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維維 潘亞娟 張維娜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手術室護理路徑;配合效率;滿意度
腹腔鏡手術是近來發展迅速的微創治療,可治療多種疾病,有著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術中出血量低、術后恢復時間短等優勢。但腹腔鏡手術的成功與科學的手術室護理干預配合密切相關[1]。本研究主要分析手術室護理路徑對提高腹腔鏡手術患者配合效率和滿意度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8月6日至2021年3月6日南通大學海安人民醫院收治的136例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干預的不同分為對照組68例以及觀察組68例。對照組男38例,女30例;年齡18~82歲,平均(50.24±3.92)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16例,疝氣修補術15例,膽囊切除術16例,婦科手術21例。觀察組男39例,女29例;年齡19~83歲,平均(51.52±3.84)歲;手術類型:闌尾切除術15例,疝氣修補術16例,膽囊切除術17例,婦科手術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手術室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由外科護理專家參考美國外科協會最新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相關原則[2],以患者為中心,結合外科腹腔鏡手術實際情況,制定手術室臨床護理路徑表。創建由巡回護士、洗手護士、責任護士,以及護士長組成的腹腔鏡手術室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經培訓考核合格之后參與護理工作中。臨床護理路徑表格以時間為橫軸,入院宣教、患者檢查、心理干預、術中護理、術后護理、藥物治療、飲食護理、活動鍛煉、出院指導為縱軸,由責任護士負責監督落實各項護理任務,每項任務都要經由護士長檢查簽字。護理內容如下:(1)患者入院后,護士需要為其講述各項檢查注意要點,告訴患者腹腔鏡手術的具體操作方式以及術中注意要點。(2)患者接受手術之前,需要進行各項術前常規檢查,叮囑患者術前禁水4 h、禁食12 h,保證手術順利實施。(3)手術前1 d,巡回護士應當前往病房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深入分析患者當前心理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緩解患者內心的恐懼、焦慮、抑郁等。護士主動為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流程,為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3]。(4)患者入室前,護士應妥善檢查相關設備是否完好、是否可以正常應用,做好準備工作,保證腹腔鏡手術需要用到的各類儀器設備均處于正常狀態。麻醉前安撫好患者情緒,告知患者配合手術的方式,積極調整患者體位,調節手術室的溫度及濕度。(5)手術完成之后,手術室護士應當和病房護士做好交接班工作。責任護士對患者開展術后知識宣教,告訴患者腹腔鏡手術后的注意要點,同時查看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患者術后應保持去枕平臥時間為4~6 h,有效固定各類引流管和尿管,科學放置引流袋防止逆流,每天更換新的引流袋。護士要查看引流液的性質、顏色以及引流量[4]。護士要精準執行醫囑。結合患者病情為患者開展術后飲食護理干預,術后應進食高營養、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飲食,不要進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護士應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促進腸道蠕動,降低壓瘡發生率。(6)護士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內容包含告知患者復查時間以及復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度。應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包含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項??倽M意率=滿意率+較滿意率。(2)比較兩組手術配合效率指標,包含術后調理時間、手術時間、調整術野時間、創建氣腹時間、手術前準備時間。(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含壓瘡、腹脹、腹痛以及惡心嘔吐。
1.5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1.0軟件包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配合效率對比
觀察組術后調理時間、手術時間、調整術野時間、創建氣腹時間、手術前準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做好手術室護理意義重大。隨著近年民眾的保健意識提高,對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給外科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手術室護理路徑為臨床護理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一種優質、高效的臨床護理管理模式。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可以在根本上體現護理人員從“以醫生為核心,被動性執行醫囑”的常規護理模式轉變為“以病患為中心,主動為其提供優質服務”的全新護理模式的轉變。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5]。值得說明的是,對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開展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能夠全面提升護理管理效率,加強院內醫療服務品質,增加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信賴度。自患者入院到出院制定周全的護理計劃,護士有效引導患者參與到疾病診療過程之中,并在住院期間為患者提供完善的生理、心理、醫學護理,可促進患者疾病轉歸[6]。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術后調理時間、手術時間、調整術野時間、創建氣腹時間、手術前準備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梢钥闯?,對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開展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率,同時縮短操作時間,提升患者手術配合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李五星,陳雪誼.探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優質護理配合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3):246-247.
[2]王浩.探究優質護理配合模式對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的臨床效果[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22(S2):196-197.
[3]劉會樂,武曉攀.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284-285.
[4]王亞麗.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41):200.
[5]袁松,王俊.手術護理路徑表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養生保健,2020,38(12):98-100.
[6]孟瑾.腹腔鏡手術中手術室護理路徑的建立及效果評價[J].特別健康,2017(2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