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蘇高院來了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人大代表,他們不僅視察了訴訟服務中心,旁聽了一起減刑案件視頻庭審,并對法院全面推進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和一站式多元解紛贊不絕口。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绷暯娇倳浀脑捳Z擲地有聲。而做到這一點,除了法院深化高質量司法實踐,檢察院切實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責外,人大的支持和監督亦不可少。
多年來,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全力出擊,寓支持于監督中,圍繞關系司法制度運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及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司法問題選題,加強對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監督。如頒布《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聽取并審議“兩院”工作報告,開展視察調研、組織人大代表參與庭審……把工作監督與法律監督、綜合監督與專項監督、初次監督與跟蹤監督有機結合,確保“監在點子上,督在要害處”,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
201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頒布實施,該法首次確立了司法行政機關選任、人大常委會任命、法院使用的工作機制,明確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由司法行政機關牽頭負責。
人民陪審員制度作為人民群眾參與司法的直接形式,被譽為公民在法院中的“眼睛”和“耳朵”,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對提高審判透明度、加強審判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選任出敢說會說能說的陪審員隊伍至關重要。南京市浦口區人大常委會積極對人民陪審員工作進行監督,選出的人民陪審員,不僅涵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村(社區)等社會各行業和階層,而且陪審員的政治素質過硬,文化程度很高。

淮安市漣水縣人大常委會圍繞“搖號抽選”“考核政審”“宣誓任命”等關鍵程序,選出人民滿意、真陪善審的人民陪審員。來看具體做法:漣水縣人大常委會通過走訪調研、考察政審等多輪篩選,從101 名候選陪審員中優中選優、精中選精,選出47 名人民陪審員,淘汰率達53%。對有錯誤言論、非法信訪、不贍養老人等情況的候選陪審員一票否決,注重候選陪審員化解矛盾和處理民生實事的能力,注重選任的年齡、學習、工作等結構化調整。
為避免出現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現象,漣水縣人大常委會還嚴把監督審核關,隨機抽取候選人與隨機確定人選,派駐專門人員參與監督,確保公平公正公開。“人民陪審員為庭審帶來‘人民的聲音’,讓司法工作更接地氣?!笨h人大內司委主任胡建明說道。
人民陪審員選任事關法律的公平正義,事關百姓的安居樂業。不僅是南京、淮安,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都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在司法監督工作中發揮扎根百姓作用,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
旁聽庭審,代表提出有效建議16件。觀摩執行,代表評議意見21件,18名代表定期“駐院”監督,100余名代表參加聯絡法院活動……這份出色的成績單來自連云港市灌云縣人大對促進司法公正的執著堅守。去年以來,灌云縣人大通過對縣法院工作常態化開展“嵌入式”監督,讓人大監督視角始終貫穿于人民法院司法服務全過程,踏出了司法監督新路子。
如何把監督工作落到實處,“督”出效果?灌云縣人大筑基匯力,深“駐”法院監督,成立了“縣人大代表駐法院工作室”,建立起“監督司法工作代表資源庫”。每年從資源庫中輪流安排18 名代表定期參加工作室“駐院”監督活動,收集群眾對法院工作和法官審判方面的意見建議,對涉訴群眾反映問題“三單”制處理,“包括以群眾意見整理單、向主任會議報告單、轉法院交辦單,形成了完善處理流程機制,確保涉訴問題及時有效處理和反饋?!笨h人大常委會監察和內司委主任陳書培說。
為促進審判公正,灌云縣人大在“嵌入式”監督中還采取“旁聽庭審+座談評議+專題匯報”三結合的方式,保證代表聽而“有為”。搭建了集約化直聯平臺、信息化點閱平臺,讓代表更加直觀了解法院工作,“現場”監督審判工作。開通“線下線上”聯絡通道,采取“分級分片、定向結對”模式,建立法官與人大代表定人定向聯絡制度。
“代表駐法院工作室”自建立后,接待5 起群眾來訪,其中,涉訴群眾李芹要求法院執行某局未支付工程款一案,在人大與法院溝通后得到很好的解決。有律師資格的孫澤清代表感慨:“以前人大邀請代表監督,只是提提意見,現在人大代表定期駐法院工作室開展監督活動,把代表監督融入到法治建設中,切實發揮了我們的作用,也增強了我們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啊。”
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推進,灌云縣人大監督審判工作與時俱進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h人大常委會主任汪輝說,“監督無止境,‘嵌入式’監督法院工作僅僅是開局。下一步,將推廣至檢察院、公安局,努力讓司法公正的陽光撒向每一個角落!”
工作做得好不好,權力用得對不對,監督好用權之人很重要。過去,人大對法官、檢察官的監督停留在通過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任前見面和聽取擬任職發言等形式,對任命后的履職情況沒有硬性監督依據和標準。我省各級人大積極探索新路徑,將人大監督由工作監督擴展至對人的監督,充分發揮“兩院”及“兩官”依法履職擔當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彰顯了人大在監督中不缺位、不越位。
“知道我們的來意嗎?”每當這時,“兩官”們的回答都十分堅定:“接受人大監督是法定責任和義務?!毙熘菔腥舜蟪N瘯敝魅卫钣窬甑绞兄性?、市檢察院調研走訪,與履職報告人員見面時都會問上一句。對于徐州市人大來說,已經第二次開展法官、檢察官履職評議工作。從2019 年起,市人大將“兩官”監督工作延伸到任命后,以此推動公正司法,并在全社會引起積極反響,取得良好效果。
通過兩年多的實踐,“兩官”履職評議工作漸入佳境,效果初顯,既補齊了任后監督短板,也實現人大監督與人民期盼的有效對接,為人大司法監督提供了有效載體,增強了司法監督實效。張新茹自豪地說,市人大開展“兩官”履職評議工作,吸引了省內外多地人大前來學習交流。下一步,將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將這項工作推向深入。
如何在強化對司法部門工作監督的同時,又不過多干擾司法活動,真正實現寓監督于支持?南通市通州區人大也有自己的探索——以規范化建設為抓手,結合基層人大工作實際,制定了“兩官”履職報告、司法案件報備等七項工作制度,構建了具有通州特色的“1+7”監督模式。這不僅破解監督中的難點、盲點,而且形成對司法人員、司法活動、司法過程的全覆蓋、立體式監督,為實現公平正義發揮保障制度作用。
數據統計,通州區人大先后組織40余名法官、檢察官參加法律考試、任前法律談話、簽訂任職承諾書,組織30 余名“兩官”向常委會述職,通過對司法人員任前任中任后的監督,不斷強化人大意識、法治意識和履職意識。

破解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脫節現象,讓人大對司法工作的監督和檢察院法律監督有效銜接;探索打通執行難“最后一環”;從線下監督延伸到線上監督、指尖監督,形式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有質效……我省各級人大積極呼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持續關注和支持司法工作,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道路上,始終昂首闊步,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