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后來養個狗子叫‘兒子,現在‘兒子又升級成了‘主子。”雖然是一句調侃“鏟屎官”的話,但與真實情況十分貼切。不少“鏟屎官”自嘲:寵物光寵已經不夠了,得“供著”。既然得“供著”,那必定是吃得精、穿得好,娛樂休閑也必不可少。因此,和寵物相關的產業迎來了“好時代”。
寵物與“鏟屎官”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們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變得愈發強烈。根據CBNData《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2019年,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5年里同比增長43.9%。近些年,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空巢老人、丁克家庭日漸增多;“996”工作制下的年輕“打工人”為了自己的人生奮斗、打拼,忙碌到沒時間戀愛、結婚。為了排解孤獨感、增添生活樂趣,他們把寵物當作陪伴自己的家庭成員,寵物逐漸成為情感寄托。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37.1%的受訪者將寵物看成朋友,超過四成的受訪者把寵物當親人,這種情感需求直接推動了寵物經濟的發展。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將近70.0%的中國消費者曾經養過或現在正在飼養寵物,而10.8%的消費者目前正在計劃養寵,另外有4.8%的消費者正在體驗“云養寵”。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超七成養寵人士是出于對小動物的喜愛而飼養寵物,但還有不少喜愛寵物的人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飼養寵物。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不少人在養寵的同時,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養寵的經歷以及照片等內容,使得一些無法養寵的人群也能體驗到“云養寵”的樂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甘愿成為“鏟屎官”。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80后、90后人群占比分別達到了46.3%、20.3%。中國城鎮養寵人群收入較高,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占比約為三分之一,且養寵人群呈現高學歷特征,教育程度在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的養寵人群占比分別為59.5%和5.7%。養寵人群特征一定意義上彰顯了寵物主可觀的消費潛力。
有別于目前已養寵物但消費力尚未發揮完全的藍海人群,寵物經濟新藍海人群主要由新寵物主/潛在消費者和下一代養寵人構成。愛寵人群將成為寵物經濟的潛在消費者。同時,隨著人均GDP的提升,新寵物主的人數將會大幅提升。億歐智庫認為,這些新興群體更易進行情感需求階段的消費。從企業角度看,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能力是抓住這類群體的較好方式,如訂閱制的銷售渠道創新以及跨界聯動的品類創新。
萌寵經濟擁有廣闊未來
中國寵物市場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逐步解禁的養寵政策和西方寵物品牌的進駐開啟了我國寵物行業的發展。那時,人們已經有寵物的概念,但仍處于萌芽階段。21世紀后,我國寵物的數量快速增長,寵物不僅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啟蒙了萌寵經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21世紀初以來,寵物市場逐漸形成產業鏈形態發展——從上游產品到下游服務,包括寵物的食品生產基地到其飼養、醫療、美容等。
寵物行業上市公司也就是那么零星的幾家而已,且都以寵物食品醫療為主,其他領域少有涉及。由此可見,寵物市場前景一片廣闊。中國的寵物市場發展并不完善,很多和寵物相關行業存在大量的空白。
寵物市場規模在過去10年里迅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0年—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由134.4億元增長至727.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近20%,增速高于全球。2020年,美國寵物消費市場占全球比重為41.1%,排名第一,中國占比8.1%。中國寵物飼養率和單只寵物年消費金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未來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達到21210元,較上一年略微下降1.6%。在中國國民經濟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寵物經濟正風生水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將達到5928億元。
細分市場蓬勃發展
在寵物經濟的帶動下,寵物用品細分領域市場隨之興盛起來。
歐睿數據顯示,寵物食品行業是寵物經濟中消費占比最大的行業,2019年—2020年全球寵物食品消費占比均超過70%。從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來看,2010年—2020年,中國寵物食品消費額逐年上升,2020年中國寵物食品行業規模約為440.5億元,同比增長23.8%。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寵物食品細分市場中,2020年寵物主糧、寵物零食消費和寵物保健品消費分別占到整體的65.63%、32.54%和1.83%。寵物食品銷售渠道方面,2019年,電商銷售占比約為50%,寵物店占比約為30%,商超渠道約為10%。寵物食品銷售渠道以電商渠道及寵物店為主。
寵物用品市場將進一步擴大。《2021年上半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到2024年,中國寵物用品市場將達到443.7億元,同比增長8.9%。隨著企業自主設計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的增強,一批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寵物特色產品成為帶動寵物市場發展的增量。寵物用品的功能性將愈加豐富,更多產品將以解放“鏟屎官”雙手為目的,為“鏟屎官”帶來更便捷、更智能的養寵體驗。清潔護理類產品的市場需求最大,但增速緩慢;寵物智能設備的需求和成交量增速最快,但目前成交體量較小。
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加,未來寵物醫療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預計2021年中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將增至2670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寵物醫院市場規模約為202億元,2023年預計達到376億元。億歐智庫認為,未來寵物醫療的診斷標準和流程將會逐步規范化,行業巨頭的整合將會促使寵物醫療的入行門檻提高。
行業發展呼喚專業人才
雖然目前寵物經濟處于探索期,但仍已達到千億元級規模。億歐智庫調查發現,62%的寵物主需要近距離了解產品,58%的消費者需要店內協助服務。因此,伴隨消費需求升級以及市場規模擴大,人才專業化需求將增加。
寵物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決定著寵物行業發展的好壞,要想適應行業的發展,就必須注重寵物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目前已有高校設置了寵物行業相關專業,多層次、全方位培養寵物行業的專業人才,加強在校學生理論教育及實踐操作能力培育。部分學校還專門為在職人員及社會人員提供靈活多樣的培訓課程、專業技能培訓及考證培訓等,多方位的人才培養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這類人才培養學校或者機構數量仍十分短缺。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分城市寵物行業從業人員中,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不足15%。寵物行業從業人員培訓教育行業仍處于藍海,且寵物市場急速膨脹,但是相應政策遲遲未能到位。依照目前趨勢來看,未來極有可能由寵物行業發展倒逼政策出臺,從而促進寵物從業人員專業化、高水平化。寵物行業從業者的社會地位與福利待遇也會得到相應提升,屆時相關培訓教育行業才可能迎來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