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病因
(1)雞舍衛生條件差。產蛋雞的泄殖腔被病原菌污染,病菌由泄殖腔進入輸卵管。常見的病原菌有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這也是蛋雞輸卵管炎的主要發病原因。
(2)日糧搭配不合理。蛋雞日糧配方不合理,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因一味追求蛋重,日糧中添加過多的動物性飼料,導致蛋雞所產蛋蛋重過大甚至產雙黃蛋較多,造成蛋雞難產,輸卵管受損。
(3)疾病影響。雞群易發的多種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新城疫、產蛋下降綜合征、禽霍亂等,均可引發輸卵管炎癥。
(4)管理因素。管理不科學,雞群反復腹瀉,造成泄殖腔感染,從而引發輸卵管炎。對自動飲水線清洗消毒頻率低,導致細菌總數嚴重超標;飼料存放不科學,飼料受潮、蟲蛀、霉爛變質,霉菌毒素嚴重超標;雞糞清理不及時,雞舍潮濕,發生球蟲病等。以上因素是造成雞群腹瀉的主要原因。
蛋雞產蛋期遇到多種應激因素,如抓雞、免疫接種、更換飼料、突然停水,以及更換飼養管理人員,飼養管理人員進入雞舍后造成異常聲響等,都可導致雞群驚恐,產生應激造成蛋雞難產而引起輸卵管炎。
蛋雞發生啄羽或啄肛,泄殖腔受損傷;種雞在人工輸精過程中,因工人操作不規范或動作不熟練,造成輸卵管機械性損傷等。以上因素都可引起輸卵管炎。
2.臨床癥狀
病雞外表癥狀不明顯,嚴重者呆立,兩翅下垂,羽毛蓬亂,腹部隆起,觸診有時感覺腹腔內有堅實的硬物,病雞呈企鵝狀站立。蛋雞無產蛋高峰;蛋殼質量差,產薄殼蛋、軟殼蛋、砂皮蛋數量增多,蛋殼上常帶血跡;常產畸形蛋、血斑蛋、鈣斑蛋。肛門紅腫,從泄殖腔內排出輸卵管內的黃、白色膿樣分泌物,污染肛門周邊羽毛;翻肛檢查,輸卵管口有條狀或點狀的紫紅色出血。
3.預防措施
(1)加強衛生消毒管理。雞場內部、周圍環境要常清掃、勤消毒;在雞舍內部,要保證雞和糞便的徹底隔離,定期清理雞糞,及時將雞糞運離雞舍并進行無害化處理;舍內籠具、集蛋帶、房梁等地方容易沉積粉塵,要經常打掃,或使用吸塵設備及時吸塵。給雞飲用清潔衛生、符合畜禽飲用水標準的水;定期沖洗和消毒水線,一般每2周徹底沖洗一次,每月全面消毒一次,防止飲水中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大腸桿菌數量超標。選擇晴暖天氣,選用刺激性小、效果好的消毒劑,定期進行帶雞消毒。
(2)加強蛋雞的飼養管理。飼料配方要營養均衡,科學選擇飼料原料并進行合理搭配,不要過度追求蛋重,以免導致難產雞增多,輸卵管炎的發病率升高;嚴格挑選飼料原料,堅決不用霉菌毒素超標的原料,科學存放飼料原料及成品日糧,防止飼料霉變,要“少存勤進”,必要時在飼料中加入脫霉劑;加強雞群管理,嚴防各種應激因素疊加,尤其是蛋雞的開產應激和其他應激因素的疊加,如雞群出現應激反應,可以補充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等緩解;給種雞進行人工輸精時,使用的移液器要求一只雞一個滴頭,采精、輸精做到無菌操作,器械消毒要徹底。
(3)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重點做好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禽霍亂、產蛋下降綜合征等免疫控制性疾病的防控。
4.治療方法
(1)抗生素治療。可用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劑混飲,使用濃度50~100毫克/升,連用3~5天。同時添加魚肝油,可改善蛋殼質量。將100克魚肝油兌水1000公斤,供蛋雞自由飲用;也可均勻拌料飼喂,在500公斤飼料中加100克魚肝油。需要注意的是,蛋雞使用阿莫西林的休藥期為1周,在此期間產的雞蛋不可上市。
(2)中藥治療。采用大黃24克、大青葉20克、黃芩16克、連翹8克、川芎5克、益母草5克。將上藥粉碎,過40~50目篩,按0.5%~0.8%的比例均勻拌入飼料中,連喂5天。
(山東省沂水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黃學家? 郵編:27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