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在公布的62處工業遺產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以下簡稱“八院”)所屬中國航天603基地榜上有名。這是中國航天603基地(以下簡稱“603基地”)繼獲評“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后,獲得的又一重要榮譽。
603基地是中國探空火箭的誕生地,也是我國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之一。它位于安徽省廣德縣誓節鎮,始建于1960年3月,總占地約2 500畝,舊址保留著我國唯一的“籠式火箭發射塔架及周邊4棟探空火箭總裝測試廠房”等建筑。這里共進行了30多次探空、氣象、生物火箭發射試驗,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
創造中國航天史多個第一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發出號召:“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958年8月,中科院力學所成立第一設計院,開始承擔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研制任務。當年11月,設計院從北京搬遷至上海,更名為上海機電設計院,利用上海相對成熟的工業和技術基礎,滿足對火箭研制工藝和試驗驗證的要求。1960年3月,上海機電設計院選址安徽省廣德市誓節鎮,建立了603基地。基地占地約2 500畝,自3月啟動建設,僅用三個月即建成啟用,是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射場、我國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之一。
從1960年7月開始使用至1966年7月執行最后一批次飛行試驗任務,603基地累計發射7枚T-7M主火箭、9枚T-7氣象火箭和11枚T-7A氣象火箭(T-7火箭的改進型)以及用T-7A火箭改制的1枚電離層探測火箭和5枚生物火箭,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
■603基地是我國首個比較完整的探空火箭發射試驗場;
■T-7火箭是我國首個具有工程實踐意義的探空火箭,并完全獨立自主完成;603基地成功發射和回收了我國第一枚高空生物試驗火箭,開創了我國生物試驗火箭的先河;
■1963年~1966年間,先后進行了包括以小白鼠、大白鼠、生物試管、小狗等為對象的多次試驗,完成了我國歷史上首次動物飛天,為我國返回式衛星和載人航天工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氣象探空火箭T-7-002火箭;
■T-7A火箭完成了我國第一次電離層探測試驗任務,火箭飛行高度125公里,箭頭回收取得成功,為后續返回式衛星研制和運載火箭技術發展積累了經驗。
從1960年到2020年,歷經60年的風風雨雨,603基地52米高的籠式火箭發射架風采依舊,巍然屹立在大山之中。作為基地的標志性建筑和早期軍工科技的重要象征,籠式火箭發射架已經成為安徽省廣德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品牌。
航天精神的見證地和發源地
603基地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初創歷程,是航天人才成長的搖籃、航天精神的見證地和發源地。它不僅見證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史,更書寫了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實事求是、深山鑄箭、荒野報國的奮斗史。
在我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錢學森、趙九章、郭永懷、王希季、錢驥、楊嘉墀、姚桐斌7位功勛專家都曾在603基地留下奮斗的足跡。王希季院士曾說:“探空火箭全部是中國人自己想的,自己弄的,或者說中國的第一個現代化火箭在此誕生?!崩弦惠吅教烊擞蔑w機上拆卸下來的零部件、用鬧鐘改造的定時裝置等制造出探空火箭,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共同開創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先河。
2012年,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辦的中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評審中,與會專家指出,603基地作為中國航天發展史的重要的見證,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豐富了航天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軍工行業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和代表性,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較強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和社會開放功能。
感悟老一輩航天人報國情懷
1966年后,由于任務的調整,除了一些小型的試驗之外,603基地發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伴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2009年,八院重新啟動603基地建設,沉睡了近半個世紀的603基地被再次喚醒,致力于建設成為首屈一指的綜合性外場試驗基地。
201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修復了籠式發射塔架,并修建了“603——中國探空火箭發祥地”紀念碑和紀念廣場。2012年3月,八院成立603基地建設指揮部,基地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確定了“六個分區、三期建設”的中遠期建設目標,建設項目近20個,是八院迄今為止承建的占地面積最大的試驗設施工程。2016年,安徽省文物局、廣德市和八院共同出資,依據原有的面貌和樣式,對4棟探空火箭總裝測試廠房建筑進行了復原和保護性修繕。
近年來,八院通過各種途徑征集各類歷史文物資料包括實物、文字、圖片、影像等57份;制作《尋根603》紀錄片;編輯出版《星火思源》紀念603基地建設文集等,生動地展現了60多年前從上海老港海邊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到安徽廣德建設603基地的歷史進程,以及當年老一輩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情況、精神風貌和報國情懷。近五年來,603基地作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先后接待社會各界人士上萬人次。
尋夢、追夢、筑夢、圓夢,603基地已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它不僅為社會各界參加愛國主義主題實踐活動提供了鮮活的教材,還激勵著中國航天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向著“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航天夢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