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丁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歡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睍r刻不忘自己是孩子的老師,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會生活在被童心感動的情懷中,生活在感動中就是一種幸福!
燕子是個有些固執的女孩,固執的外表掩飾的是她對母愛的需求,父母長年忙于生意,將她和弟弟交給外婆照顧,他們姐弟倆通常是在晚睡前才和風塵仆仆歸來的父母見上一面,而媽媽對她一天的了解也多是從老師在家校群里反饋的情況中得知,老師表揚她了媽媽回家會輕描淡寫地說一下,老師批評了她,媽媽則會質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長此以往,燕子心想,媽媽只能看到我的缺點,就會挑我的問題……開學一個月后的運動會,我接到哭得泣不成聲的燕子媽媽的電話,我們相約在接待室??粗趯γ娴募t腫著眼的娘倆,我心生愛憐,媽媽剛一張口說了幾句,燕子就“憤起反駁”,那種氣憤分明是受了莫大的委屈。在我的調和下娘倆說話的語氣總算緩和了些,交流下來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我們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媽媽答應多陪伴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后用交流取代指責,燕子也下定決心從完成作業開始不再讓媽媽為自己的學習費心費神。其實大多數的親子問題都是從孩子覺醒自己被忽視了開始的,父母如果在幼兒時期、少年時期對孩子的陪伴逐漸減少,那么在初中階段往往會出現孩子故意違背父母要求的做法以此來“強迫”父母關注自己,燕子就是這樣。
孩子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周后作業還是有偷工減料的,不但量做不到,質也保證不了,等我找到她時她總有各種理由,最多的就是作業記錯了或者沒記,我怒而不發。周一的早上我送了燕子一個小本本,“燕子,新的一周咱來個新的開始,老師教你個記作業的好方法……”于是,每天放學前燕子都會把小本本送到我面前,上面清晰地記著“語文作業:1.2.3.”“數學作業:1.2.3.”……還能清晰地查到昨天的作業已經一樣一樣地打上了“√”,那字跡仿佛能想到她昨晚完成一項之后滿足的樣子。每晚送小本本給我看,我都要評價一番,如“今天記作業的字都寫得這么好!”心理學家說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其實在不斷自我進步的激勵下不用21天就能養成一個好習慣,后來就不是燕子到處問別人作業了,周圍同學誰的作業沒記好都問燕子,這個習慣燕子一直保持到畢業。教學中,我也將燕子這個好習慣推廣到班上,并將小組的獎勵直接換成了小本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于學生來說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在學習上擁有了好習慣,學習成績的提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我每天“檢查”燕子的作業記錄情況對她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她和媽媽的關系并沒有太大進展,她們之間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彼此把不滿在心里慢慢積壓,等到某天的一件小事就足以點燃他們的“戰爭”,甚至有次她們竟然從口角到動手,燕子媽媽的腳踝在推搡中受傷了,大半年都一瘸一拐,可以想象他們的矛盾有多深!每次吵架之后媽媽都會向我哭訴:都怪我以前對孩子的關心太少、陪伴太少了,現在初中的學習又這么緊張,讓我慢慢彌補有點來不及了,每次看到她的成績我又控制不住急躁,最后總是一片好心卻弄巧成拙。
如何讓燕子感覺到媽媽是愛她的?燕子媽媽一直和我商討方法,快到燕子的生日了,媽媽打電話問我怎么辦,于是這天快放學了,燕子媽媽提著一個大蛋糕到教室,完全不知情的燕子在全班同學的祝福聲中過了一個她最難忘的生日,切蛋糕時我分明看到燕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眼中卻噙著淚花。“孩子們,都說每個人的生日都是媽媽的苦難日,即使我們的出生讓媽媽經歷了鬼門關的苦難,但是媽媽卻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這種愛更是無條件的,不會因為我們的美與丑、成績好與壞而得到或失去,哪怕面對我們有時的放縱與任性,這種愛也不會減少分厘,只是愛的表達方式不同而已,所以我們也應該無條件地回報我們的父母,用我們能做到的去回報他們的愛!”……后來媽媽說燕子明顯對她的態度有改觀,在我不斷為她剖析媽媽的良苦用心的引導下,良好的親子溝通奠定了親子教育目標達成的基礎,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作為教師,教育智慧當然是重要的,但比起一切方法、技巧、兵法、絕招來說,情感高于一切!
孩子就像一棵向日葵,老師就像太陽。給予他們怎樣的引導他們就會向這個方向發展,像燕子一樣的孩子班上有相當一部分,他們希望得到卻不愿意表達,而老師需要針對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設身處地地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啟發引導。書上說: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好比一個鐵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細細地去找到那把對號的鑰匙,去開啟他們的心扉,每個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都不一樣,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個“自主”的過程,學生的成長老師無法取代,但是我們可以且需要為學生的成長“服務”,走進他們的心靈,我愿意成為他們一路成長的“服務者”!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城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