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春
摘 要: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而且可以提升幼兒的自主性和情緒的愉悅性。本文以《我是值日生》為例,分析其活動目標和活動流程的設計,從游戲情境、目標任務、角色互動、聚焦反饋四個方面介紹游戲的實施,并從教師的角色定位、社會領域活動的游戲化程度以及活動時間的分配三個方面提出了游戲化學習理念下幼兒園社會活動設計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游戲化學習 幼兒園社會活動 規則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1]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有三種基本活動——集教活動、一日生活和游戲,其中,集教活動一般是有教師主導,要求性較高,很難照顧到各個幼兒的興趣、愛好;一日生活是幼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體現幼兒主體地位,但愉悅性略顯不足;游戲活動既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能照顧到幼兒的自主、自發性和他們的興趣、愛好,所以,把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活動游戲化對幼兒的情緒及自主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幼兒園社會活動游戲化的意義
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幼兒與他人之間的相互聯系,幼兒與同伴討論在討論、合作的過程可以鍛煉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幼兒與同伴之間爭執和沖突的過程有利于鍛煉幼兒的解決人際沖突的能力,這種在經過討論、協商、爭執和尋找證據中達到妥協或一致的過程就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過程。[2]游戲是幼兒在特定的情景、任務條件下,伴隨著愉悅的情緒,自發、自愿進行的有序活動。[3]在幼兒園社會領域內難免會有幼兒與他人之間的意見或訴求的沖突,這種沖突利用不好會影響幼兒情緒的安定愉悅,進而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如果這種沖突利用的好,不僅可以提高幼兒解決人際交往問題的能力,增強其社會性的發展,而且可以提高幼兒抗挫折能力。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活動,可以使幼兒在情景化的沖突中增強其社會交往的問題,又不會傷害幼兒的情緒健康發展。
2 幼兒園社會活動游戲化的設計與實施
2.1 幼兒園社會活動游戲化的設計
2.1.1 學習者特征分析
組織一個成功的社會活動除了準備適切的活動環境、營造融洽的活動氛圍、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大環境的要求外,對學習者特征的分析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只有對學習者特征分析,才能了解學習者的現有水平——學習起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活動設計,而不能超越學習者現有能力水平范圍。《我是值日生》是教師為大班幼兒設計的社會領域活動,其對象為5-6歲的大班幼兒,在語言方面,大班幼兒已經能夠掌握語音語調的內在涵義,能夠口齒清楚、有序、連貫的陳述客觀事實;在游戲方面,大班幼兒已經經過了獨自游戲、平衡游戲和聯合游戲,進入人際關系更為復雜的合作游戲;在社會方面,大班幼兒能夠關注別人情緒和需要,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則。
2.1.2 活動目標設計
大班L老師在集體教育過程中,管理學生的紀律占據了活動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一方面,L老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經歷強調活動紀律,自己既要調控活動的流程,又要口干舌燥的強調活動規則,使自己的聲音大過學生的聲音,另一方面,大班幼兒在不遵守規則浪費了很多有效學習的時間,在老師的管束下也難以情緒安定。所以,L老師擬運用游戲的方式讓部分幼兒當值日生,規定值日生的任務,負責活動規則的正常運轉,活動目標如下:
第一,幼兒與同伴發生沖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不欺負別人,也不允許別人欺負自己。
第二,能主動發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主動承擔任務,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
第三,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則。[4]
2.1.3 活動流程設計
L老師希望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與同伴發生沖突或與活動規則發生沖突時,不用老師去處理這些沖突,而是幼兒中的值日生自己來解決這些活動沖突。活動的開始部分,L老師強調了集體教育活動中的規則和值日生的任務;活動的過程部分,選出的2個值日生對在L老師講述《我是值日生》的過程中違反活動規則的幼兒進行勸解或制止;活動的結束部分,L老師對2個值日生的處理方式在集體面前進行陳述,由幼兒自己說哪些做的好。
2.2 幼兒園社會活動游戲化的實施
2.2.1 創設情境,營造人物關系的氛圍
L老師為了創設游戲的情境,將選出的2名值日生的胳膊上帶上袖章,上面用紅色的字體寫上值日生的標志;其次,L老師讓選出的2名值日生在班集體面前做入職講話,讓其他幼兒知道值日生要進行管理的合法性,增強值日生的威信;L老師把教師的部分職責委托給2名值日生,并對其他幼兒說,今天有什么事不要找我,先找值日生你們自己解決,提高幼兒活動過程中的自發、自主性。
2.2.2 任務驅動,明確值日生的職責
任務在游戲中具有重要的驅動作用,任務太簡單,不足以激發幼兒的內在潛力,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任務太難,很容易使幼兒產生畏難情緒,也不利于幼兒目標技能的掌握。在《我是值日生》游戲化的社會領域活動中,L老師首先明確值日生的職責,在活動過程中,一開始由幼兒之間出現的不遵守活動規則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值日生的任務相對難度較低,任務完成的比較好,在此基礎上,L老師升級活動難度,在活動的角色選擇中限定特定的名額,這時幼兒之間的沖突就開始出現,相互之間的爭執、吵鬧開始出現,值日生的任務難度開始加大,2名值日生開始在同學之間進行勸說和警告,可以較好的履行自己值日生的職責,最后,L老師進一步創設活動中的問題情境,在選出角色之后,只有1名角色可以獲得臂章,這時角色之間的辯論、矛盾開始升級,2名值日生開始對其進行勸說,但大家都想獲得臂章,值日生的勸說無果,只能報告老師,由老師進行解決。
