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陳向國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年會于3月21日晚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韓正指出,中國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習近平主席已向全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態度是堅決的、行動是有力的。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積極參與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各國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需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盡管這是一場硬仗,但中國一定會踐行承諾,采取有力舉措,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轉變用能方式,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打仗離不開糧草和資金的支持。打贏“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離不開綠色金融。在本次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介紹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及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的情況。
近年來,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約合2萬億美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約8000億元(約合12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易剛說,“我國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對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認為,在碳中和約束條件下,有兩個方面的任務格外緊迫。
第一,實現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資,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資支持。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資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測算,規模級別都是百萬億人民幣。這樣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場資金彌補。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和激勵金融體系以市場化的方式支持綠色投融資活動。
第二,氣候變化會影響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需要及時評估、應對。國際研究普遍認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極端天氣等事件增多、經濟損失增加;同時,綠色轉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資產價值下跌,影響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一方面,會增加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進而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另一方面,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空間和傳導渠道,擾動經濟增速、生產率等變量,導致評估貨幣政策立場更為復雜。這是在維護金融穩定、實施貨幣政策上面臨的新課題。
易剛說,圍繞這兩個方面的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把綠色金融確定為今年和“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點工作。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綠色金融標準是識別綠色經濟活動、引導資金準確投向綠色項目的基礎。中國人民銀行在2015年、2018年分別制定了針對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的標準,即將完成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刪除化石能源相關內容。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與歐方共同推動綠色分類標準的國際趨同,爭取年內出臺一套共同的分類標準。


二是強化信息報告和披露。目前,銀行間市場綠色金融債已經要求按季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同時金融機構需要報送綠色信貸的資金使用情況和投向。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推動在已有試點的基礎上,分步建立強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蓋各類金融機構和融資主體,統一披露標準。
三是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納入氣候變化因素。金融穩定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研究在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中,系統性地考慮氣候變化因素。貨幣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過優惠利率、綠色專項再貸款等支持工具,激勵金融機構為碳減排提供資金支持。外匯儲備投資方面,將繼續增加對綠色債券的配置,控制投資高碳資產,在投資風險管理框架中納入氣候風險因素。
四是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應對氣候挑戰。中國金融機構在積極行動。工商銀行把環境與社會風險合規要求納入投融資全流程管理。中國銀行正在研究開展環境風險壓力測試。此外,近期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碳中和債,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清潔能源等項目。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指導試點金融機構測算項目的碳排放量,評估項目的氣候、環境風險,已按季評價銀行綠色信貸情況,正在研究評價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的業績。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在我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發起G20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并擔任聯合主席,為凝聚綠色金融國際共識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G20主席國意大利重啟研究小組,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共同擔任聯合主席,將與意大利、美國和其他G20成員加強協調,討論制定推進可持續金融的總體路線圖,推動各方就信息報告和披露、綠色分類標準等需要加強國際協調的重點議題進行討論。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在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邊機制下深化國際合作,繼續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綠色金融能力建設,增強他們支持自身綠色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總體看,金融體系可以在支持綠色轉型、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更加積極主動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支持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易剛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