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光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基于此,我認為,對文言文的學習不能只靠課堂上的閱讀及課下的死記硬背,而應該根植于學生的生活,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說文言”“寫文言”,才能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學以致用。
一、日常生活說文言
文言文的學習應該融進學生的生活,把文言文學習與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初中生盡可能多地“浸泡”在文言文中,處處說文言,時時講文言,自覺形成一種生活中說文言的意識。
1.說文言,識記文言字詞
積累文言字詞是學習文言文的不二法門,要學好文言文,沒有一定量的積累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初中生對于文言字詞的學習還大多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上,極大地消磨了興趣。為此,我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大膽把學過的文言字詞用進自己的話語中,可以文白混搭。
比如:學了“去”作“離開”的意義后,我引導學生平時和同學交流時,如表達“離開”之意時用“去”替代,于是,我聽到了學生課間說“老師已去學校,回家了”;學了“期”作“約定”的意義后,學生說出了“吾和某某期在周六踢球”的句子;學習了“之”作動詞“到、往”的意義后,學生說出了“余之辦公室找張老師”的句子;學習了名詞動用的現象后,放學后我聽到一學生對另一個學生說“走,一起飯點飯”……漸漸地,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識記的積極性有了極大提高,把枯燥的文言字詞知識融進了日常歡聲笑語的交流中,雖文白相混,又有何妨?
2.說文言,領悟文言句式
除了字詞之外,文言文學習的另一個難點就是文言句式,常見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及被動句等,這些句式的掌握,僅僅靠死記課文的一些例子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平時說話交流中有意識地去套說,才能真正入腦入心。
比如:在講了判斷句的構成形式后,我鼓勵學生大膽說文言判斷句,看到上課打瞌睡的,學生說出了“課上釣魚者,小豬也”的句子;看到窗戶上有個黑點,學生說出了“黑點者,蒼蠅也”的句子;月考之后,有學生說出了“某某沖進前三,努力使之然也”的句子;某生月考數學又考砸了,他痛心疾首曰:“數學,余之心病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學習了倒裝句,“公式之不知,何以解之?”“妙哉,如此解法!”“吾筆安在?”“此次,生考高分者甚眾!”“吾無頭腦之聰,唯作笨鳥先飛!”等句子從學生之口說出,像這種文言句式的套用仿說,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比單純的生硬記憶更接地氣,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應用嗎?這種文言的仿說仿用使得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識有了繁衍生長的土壤。
由英語角,我想到了為什么不可以搞個“文言角”,為此,我在班級開設了“文言角”,給學生提供可以說文言的場合,雖然起初說得不倫不類,慢慢就有了起色,有了興趣。
二、平時練習寫文言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大素養,也是語文能力提升的四大途徑,文言文的學習亦如此,除了要多聽和多讀之外,還要多開口說,多動筆去寫一寫,把白話所要表達的內容用文言字詞及相應的句法、章法表現出來,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但是,這種“寫”需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式地展開,決不可冒進,企圖一口吃個胖子。
1.譯白成文
這里說的“譯白成文”,即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而平時教學中,學生們做的大都是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的工作,其實完全可以反彈琵琶,運用所學的文言知識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從深層次上鞏固文言字、詞、句、篇等知識,做到古文今用,活學活用。
可以先從一句話的翻譯開始,可以是自己說的一句話,也可以是書上的某一句話,然后反向運用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留、調、換、刪、補”的方法翻譯成文言文。
例如:我在校門口等了他很久,最終還是沒見到他啊。
可譯成:吾俟汝良久于校門,卒仍未之見矣。
然后,由一句話的翻譯過渡到一段話的翻譯,可以從書上找一段話來嘗試翻譯,當然,開始可以找一些記敘性的簡單的段落練習,以直譯為主,實在譯不通的可以意譯。
例如:今天,天氣晴朗,春風和煦,我去公園放風箏,公園里有很多人,開始風小,飛不起來,后來等到風大了點才放飛。正在這時,風突然加大,很難控制,我趕快放線,讓風箏越飛越高。
可譯成: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吾遂往公園放風箏。人頗多,取鳳箏,欲放之。初,風小,無以飛;待風起,遂放飛。當此時,風驟烈,故難控之,吾速放線,使之愈高。
2.自寫文言文
在說和譯實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嘗試自寫文言文,把自己本想用白話表達出來的內容,直接在頭腦中加工轉換成文言文,當然,在這個寫的過程中,可以模仿文言文的寫作手法或謀篇布局的方法,起初寫起來可能很痛苦,但經過長期的寫練,學生慢慢就會漸入佳境,獲得樂趣和成就感。這種寫練,可以從寫日記入手,文言日記是個不錯的形式,起初可以是三言兩語,慢慢再逐漸往長了寫。
可能會有人認為,讓學生用文言文去“說”和用文言文去“寫”是復古倒退,純粹是多此一舉,尤其是讓初中生用文言文寫作難度太高又用處不大,但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是欠妥的,任何語言的習得總離不開在一定的環境下使用。因此,文言文的學習也應融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處處說文言,在練筆時大膽寫文言,讓“說文言”和“寫文言”成為初中生文言文學習的雙翼。長此以往,文言文的學習必將走出死記硬背的怪圈,根植于學生鮮活的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又能很好地繼承文言文表達上簡潔不拖沓、筆法嚴謹、言簡意賅的優點,不斷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