2.2.3 角色互動,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
互動是社會溝通的一種重要形式,只有在互動中,幼兒之間才能了解對方的喜好、行為習慣,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保證人們參與共同了解的溝通,可以促成相同的情緒和理智傾向,[5]幼兒之間的角色互動,保證了幼兒創建的共同體在相互的傳遞與溝通中生存和發展。在《我是值日生》游戲化的社會領域活動中,既有角色之間的相互配合,成員不遵守活動規則受到值日生及時提醒時,能夠聽從值日生的勸導;也有角色之間的相互沖突,當大家都想得到唯一的臂章時,班級成員往往只管自己的情感訴求而不顧及值日生的角色職責和權威。尤其是在游戲角色發生沖突時,值日生能夠在自主的游戲氛圍中迅速進入角色并表現出角色該有的表情,比如在成員不服從值日生的勸導時,他們往往臉上表現出生氣或不滿的表情,并且語言也比較嚴厲,符合社會實際生活中互動的情形。
2.2.4 聚焦反饋,引導積極社會性傾向
反饋可以使幼兒在《我是值日生》活動結束之后,回過頭來重新回顧和審視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哪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方面還有不足,在以后的活動中需要積極改進。聚焦可以使幼兒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活動領域的核心要素上來,在《我是值日生》活動中,L老師主要把活動的目標聚焦在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游戲和活動規則上,所以,在最后的活動反饋中,L老師總結哪些幼兒能遵守規則,在發生沖突中能協商制定規則,并對沒有遵守規則的幼兒提出合理期望,這種聚焦反饋,有利于引導幼兒遵守社會規則的積極社會性傾向。
3 游戲化學習理念下幼兒園社會活動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教師角色定位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由于受兒童中心思想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游戲中把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做的很好,為幼兒提供游戲的道具、幫助提供適宜的情境空間、配合幼兒擔當特定的游戲角色等,但教師在游戲中對引導者的角色較為缺失。由于現在游戲理念倡導幼兒的自發、自主性,強調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所以,很多教師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就讓幼兒隨意活動,但這種放任式的自由并不符合游戲的實質內涵,教師還應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進行設計、組織和必要的干預、指導等,適宜的時候激發語言和交流技能,幫助幼兒創造、再認和解決問題,對認知挑戰給予支持,示范行為、技能和學習過程,以及引導幼兒意識到自己的學習過程。[6]
3.2 社會領域活動的游戲化程度問題
幼兒園的社會領域是五大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社會性發展對幼兒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游戲本來就具有愉悅身心的功能,以游戲的方式組織社會領域的活動可以增進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感情,并且,在游戲中發生的人際沖突和挫折,不會讓幼兒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在我國的幼兒園中,一般大班都會有35名兒童左右,小班化教育的較少,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采用集體教育的形式,游戲只是集體教育活動中的一個調節氛圍的環節,這樣,游戲的自主、自發、愉悅因素很難貫穿社會領域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應在設計社會領域的活動中,把游戲作為活動的基本活動方式,以游戲為基本方式進行社會領域的活動。
3.3 活動時間的分配問題
時間是游戲的物質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領域活動一般比較復雜,用游戲的方式進行社會領域的活動,如果用的時間太短,幼兒難以領會到活動要傳達的意旨所在,活動往往會流于表面而難以見成效,一般來說,幼兒園較為復雜的游戲時間應不低于15分鐘,而幼兒園大班一般的活動時間在25-30分鐘左右,大班幼兒的有意注意時間在15分鐘左右,如果教師在游戲化的社會領域活動中,把活動的準備時間用的過長,用來講規則或準備道具的時間用的過長就會影響實際游戲的時間;教師也不應把游戲化社會領域活動的聚焦反饋時間預留太多,而應把時間集中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在游戲的情境中進行規則的講解、道具的準備以及在游戲中進行聚焦反饋。
基金項目:本文為“綿陽市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四川幼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CYJ2020YB06)”的部分成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2002-7-20.
[2] 卡洛琳·愛德華茲等著.尹堅勤等譯.兒童的一百種語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53.
[3] 霍習霞.學前兒童游戲與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6.
[4] 教育部.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Z].2012-10-9.
[5] 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
[6] 尼爾·本內特,利茲·伍德,休·羅格斯.通過游戲來教:教師觀念與課堂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3.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省江油市 6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