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司法廳聯合召開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省“依法治農、依法興農”十大法治案例新聞發布會,會議發布了由各地有關部門申報,先后通過網絡評論和專家評審,最終遴選出來的10個典型案例,涵蓋鄉村治理、農業綜合執法、涉農領域司法審判、農業農村法律服務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卿足平介紹,黨的十九大以來,聚焦解決長期制約農業農村立法、執法和鄉村治理等領域的老大難問題,四川部署實施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系全局的改革舉措。去年7 月,四川省正式從省級層面開始成立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農業農村廳農業綜合執法監督局,不僅充實了執法力量、統籌了部門執法職能,也實現了相關執法標準的統一、推動了執法力量和重心下沉,避免了過去農業農村部門執法中“既當警察也當法官”和“缺兵又缺餉”的尷尬局面。
卿足平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四川省以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為突破口,以強化涉及農違法案件打擊力度為重點,以加強農業普法宣傳為抓手,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筑牢“三農”工作法治保障。全省涉農重點領域立法、行政權力規范運行程度、涉及違法案件打擊力度和學法普法用法工作進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為四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記者從會上獲悉,邁入“十四五”,四川正面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等任務,這對“依法治農、依法興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四川將不斷完善地方立法、積極開展法治試點、提升依法履職效能、規范職能部門權力運行機制。
圍繞立法,四川省將重點推動《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管理條例》《四川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三個地方性法規出臺;完成《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辦法(修訂)》《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修正)》《四川省生豬生產管理辦法》等省級地方法規規章的調研論證;研究制定《農業農村廳立法工作規程》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法規規章草案起草機制。
同時,四川還將在依法履職效能領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業農村業務主管處室或單位依法決策機制,規范決策流程,提升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修訂完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進一步規范農業農村行政執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