏干后,再第一時間二次腌制才能獲得一種迷離般發酵的味道。而飄揚過海的筍勢必會影響它最原始優質的口感,無奈,這款醬最終沒能繼續推廣下去。
但經此一事,陳與尋下定決心要在美食行業有一番作為。
風味重于一切
看到了機會的陳與尋沒有就此放棄,他后來又相繼研發出三款新品。2010年至2016年,陳與尋對其中兩款醬進行了103次香料配比實驗,2015年至2017年,對另外兩款醬進行了17次味覺對比實驗。
“在吃的法則里風味重于一切。”他稱。味覺是有溫度的記憶,想切入場景和群體,要了解南來北往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現在中國醬品消費人群已經達到6億人,超千億元的調味市場里,以酸辣、香辣、麻辣等味代表的醬基本標簽化了不同地域生長的人的口味。把手里的主食配著醬干光,這會讓他們有種滿足感產生。
從口味的角度來說,辣味比甜味更容易讓人上癮。陳與尋瞄準15~45周歲愛吃辣的人群,特別是女性用戶。“我希望她是貪吃的,是喜歡深夜食堂的,是愿意花錢買優質食物并追求低鈉鹽健康生活的人。”
陳與尋認為自己制作的醬區別于其他醬品牌最鮮明的標簽,是人群口味的“創新屬性”。有時候調味行業的味道不是來自本源的食材,而是用化學方式合成的香精去迷糊舌尖。陳與尋制作的醬更強調回到產品本身,做出最好的口味和口感,然后才考慮別的。只有廚師先去考慮產品本身好不好吃再去攻克技術,才能做出一款真正的好產品,而不是一開始就固守成規,讓產品受到限制。“用做菜的流程替代工廠化方式,才能讓醬本身出現質的跨越。”
“我曾經研究過,像麥當勞、星巴克、蘋果這樣的企業之所以強大,不僅是因為它們的供應鏈規模,更多是因為這些企業能夠優先考慮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反向定制。”因此,陳與尋的醬在供應鏈上堅守的原則也是“顧客優先,反向定制”。他和團隊從用戶視角出發決定研發方向。同時與頂級供應商合作,并實地考察,不通過商家給予的樣品來測試,只靠消費者隨機下單的產品作為測試源,進行醬產品的標準化、效率化、精準化。
醬的意義不只是調味
陳與尋常常問身邊的人:“醬的意義是什么?”大多數人給他的回復是“調味”。陳與尋并不這么認為,“我覺得一款醬如果不能達到下飯的目的,那就是‘耍流氓。如果消費者買到一款醬,吃一口后就放入冰箱,十天半個月都不會再動,那它在我心中根本不具備下飯醬的資格。”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人們習慣為主食間配下飯菜。在無辣不歡、無醬味淡的飯間場景,免不了在舌尖上產生諸多話題。陳與尋說:“比起隨便吃吃,‘吃一勺辣醬,得一碗幸福才是我所認為的恰到好處的享受。因為醬不僅僅是醬,更是中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產生的不可替代的一道菜,所以,醬太重要了。”
因此,從制醬到成立公司,陳與尋用了8年的時間,經過那么多的測試與探索,2021年1月,禧寶制研公司才在深圳正式成立。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僅通過“私域運營+中央廚房模式”,已做到單周379%的復購率。得益于過去的長時間摸索與人脈積累,禧寶制研公司已與部分上市公司合作,建成了自有的供應鏈體系。原料均由禧寶制研公司的平行機構“禧寶制研料理廚房”自行供給。
調味包由陳與尋聯合眾多廚師獨立調制,專門開設1~3條生產線以滿足生產需求,每一款單品的單日產能可達12萬~15萬瓶。“由于所有的核心香料秘方均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所以即使有產品書,也不擔心會被剽竊。這就是禧寶制研公司的高壁壘,市場上不會出現同樣的味道。因為他們只能模仿表面,模仿不了靈魂。”陳與尋說。
當前,禧寶制研公司已經準備好了4款單品,分別是3月下旬面世的藤麻鮮椒醬、斷魂魔椒醬和4月下旬面世的山筍牛腩醬、野山純筍醬。陳與尋給每一款辣醬都寫了一句標語:藤麻鮮椒是“一勺入魂”,山筍牛腩是“走火入魔”,斷魂魔椒是“撕心裂肺”,野山純筍是“唇槍舌戰”。
“我想通過這些簡單的標語,把產品規劃和用戶畫像體現出來。”陳與尋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