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法成,鄭權偉
(瑞安市塘下人民醫院 浙江 瑞安 325200)
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診,據一般綜合醫院統計,急性闌尾炎的住院病人約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總數的10%~15%[1]。如果發生了闌尾炎不手術切除,即使及時抗炎治療能夠成功,闌尾的管腔上會留下疤痕。而闌尾管腔的環狀疤痕,會造成闌尾管腔的狹窄,又會造成日后闌尾管腔的堵塞,引起再次復發。因此,臨床首選手術治療闌尾炎患者。術中常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有研究報道腰硬聯合麻醉起效快,鎮痛完全,較硬膜外麻醉可更好的抑制術中牽引反應[2]。本文通過對117 例闌尾炎手術患者進行對比,旨在探討腰硬聯合麻醉在闌尾炎手術中的麻醉效果,為臨床麻醉提供經驗。
選取我院自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17例闌尾炎手術患者,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58)和觀察組(n=59)。對照組(n=58):男33例,女25 例,年齡17 ~61 歲,平均年齡(37.2±9.3)歲;體重41 ~86kg,平均(62.8±7.4)kg;ASA 美國麻醉師協會ASA 分級[4](分級標準:Ⅰ級:體格健康,發育營養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Ⅱ級:除外科疾病外,有輕度并存病,功能代償健全。)Ⅰ級23 例,Ⅱ級35例。觀察組(n=59):男34 例,女25 例,年齡16 ~60 歲,平均年齡(38.1±8.9)歲;體重42 ~85kg,平均(61.9±7.5)kg;ASA 分級:Ⅰ級24 例,Ⅱ級3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年齡16 ~61 歲;(2)ASA分級[5]Ⅰ~Ⅱ級;(3)未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4)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麻醉藥物過敏;(2)存在嚴重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3)長期鎮靜鎮痛藥物使用史者。
對照組采用硬膜外麻醉,術前半小時肌注0.5 mg 阿托品(國藥準字H32020166,江蘇漣水制藥有限公司)。選擇穿刺T12ˉL1 椎間隙,注人5 mL 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41023667,遂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測試麻醉平面,對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表現進行確認。確定無麻醉表現后注人2%利多卡因15 mL。觀察組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術前半小時肌注0.5 mg 阿托品。選擇穿刺L2ˉ3 椎間隙,腰穿針刺人蛛網膜下腔,注入2.5 mL 的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30 s 內完成推注并退出腰穿針。頭向置人硬膜外導管約4 cm,應用針刺法測定阻滯范圍。
記錄并比較兩組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麻醉阻滯平面以及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集每位患者術前、術后24 h、術后72 h 外周靜脈血,并采用流式細胞儀(BD Rhapsody TM,美國碧迪醫療器械公司)檢測CD3+、CD4+、CD8+水平。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性別、年齡、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CD3+等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不同時間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及麻醉阻滯平面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及麻醉阻滯平面的對比(± s)

表1 兩組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及麻醉阻滯平面的對比(± s)
組別 n 麻醉起效時間/min 疼痛評分/分 麻醉阻滯最高平面/cm2觀察組對照組5.60±0.23 7.14±0.31 t 15.4270 11.6425 27.5931 P 0.0000 0.0000 0.0000 59 58 2.12±0.38 5.13±1.35 2.23±0.54 4.70±1.27
術 前 兩 組CD3+、CD4+和CD8+水 平 差 異 不 顯 著(P>0.05),術后24 h、72 h 兩組CD3+、CD4+較術前降低(P<0.05),但兩組CD3+、CD4+和CD8+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水平對比(χˉ±s,%)
對照組高血壓、低血壓、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34.48% VS 13.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麻醉誘導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例)
闌尾炎發病原因是闌尾管腔阻塞、感染以及胃腸道功能的紊亂導致,另外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比如飲食生冷、便秘、急速奔走、精神緊張等,此外天氣因素也與闌尾炎發病有關。典型癥狀為轉移性的右下腹疼痛[3]。闌尾炎手術屬于普外科小中型手術,可用椎管內麻醉包括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通過腰椎管或硬膜外腔麻醉,在椎管內打了腰麻以后,阻滯腹部神經和內臟神經,完成手術[4]。麻醉后臍周以下的身體處于半麻醉狀態,此時有利于闌尾切除的手術操作,患者術后平臥6 ~8 個小時可以適當的活動[5]。本文對比了兩種椎管內麻醉方式,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本文中,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疼痛評分及麻醉阻滯平面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腰硬聯合麻醉較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鎮痛完全和可縮小麻醉阻滯平面的優點,麻醉效果更佳。研究結果發現,術前兩組CD3+、CD4+和CD8+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24 h 兩組CD3+、CD4+較術前降低,但兩組CD3+、CD4+和CD8+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術后72 h 兩組CD3+、CD4+較術后24 h 降低,但兩組CD3+、CD4+和CD8+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可知,兩種麻醉方式對患者身體免疫功能影響差異不大,有利于患者恢復。對照組高血壓、低血壓、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34.48% VS 13.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躍軍[6]在其研究中也發現,腰硬聯合麻醉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0.0%,遠低于對照組,與本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腰硬聯合麻醉兼具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優點,腰麻藥物起效快,阻滯完善,利于手術的進行。硬膜外麻醉根據手術需要隨時補充局麻藥,維持適當的麻醉阻滯平面,滿足手術需要。闌尾炎一般手術時間比較短,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化膿性闌尾炎及闌尾變異術時,增加手術難度,手術時間會延長,這時腰硬聯合麻醉優勢明顯,可根據手術需要,延長麻醉作用時間,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腰硬聯合麻醉在闌尾炎手術中麻醉效果好,免疫功能水平影響小,可降低術后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