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
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自2000年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正式啟動以來,第一個由教育部牽頭、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針對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工作的規范性文件。
《意見》本著堅持育人為本、堅持統籌規劃、堅持集成創新、堅持應用導向的原則,著力解決三個問題:豐富優質的資源建設問題、網絡平臺運行保障問題、線上資源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問題。基本目標是到2025年構建三個體系:一是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線上教育平臺體系;二是覆蓋各類專題教育和各教材版本的學科課程資源體系;三是涵蓋建設運維、資源開發、教學應用、推進實施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制度體系。
(來源: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部署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明確全國統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通知強調,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要認真落實國家教育考試組考防疫要求,結合疫情防控實際,進一步細化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標準,強化命題制卷、考點考場、評卷等場所防疫舉措。做好考生和考務人員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按要求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設置必要的隔離考場、隔離設施,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進課程教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把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和紅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兒童心田,教育部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以下簡稱“兩個指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主要內容、載體形式、學段和學科要求等,做了統籌設計和科學安排,強調素養導向、系統規劃和全科覆蓋。“兩個指南”的印發為國家課程教材、地方課程教材和校本課程建設提供了政策依據,也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具體指導。
(來源:教育部網站)
兩部門印發通知:兒童入托入學須查驗預防接種結果
教育部聯合衛生健康委日前印發通知,公布《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辦法》,明確現階段全國所有托育機構、幼兒園和小學均應開展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查驗對象為所有新入托、入學、轉學、插班兒童。
該辦法明確,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幼兒園和學校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督促轄區幼兒園和學校完成預防接種證查驗相關工作。托育機構、幼兒園和學校在新學年開學前,通知新生報名時須出具預防接種證,或出具接種單位提供的其他形式能夠評估兒童預防接種完成情況的資料。兒童居住地或托育機構、幼兒園和學校所在地的接種單位評估兒童預防接種完成情況,并將評估結果記錄到預防接種證。托育機構、幼兒園和學校在兒童入托、入學時,須查驗預防接種完成情況評估結果,并督促需要補種疫苗的兒童監護人及時帶兒童到接種單位補種疫苗,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須在新生開學后或兒童轉學、插班30日內完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教育部: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通知強調,應細化管理措施,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