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延立(安福縣農業農村局)
安福縣地處贛中西部,具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有巍巍的武功山,有流水潺潺的瀘水河,有充沛的雨水,有稻穗飄香的田園風光。如何依托綠水青山將安福山水轉變成“金山銀山”,把田園生態之美轉化為農民實實在在的財富?縣委、縣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后,找準了“藥方”:依托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以中藥材為主的大健康產業,樹立“安福名片”。
2019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指示“要聚焦主導產業,鑄鏈、補鏈、強鏈,做優做強做大中醫藥等產業,力爭打造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鍛造中藥材“安福名片”,恰逢其時。
新機遇到來,不可錯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治療方案因其治愈率高和低后遺癥等獨特臨床價值,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戰略中明確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方向、產業布局、區域布局、主要任務,加快推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中醫藥產業發展面臨難得的窗口期。安福縣氣候溫和、植被豐富,孕育了非常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尤以武功山為天然的藥場,有野人參、石斛、草珊瑚、鉆山風、黃柏、烏藥、厚樸、杜仲等140 多種藥材。山區農民一直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特別是鄰近武功山的錢山、章莊、洋溪、嚴田等鄉鎮種植了不少品種的中藥材,種植高峰時期面積達3 萬余畝。既有得天獨厚的地利,又得國發展家戰略之東風,2016 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將中藥材納入到全縣八大富民產業及大健康產業建設范圍,2019 年全縣種植藥材面積已達1.5 萬畝,計劃至2022 年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到5.8 萬畝。
安福縣中藥材種植發展迅速,但是也面臨效益不高、品牌不響、種植規模小等問題需要解決。為此,安福縣積極采取措施,確保產業發展的順利進行。
加強政策引領,科學規劃。安福縣先后出臺《安福縣關于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實施意見》、《安福縣特色中藥材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安福縣龍腦樟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安福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獎補辦法》明確對發展中藥材種植給予200-600 元/畝的獎補。規劃在楓田、竹江、寮塘等東南鄉丘陵地帶建設龍腦樟產業區,在嚴田、洋溪等西鄉低山地帶建設特殊中藥材產業區,為全縣中藥材種植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發展模式,擴大規模。安福縣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對接央企、民企入贛工程,引進龍頭企業,大力鼓勵有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依托企業優勢資源,發展一批有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的中藥材產品。如鼓勵幫扶江西樟香天然冰片有限公司,在楓田鎮、竹江鄉、赤谷鄉、寮塘鄉等地開發種植龍腦樟1 萬余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龍腦樟2000 多畝,并建立以“江西北辰德天然冰片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的天然冰片加工生產基地。鼓勵發展合作社、家庭農(林)場多種形式新型經營主體,如2016 年成立的安福綠野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發展社員110 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6 戶,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種植黃精、粉防己、虎杖、鐵皮石斛、白芨、重樓、玉竹等中藥材900 多畝,年收入達200 萬元以上,年均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200 余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帶動全縣200 戶以上農戶脫貧致富,實現合作社經濟發展和貧困戶增收雙贏。
加大宣傳,強化保障。充分利用網絡、宣傳欄等各種有效載體,積極宣傳中藥材產業的獎補政策,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鄉鎮做好土地流轉和貧困戶種植、勞務用工等利益聯結工作;對在發展中藥材過程中存在資金困難的企業、合作社和藥農,優先給予惠農信貸通、產業貼息貸款等金融支持;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強化鄉鎮農(林)業技術力量,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培育龍頭,唱響品牌。選取產業基礎好、發展前景廣的安福縣鑫中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樟香天然冰片有限公司、安福綠野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作為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推動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努力打造“有機甜茶”“ 樟鄉冰片”“甜葉菊”“ 靈芝”“鐵皮石斛”等中藥材“安福名片”,通過中藥材產業發展帶動全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