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可偉
(中共四川省南江縣委,四川南江 636600)
南江縣是中國工商銀行自1995年開始定點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4月正式脫貧摘帽。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助力加快鄉村振興,中國工商銀行依托當地特色資源南江黃羊持續探索發展路徑,形成了“工行支持+大戶主體+群眾參與+政府督導”的鄉村產業振興新模式。
2016 年起,中國工商銀行先后向南江縣無償捐贈600 余萬元,用于實施“借羊還羊”與“托管代養”相結合的南江黃羊產業扶貧項目。截至2019年初,項目共向貧困群眾發放了4 048 只南江黃羊能繁母羊,幫助1 000 多戶貧困群眾通過產業脫貧。南江黃羊產業扶貧模式對于推進南江縣脫貧摘帽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評為首批“全球減貧最佳案例”。目前,南江黃羊品牌價值已達40多億元。

筆者獲全國脫貧攻堅獎
南江縣脫貧摘帽后,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為保持幫扶政策延續性,進一步鞏固拓展扶貧成效,中國工商銀行駐南江扶貧組對南江黃羊產業幫扶情況開展了深入調研。脫貧攻堅期間扶持對象主要為貧困戶,面寬量大,到戶的幫扶資源對于幫扶困難群眾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距離幫助群眾致富還有差距,群眾加快致富的愿望強烈。工行定點扶貧組與地方農業、扶貧等部門研究后,逐漸把扶持對象擴大到產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一系列新措施扶持大戶養殖南江黃羊能繁母羊1 500 余只,通過聯動扶貧機制等措施幫助群眾持續增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加強保障。
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自主發展是產業成功的關鍵。為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參與鄉村產業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工商銀行駐南江扶貧組協調建立鄉村產業振興“七方聯動”機制,按照“工行+政府+村集體+龍頭企業+產業大戶+保險+群眾”的模式,進一步厘清各方職責,明晰產業幫扶項目利益聯結機制,激勵各方主動投身鄉村振興一線實踐。
工商銀行作為捐贈方,牽頭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對規劃實施的產業項目進行動態監管,持續創新總結產業扶貧經驗。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開發局等政府部門作為主管部門,對產業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負責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控等指導,及時驗收并進行常態監管,同時對資金使用及項目效益發揮進行監管和評估。鄉鎮作為具體實施者,負責做好項目實施具體規劃,按照工行幫扶資金使用要求和產業項目實施要求推進項目實施,牽頭建立健全并長期嚴格落實項目“減貧帶貧”機制,進行日常養殖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控。龍頭企業負責以市場價供應南江黃羊優質能繁母羊,并提供售后服務和技術保障,同時指導大戶提升養殖能力。產業大戶負責按照規范要求養殖黃羊,承擔養殖義務和風險,第二年起購買特色農業產業保險,落實減貧帶貧機制,配合開展聯動扶貧。受益群眾可通過到大戶養殖場務工獲得收益并學習技術,有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員還可申請作為產業大戶延伸幫扶對象確保不返貧。
通過各方協調配合,實現了工商銀行獲取扶貧效益、主管部門擴大產業規模、項目鄉鎮發展產業、保險企業拓展業務、產業大戶發展壯大、幫扶群眾穩定脫貧的共贏局面,調動了各方參與項目的積極性。
在探索鄉村產業振興階段,工商銀行持續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重點。為了加強參與項目的產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在實施南江黃羊鄉村振興產業幫扶項目中,進一步優化捐贈資金投入機制,由過去全額捐贈改為工行和產業大戶分別承擔50%。實施過程中先由產業大戶全額投入項目所需資金,由項目村集體和產業大戶自行購買經檢疫合格的南江黃羊優質能繁母羊,工商銀行幫扶資金后期根據大戶養殖實際情況予以補貼,確保捐贈資金精準發揮效益。



如何讓參與項目的各方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工商銀行駐南江扶貧組創新建立了產業幫扶項目共管賬戶機制。項目實施前由鄉鎮人民政府與產業大戶到銀行開立共管賬戶,產業大戶與種養提供企業簽訂協議后將購羊資金全額存入共管賬戶,依據資金存款憑證,產業大戶到供羊企業挑選優質能繁母羊,經檢疫合格后運送到產業大戶指定圈舍。黃羊養殖滿一個月后,由工商銀行定點幫扶工作組牽頭對養殖情況進行評估,養殖情況良好,且經產業大戶認定種羊提供企業服務到位、種羊質量好,方可將共管賬戶中50%的購羊款支付給龍頭企業。
為確保項目穩定運行,避免養好養壞一個樣,防止羊只被私自出售或隨意宰殺,項目建立了養殖考察期制度,由鄉鎮、村和養殖大戶簽訂協議,明確前三個月為養殖考察期,考察期結束后大戶方可申請項目驗收和報賬。考察期結束后由工商銀行扶貧組牽頭組織開展項目考核驗收,對于養殖情況不佳、減貧帶貧機制不健全,執行不到位的,延長一個考察期,三個月后再次組織驗收,對仍然不合格的取消項目資格。產業大戶通過養殖考察期后,工商銀行將50%購羊資金以及首年保險、運輸、檢疫、售后等項目服務費支付給種羊提供企業。
為進一步夯實大戶主體責任,保障項目長效運行,約定半年內產業大戶不得出售項目種羊所繁殖的羊只,如被舉報私自出售,將追回已撥付的購羊資金補貼,同時將共管賬戶中另外50%購羊款轉入龍頭企業賬戶。黃羊進場半年后,工商銀行定點幫扶工作組將組織對項目進行回訪,若大戶養殖情況良好,經各方認可后,方可解除對共管賬戶中另外50%購羊款的約束管理。
產業有規劃,才能持續發展壯大。中國工商銀行主動對接縣內產業規劃布局,重點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新型經營主體申報項目。接到申報后,由縣農業農村局根據項目申報村載畜能力、養殖能力等綜合評估后,確定項目實施村,在項目實施前由各方簽訂協議,再由工商銀行駐南江定點幫扶工作組與縣扶貧開發局、縣農業農村局、項目所在鄉鎮簽訂項目協議,明確各方權責,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為避免“扶富不扶貧”,參與項目實施的產業大戶需建立減貧帶貧機制,配合中國工商銀行開展聯動扶貧,方式包括為有致貧風險的群眾捐贈農資,為有特殊困難的群眾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每個大戶聯動扶貧每年需惠及10 戶以上群眾,3 年內應將不低于工商銀行資助額的資金及上年度本項目養殖利潤的50%用于聯動扶貧,確保持續惠及需幫扶的群眾。
為防范養殖風險,進一步完善項目保險機制,明確第一年度特色產業保險由種羊提供企業負責購買,第二年起保險由產業大戶自行購買,約定養殖考察期內保險理賠金歸種羊提供企業所有,后期理賠金歸產業大戶所有,保險理賠資金必須用于補欄,同時約定項目羊出售后,需及時補欄確保項目持續運行。
為確保農業產業真發展、能見效,加快實現產業振興,工商銀行還依托自有的“融e 購”電商平臺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打通產業幫扶最后一公里,通過“自己買”+“幫助賣”,讓南江黃羊深加工產品鏈進入全國大市場。工商銀行各分支機構將南江黃羊系列產品納入集團采購名錄,通過“春暖行動”“金秋行動”等消費扶貧活動,發動員工和客戶,組織工會、食堂等大批量采購,真正讓農產品變商品,實現全產業鏈幫扶。
中國工商銀行探索實施的南江黃羊產業振興新機制,有效解決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政策銜接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一大批產業大戶提升了發展潛力和帶動能力,穩固了脫貧成效,加快了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