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洋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輔導者。因此,在現如今的音樂課堂中應做到教師少說話學生多發言。音樂課堂屬于所有學生,教師要在音樂課堂中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關注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課堂提問環節,要鼓勵學生發言,即使他們的回答不完善,也應以引導為主,不能直接否定,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信心和興趣,從而促使學生更有效地進行音樂學習。
注重教學語言藝術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首先注重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要確保所教授的知識要嚴謹。其次是語言的藝術性。語言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運用生動幽默、充滿啟發性的語言,將知識由深變淺,巧設懸念,作到語言簡煉準確,語音語調抑揚頓挫,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把音樂課堂還給學生們,具體來說,教師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一是學科融合。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非常喜歡豐富多彩、生動的圖畫,因此在音樂課的授課中,教師應該多凸顯教材中的圖片,自己也可以制作與音樂有關的圖片、動畫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將音樂和美術不同學科的內容融合。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將音樂與歷史、語文甚至數學學科相結合。二是情境導入。音樂教師能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情境教學,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一段與音樂授課內容有關的故事,做好前期鋪墊,情境導入去引起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同學,喜歡聽故事,例如講授《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節課的時候,前期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主人公王二小是怎樣與敵人周旋從而讓敵人進入了埋伏圈,增加學生想學這首歌曲的興趣。學生在融入故事情節中自然會對歌曲產生興趣。這樣的導入方式有很多,還可以采用謎語導入,學生采用搶答的方式來回答,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三是寓教于樂。小學生年齡低,生性活潑、因此在課堂中加入游戲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積極性,學生在參與音樂游戲的同時就能掌握本課的音樂知識,例如在講授《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的時候,讓學生分飾不同的角色演唱歌曲,在游戲中體會歌曲的節奏、速度、情緒等。在講授《玩具兵進行曲》一課時,讓學生模仿提線木偶走路,體會音樂的強弱,再進行模仿的時候學生已經開始開懷大笑了,等音樂結束后再問學生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就很自然地回答出來。通過音樂游戲,學生對作品印象深刻,便能很快的融入課堂教學,產生興趣,還能自主創編一些新的適合作品的音樂游戲,調動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積極性。
正面評價為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這種正面的積極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可以保持學習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受到的表揚。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也是一種藝術,正確引導學生并作出有效評價,多表揚和鼓勵。且語言不要單一,特別是在面臨難度大的音樂形式的時候,就更要注意學生們的心理狀態,要不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同時,也要關注后進生的學習,不要讓學生因為一直落后而對音樂失去了興趣。在音樂課進入尾聲時,可以采用小組展示的方式,這樣學生有了競爭意識和榮譽感從而全身心投入演唱環節,在此教師做出有效的評價,便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地自信心和對音樂的興趣。
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其音樂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從而喜愛音樂、熱愛音樂,而絕不是一味地學唱歌曲或發現培養音樂家,更不是死記硬背音樂知識。因此,激發學生對于音樂本身的興趣尤為重要,也應該成為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目標。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小學音樂教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學習音樂相關知識豐富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反思積累經驗,結合自身的教育智慧,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以便今后更好地為音樂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長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