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思宇
那是一個初冬的清晨,我與同行教師經過幾個小時的路程,終于如約到達了內蒙古科右中旗巴彥呼舒第二小學,此行的目的是進行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
初識
迎接我們的是巴二小的林杰校長,林校長話不多,卻十分熱情,一直在為我們忙前忙后,看得出來,我們的到來讓他特別的高興。巴二小是一所漢授學校,全校100余名教師,1600多名學生,30多個教學班。每個班有將近50名學生,一大半的學生是來自周邊鄉村的住宿生,住宿生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坐大巴車差不多都要兩三個小時。艱苦的條件,路途的遙遠,阻擋不住孩子們求學的腳步,我希望在未來的幾天,能為他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知識,能夠帶給他們一段美好的時光與回憶,能建立起一份特殊的友誼。
走進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300米的跑道,林校長驕傲地向我們介紹他們嶄新的操場,“我們這幾年條件越來越好了,算是旗里條件最好的了。去年李校長來的時候,操場還是一片土地,今年我們有塑膠跑道了,還有足球場,是不是挺不錯的!孩子們以前都沒見過,一下課就跑到操場上打滾兒。”操場右側是粉色的住宿樓,操場的另一側是教學樓,每個教室都不大,孩子們坐得滿滿當當的,沒有多余的活動空間。來的時候正好趕上課間,本在玩耍的他們停下來注視著我們,這一雙雙明亮的眸子,充滿期待,直擊心靈。孩子們見到我們,竊竊私語:“他們就是北京來的老師!”“聽說要給我們上課呢!”我看著這純樸的一切,感受著二小師生滿滿的期待,心中暗暗想道:回去要好好備課,不辜負這份熱情與渴望。
融入
終于,等來了我講課的這一天,我將和孩子們走進小兔子尼古拉斯的故事,通過小兔子的眼睛,領略四季更迭的美景。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做準備,隨后學生也來到了教室,他們一個個坐得筆直,直勾勾地看著我,顯得有些拘謹。然而這時電腦也頻頻出現問題,我急得滿頭大汗,白主任連忙跑過來幫我修電腦,“不好意思啊,這是我們學校最好的教室了,就這一臺電腦好用。沒關系,可以讓孩子們等一等。”在等待維修電腦的時候,我和學生們進行了簡單的互動。慢慢的,在我的鼓勵下,他們愈發積極,一張張伴著高原紅的小臉望著我,一雙雙黑乎乎的小手舉得高高的,仿佛每個人都想站起來跟我高談闊論一番,那一刻他們仿佛又變成了在操場上打滾的“小土豆”。課程后續進展得很順利,孩子們對繪本課的內容十分感興趣,他們熱愛學習,那種熱情,讓我感到欣慰,我多想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部教給他們。
課后,我和二小英語老師們進行了交流分享,我把自己在教學中的心得分享給他們,眼前都是比我年長的姐姐們,原本我以為自己是班門弄斧,有點沒底氣。意想不到的是,分享的過程中,咔嚓咔嚓地拍照聲不間斷。“我們這里常年沒有教研活動,全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從來沒有接觸過繪本,大家都覺得可新鮮了!妹兒,能不能把講座的材料給我們留下,書也給我們留幾本吧!”白主任和老師們的鼓勵讓我頓時覺得之前的辛苦沒有白費。在和二小老師們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學生們以前10月底11月初就開始放寒假,我一臉羨慕,好奇地詢問道:“這么早就可以放假啦!”接待我們的胡校長說:“11月就很冷了,煤燒完了,孩子們就放假了。現在慢慢的,條件好了,孩子們也可以多學點知識了。他們每天上晚課到八點,為了將來能考一個好的中學。”
雖然條件艱苦,但二小老師們一直堅守崗位。他們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時的堅守,都是在播種希望,他們的堅守是對教育初心最溫情的呵護。學生們也不辜負老師的希望,全力以赴,那份對知識的渴望與求知的執著是對老師們最有力的支撐。
告別
經過一周的相處,孩子們開始熱情、主動和我們打招呼,甚至和我們聊上幾句,孩子們仿佛早已把我們當成自己的老師,沒有一點陌生感。我們也和二小老師拉近了距離,不再稱呼xx主任、xx老師。到后來,我們管年齡稍長的叫姨,年齡相仿的叫姐。我們似乎打破了距離的限制,親如一家人。
我們結束了短暫的支教活動,返程當天雖然又是早早地起來趕飛機,但是在去往機場的大巴車上,一分鐘都睡不著,心底五味雜陳,從黑漆漆一片,到日出,再到天亮,我用心感受著在這里的每一刻。很快,我們到達了機場,馬上就要飛回北京了,我趕忙拍了最后一張照片留作紀念,心里默默地想著,希望自己的到來對他們有所幫助,也希望可愛淳樸的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永遠像阿爾山上的雪花一樣純潔,像翰嘎利湖的湖水一樣清澈。
此次手拉手幫扶活動,讓兩所學校增進了了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這次支教經歷,讓我們看到了當地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興趣,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地人對家鄉的熱愛與眷戀,更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教師的堅守與擔當。這都深深激勵著我們,珍惜現有條件,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努力耕耘,不斷提升個人業務能力,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通州區芙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