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影
摘要:目的:分析急診急救護理及人性化服務的實施效果。方法:共對我院急診科的70例患者展開了探討,時間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隨機分組,對照組常規急診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對比兩組死亡率和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僅1例,為2.86%,組間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護理有效率比對照組高,達到了94.29%(33例),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急診急救護理及人性化服務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護理效果,建議在120急救中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急診急救護理;人性化護理;死亡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250-01
近幾年,我國醫療改革不斷深化,為改善服務質量,臨床不斷對護理服務模式進行了改善,在120例急救護理中,護理方式的選擇十分重要,將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存情況[1]。從前,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轉變為了現代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故而提出了人性化護理服務,該護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2]。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急診急救護理及人性化服務的實施效果,并對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的70例患者展開了探討,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對我院急診科的70例患者展開了探討,時間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間,隨機分組,對照組常規急診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每組有患者3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21~84歲之間,平均值是(52.43±2.13)歲,包含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16例,急性創傷患者11例,其它急診患者8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20~85歲之間,平均值是(52.36±2.35)歲,包含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14例,急性創傷患者12例,其它急診患者9例。兩組病人基線資料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采取急診急救護理措施,現場評估患者病情,并展開急救和相關的護理措施,將患者平穩轉運至救護車,遵醫囑用藥,管理靜脈用藥,急性創傷患者需要及時止血,同時快速將患者送至醫院搶救。觀察組則聯合人性化護理措施,詳情如下:
1.2.1護患隔離
護士需要對患者實施隔離,傷口、皮膚等應有效清潔消毒,減少感染的可能性,同時注意自身安全。
1.2.2心理護理
身處于救護車的環境當中,患者可能出現激動、恐懼、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而急診患者多無法說話,意識不清晰。護士要注意安撫患者情緒。多和患者進行溝通,詢問患者家庭情況、受傷情況等,傾聽患者的傾訴;和家屬做好溝通工作,向患者客觀告知患者的病情和風險,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昏迷患者,注意進行喚醒,查看患者意識和瞳孔,及時發現不良情況,以便于迅速的展開搶救。
1.2.3患者運送
及時和醫院取得聯系,實時報告患者的病情,讓醫院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確保患者入院之后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其次,選擇最優的運送路線,掌握當地的交通情況,避免擁堵,選擇路況良好的路線,將患者快速平穩的送至醫院搶救。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死亡率。評估護理效果:患者病情好轉,最終健康出院為顯效;患者病情穩定,逐步康復為有效;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為無效,有效和顯效之和為總有效例數。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SPSS23.0檢驗差異,計數資料、計量資料以x2和t值檢驗,以百分數、(均數±標準差)表達,P<0.05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死亡率分析
觀察組死亡率比對照組低,僅1例,為2.86%,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的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護理有效率比對照組高,達到了94.29%(33例),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120救護車接診的患者大多數病情比較危重,具有進展快、變化大、死亡或是致殘率高等特點,常見疾病如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性創傷等[3]。急診科本身的護患關系比較緊張,突發性的疾病讓患者和家屬難以接受,因此,必須對120救護車護理引起重視,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平穩將患者送入醫院治療[4]。
120救護車護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屬于院前急救護理內容,救護車護理人員充當了救治和護理等多種角色,工作難度較大。在當前的醫療服務模式下,需要采取具有人性化特點的護理方式。人性化服務堅持以人為本,重視關懷患者。對于急診患者而言,突發性的疾病給其帶來了較為嚴重的負性情緒,這不僅對疾病有不利影響,也是引起護患矛盾的重要原因[5]。因此,在運送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患者情緒,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安撫患者和家屬的情緒,避免其情緒過于激動。此外,人性化服務下,重視和醫院提前做好溝通,確保患者入院后快速進行治療。在運送路線的選擇上,擇優而行,可以更為快速平穩的將患者送入醫院,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故此,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死亡率較低,同時,本組患者護理有效率更高,數據結果充分證實了人性化服務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急診急救護理和人性化服務用于120急救護理效果理想,可以減少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沈婷.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在急診科急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21(9):170.
[2]王文波.急診急救護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務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0):250-251.
[3]姬忠先.人性化護理服務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J].健康之友,2020(8):19.
[4]柏宏華,彭方國,曾海燕,等.人性化護理服務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0):113,111.
[5]肖敏,倪媛媛,林秋萍,等.人性化管理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健康之友,2019(20):233.
長春急救中心?吉林長春?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