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
近年來,南京市雨花臺區人大常委會將實施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作為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和監督權、發揮代表作用的實踐創新,推動民生實事工作從“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轉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轉變觀念,構建民生實事工作嶄新格局。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可以將重大民生工程列入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的要求,2019年初,在區人代會上首次由代表投票產生了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實行民生實事票決制,有利于發揮人大作為根本政治制度的優勢,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匯聚民心民力。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協助區委制定了民生實事重點項目票決工作的意見,構建了“群眾提、代表決、政府辦、人大評”工作新格局。三年來,代表先后投票選出30件122項年度重點民生實事,涉及教育、醫療、交通、環境、安居、養老、就業等方方面面,民生實事項目資金支出安排逐年增加,分別達39.3億元、40億元和49.2億元,實現了政府決策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高度融合,群眾關心的安置房建設、環境整治等工作推進有力,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打造閉環,構建民生實事工作有力保障。將“閉環思維”引入票決工作當中,形成了“項目征集、大會票決、跟蹤督辦、評議反饋”的工作閉環,使代表和群眾真正成為民生實事項目的參與者、決策者、監督者和最終受益者。
搭建渠道,深入了解民之所需。為了準確把握群眾需求,每年9月區人大常委會會同政府通過“我的南京”、政府官網、“金陵微雨花”、人大“一網雙微兩終端”等融媒體同步發布公告,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建議,并通過“征集民意社區行”、代表座談會等形式面對面了解群眾訴求,三年來累計收到意見6500 余條。建立駐區三級代表集中接待選民日和代表進政務中心的活動機制,本屆以來共有各級人大代表1059 人次參與活動,接待選民9487人次,區、街兩級在協調解決2700余件群眾反映問題的同時,并理出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訴求124項作為民生項目線索。
規范程序,實現科學民主決策。區政府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嚴格開展項目初審工作,聚焦民生痛點堵點,將“群眾關注高、社會效益好、資金有保障、年度能完成”的項目匯集形成代表票決項目庫,并安排專項資金予以保障。同時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相關代表和專家對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普惠性和區域平衡協調性等方面進行審查論證,并在人代會上向代表進行說明,明確每個候選項目的名稱、背景、投資、效益等要素。最終,經代表差額票決確定年度10 件重點民生項目,交政府辦理實施,充分體現了從“小切口”辦“大民生”的工作理念。

條塊結合,強化跟蹤督查保障。為了保障民生實事項目的有效落地,區人大常委會與政府構建了“點線面”合一的監督保障體系。區政府為每個項目制定了實施計劃和工作推進流程圖,并在政府大樓門廳公布推進情況“紅黑榜”,實施“掛圖作戰”。項目牽頭部門每月匯總一次推進情況,政府主要領導每季度召開一次民生實事項目工作推進會,及時分析影響項目推進的制約因素,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區人大常委會也專門制定了“條塊結合”的監督工作計劃,人大領導牽頭抓總、分片包干,各委室與實施部門密切聯系,街道人大工委組織代表、群眾和新聞媒體定期開展督查調研,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也以代表身份參與其中,構建了全方位的監督推進機制。
立足實際,建立科學考評體系。為了交出讓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區人大常委會建立了“一評估一測評”的評價機制。在民生實事項目辦結時,組織以人大代表、專家為主的評估小組,進行終期評估;在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專題聽取項目完成情況報告并進行滿意度測評;在人代會上向全體代表書面報告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為了提高群眾對民生實事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區政府委托第三方機構,采取入戶調查和隨訪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滿意度調查,全區民生工作綜合滿意度達到92.3%。
凝心聚力,推動民生實事工作長效發展。實踐中我們感到,實施民生實事票決制需要把握四個關鍵:一要堅持黨的領導,區委轉發《區人大常委會關于推行民生實事重點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意見(試行)》,建立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實施、公眾參與、社會協同的運行機制,為票決工作取得實效提供了保證。二要廣泛吸納民意,充分匯聚民智,充分動員代表和群眾有序參與,強化代表主體意識,切實調動代表的積極性、主動性。三要立足人大職責,完善工作機制,規范運作程序,保障票決工作環環相扣、有效運行。四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建立財政資金保障與測評結果運用機制,確保能將好事辦好、難事辦成。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職、勇于擔當,以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工作為重要抓手,切實擔負起人大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責使命,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有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