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新辦就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強大支撐。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4%,較2012年增長14.6個百分點。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快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行動,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大力推動新時代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著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積極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堅強保障。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國管局近日印發《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礦(共伴生礦)、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農作物秸稈等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新增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同時,提出綜合利用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建立、綜合利用制度基本完善、協同發展模式不斷創新和示范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等5個方面目標。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于今年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引導鋼鐵企業摒棄以量取勝的粗放發展方式,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鋼鐵去產能“回頭看”將重點檢查2016年以來各有關地區鋼鐵去產能工作開展及整改落實情況,分為自查自糾、現場檢查、總結報告三個階段進行。2021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將在鞏固提升鋼鐵去產能成果基礎上,在保持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重點壓減環保績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藝裝備水平相對落后企業的粗鋼產量,避免“一刀切”,確保實現2021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六五環境日宣傳工作的通知》。2021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堅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通知》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緊扣今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用好中國生態環境吉祥物、六五環境日主題標識和主題歌曲等標志性元素,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綠色低碳的宣傳體驗活動。要大力倡導生態環保理念,宣傳推廣《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加大先進典型的宣傳選樹力度,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助推形成生態環境治理全民參與的行動體系。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工作方案》,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清潔能源消納情況綜合監管。本次綜合監管以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為目標,督促相關地區和企業嚴格落實國家清潔能源政策,優化清潔能源并網接入和調度運行,規范清潔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及時發現清潔能源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清潔能源得到高效利用。綜合監管聚焦六個方面內容:一是清潔能源消納主要目標完成和重點任務落實情況;二是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情況;三是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并網接入情況;四是清潔能源優化調度情況;五是清潔能源跨省區交易消納情況;六是清潔能源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