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泉,謝蕾,張鵬飛,邢張溪,胡敏,余洪
(武漢工程大學 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椰殼活性炭[細度(-200目)≥96%],主要指標見表1。(使用前用去離子水清洗后,106 ℃下烘24 h后備用);鹽酸、氫氧化鈉、五水合硫代硫酸鈉、氨水、過氧化氫、氯化鉀、碳酸鈉、硝酸、碳酸氫鈉、三聚氰胺等試劑均為分析純;金粉(≥99.999%),阿拉丁試劑;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SHZ-C水浴恒溫振蕩器;MYP11-2A磁力攪拌器;FL-1可調式封閉電爐;UPH-I-10T優普超純水器;FA224電子天平;DHG-907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SHZ-D(Ⅲ)循環水式真空泵;SB25-12DTDN超聲波清洗機;PHB-4便攜式pH計;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ER-35F型電熱恒溫加熱板;ESCALAB 250Xi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


圖1 活性炭氧化-熱活化氮摻雜改性原理
1.2.2 實驗方法 稱取5 g活性炭加入到100 mL濃度4 mol/L的雙氧水溶液中進行氧化改性。取3 g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加入到50 mL含有氨水或三聚氰胺的溶液中,進行氮摻雜。最后在900 ℃的真空條件下進行熱活化,洗滌、過濾、烘干后,得到氮摻雜活性炭。
1.4.1 氧化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測定 采用Boehm法測定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稱取改性后的活性炭1 g三份,加入25 mL 0.1 mol/L的NaOH溶液,在25 ℃下恒溫振蕩24 h。過濾,加入適量的稀鹽酸,50 ℃水熱脫除CO2后,以酚酞為指示劑,用0.1 mol/L NaOH溶液反滴定。根據NaOH消耗,計算出酸性官能團的總量和相應官能團的含量。
1.4.2 氮摻雜活性炭表面元素表征 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XPS)對氮摻雜活性炭熱活化前后表面元素種類和各元素價態、含量進行表征。
活性炭具有發達的微孔結構,氧化活性炭可以對其表面孔隙作用,孔隙被燒蝕或者坍塌,結構發生變化,氧原子和氫原子吸附于缺陷位,就形成各種含氧官能團,包括羧基、羥基和內脂基[13]。采用雙氧水對活性炭進行氧化改性,不僅可以增加活性炭表面的含氧酸性官能團,還可以改善活性炭的親水性和對極性物的親和力。本文通過測定氧化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生成的酸性官能團含量,從而確定氧化改性的最佳條件。
2.1.1 改性時間的影響 氧化改性H2O2的濃度定為2 mol/L,改性溫度為25 ℃,改性時間對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官能團的含量的影響見圖2。
由圖2可知,H2O2氧化改性活性炭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增加,表面酸性官能團的含量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當改性時間為1 h時,改性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官能團含量最大,為0.529 mmol/g。
H2O2改性效果溫和,開始氧化時,活性炭上的缺陷位較多,一段時間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團增多,相鄰官能團之間發生水解和酯化反應,導致羧基官能團含量減少。隨著時間增大,氧化程度增大,活性炭表面羥基進一步氧化生成羧基[14],因而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隨著時間先增大后減小,再逐漸上升趨于平穩。隨著改性時間的增加,H2O2的消耗將增加,故選擇改性時間為1 h。

圖2 H2O2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
2.1.2 雙氧水濃度及改性溫度的影響 氧化改性時間為1 h,H2O2濃度、改性溫度對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的影響見圖3。

圖3 氧化改性溫度及雙氧水濃度對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H2O2濃度增大,活性炭的酸性官能團含量先增加到一個峰值,然后再逐漸下降趨于平穩。在改性溫度為55 ℃,H2O2的濃度為4 mol/L時,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有最大值0.705 74 mmol/g。H2O2濃度為4 mol/L時,氧化改性的效果最好。
H2O2氧化活性炭時,隨著改性溫度的升高,氧化越強,改性效果越好。在較高的溫度下,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結構可以更快的發生缺陷,氫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吸附于缺陷位,但是溫度過高會破壞活性炭的表面結構,灰化程度增大,所以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隨著溫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溫度保持在較高水平時,H2O2濃度增高,對活性炭的氧化就越強,反應速率增大,羥基也會進一步氧化為羧基。當H2O2濃度增大到6 mol/L時,相鄰的羧基發生脫水反應,相鄰的羧基和羥基發生酯化反應形成內脂基,降低表面羧基含量。由此得到H2O2改性活性炭的最佳條件為H2O2的濃度為4 mol/L,改性時間為1 h,改性溫度為55 ℃。
2.2.1 未熱活化氮摻雜 選取氨水和三聚氰胺作為氮源,對氧化改性活性炭進行氮摻雜,氨水濃度分別為1,3,6 mol/L;三聚氰胺(C6H6N6)含量分別為0.016,0.063,0.127 mol/L(三聚氰胺溶劑為甲醇),氮摻雜后均未進行熱活化,結果見圖4。

圖4 氮摻雜活性炭對金的吸附量(未熱活化)



圖5 氮摻雜活性炭對金的吸附量(熱活化)
2.2.3 熱活化溫度實驗 氧化改性后的活性炭,在氮摻雜條件為:氮摻雜溫度為25 ℃,時間為2 h,三聚氰胺含量為0.016 mol/L下,氮摻雜活性炭分別在400,600,800,900 ℃下進行熱活化,活化時間定為2 h。改性活性炭吸附效果見圖6。

圖6 氮摻雜熱活化溫度對活性炭吸附金的影響


圖7 氮摻雜熱活化時間對活性炭吸附金的影響
由圖7可知,隨著活化時間的增加,活性炭對金絡離子的吸附量先增加后下降,在活化時間為2 h時有最大吸附量547.12 μg/g。熱活化時間的增加,可以增強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結構,讓氮元素在活性炭上分布更均勻,產生更多有利于吸附的含氮官能團。但過長的活化時間會破壞活性炭的孔隙,導致結構坍塌,產生過多灰分,影響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2.2.5 氮摻雜時間的影響 氧化改性活性炭采用三聚氰胺進行氮摻雜時,其他條件不變,改變活性炭氮摻雜的時間,摻氮活性炭在900 ℃下熱活化2 h并對金進行吸附,結果見圖8。

圖8 氮摻雜時間對活性炭吸附金的影響


圖9 氮摻雜活性炭熱XPS全譜圖

圖10 氮摻雜活性炭熱C 1s的XPS譜圖

圖11 氮摻雜活性炭熱N 1s的XPS譜圖

圖12 氮摻雜活性炭熱O 1s的XPS譜圖
由圖9和表2可知,氮摻雜活性炭熱活化前后主要元素為C、N和O。熱活化后,活性炭中C元素相對含量減少,N、O含量升高。其中,N元素通過熱活化后,相對含量從1.48%升高到6.66%,得到顯著提高。這主要是由于在900 ℃下熱活化過程中,部分C元素發生了灰化,使得N和O元素相對含量升高。

表2 氮摻雜活性炭熱活化前后表面XPS分析結果[21-24]


(1)最佳的氧化改性條件為:H2O2濃度為4 mol/L, 改性溫度為55 ℃,改性時間為1,此時改性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團含量有最大值 0.705 74 mmol/g。
(2)經過熱活化后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比未熱活化的活性炭效果好。熱活化溫度為900 ℃,活化時間為2 h時,氧化-熱活化氮摻雜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