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超聲醫學技術的發展,基層醫院超聲設備也在逐漸增加和不斷更新,超聲檢查既準確又快速。超聲診斷學是一門內容比較繁雜,圖像比較抽象的學科,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同樣重要,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要采用多種途徑和多種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從事基層超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夠提高基層醫院超聲技術診斷水平。
關鍵詞:基層醫院;超聲診斷學;帶教;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376-02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超聲技術也在不斷更新,超聲檢查具備實時和無創兩大優勢,已經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超聲檢查對于臨床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目前基層醫院的已經普及超聲設備,有的甚至在不斷增加,不斷升級和更新,但是相同的患者、相同的超聲設備、不同的醫生檢查會偶爾出現不同的診斷結果,出現誤診、漏診等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超聲醫師的水平各不相同。基層醫院特別需要優秀的超聲專業人才,因此加強對基層醫院超聲專業人才的培養極其重要[1]。但是基層醫院的環境和設備有限,老師的帶教水平參差不齊,疑難病例不多,怎樣在短時間內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教學質量提高,培養出高技能高素質的基層超聲診斷人才值得臨床深思。本文依照本人多年的帶教經驗,得出一些帶教體會,報道如下。
1、認識超聲醫學在臨床診斷中的重要性
超聲醫學是醫學和超聲學相結合的學科,主要包括超聲在衛生醫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等領域中的應用,通過對人體進行各種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來獲取人體的聲像圖,為診斷臨床疾病提供準確及時的依據,因此在帶教過程中要向學生強調超聲醫學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針對性的讓學生不斷擴展自己的醫學知識,將超聲聲像特征和之前學到的疾病病理表現向聯系,能夠加深學生對超聲聲像圖的理解,提高對疾病的診斷準確率[2]。對于解剖學知識的了解能夠讓學生更快的鑒別各種臟器聲像圖,還能夠準確的對病變部位和范圍進行描述。還要向學生講解超聲在臨床上的新發展和新技術,從而引導學生自覺的去關注超聲醫學的發展,讓學生能夠重視對超聲醫學的學習,激發學習的熱情和興趣[3]。
2、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
超聲專業包括超聲檢查方法、超聲成像原理、機體各個器官和系統在病理和正常狀態下的超聲表現以及鑒別診斷等,其中涉及到的病種比較復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病理學、解剖學以及臨床基礎知識和疾病的超聲聲像圖的表現融在一起[4]。基層醫院特別是鄉鎮衛院從事超聲工作的醫務人員學歷參差不齊,以初學者居多,基礎知識薄弱。這就要求帶教老師要去搜集各種疾病以及正常狀態的患者超聲檢查資料,共同制作各種正常、靜態以及動態的病例幻燈片,在為學生講課時要注意應用的教材圖文并茂,讓學生更加直觀易懂的去看待抽象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和記憶起來更快,能夠更牢固的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并且還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豐富的空間想象力,能夠將不同的超聲斷面聲像圖進行組合,讓學生形成一種對病灶和臟器相對完整和立體的形態學認識,然后緊密的和臨床相結合,動態靈活的將不同的聲像圖表現和疾病進行聯合思考,從而為臨床提供更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超聲診斷[5]。
3、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學,特別是針對基層醫院計劃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進行教學,多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重視觀摩教學,老師在操作時要邊檢查邊指導,向學生講解相關的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操作時要注意觀察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做到放手不放眼。當遇到疑難病例時,要組織學生共同進行講解,要鼓勵學生利用檢查的空檔時間各自成為受檢查者進行相互操作練習,嚴格按照每一個操作步驟,直觀的對正常人體組織器官的聲像圖進行學習[6]。在熟練掌握正常人體組織器官基礎上再發揮自己的空間想象力,應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將臨床資料和影像學相結合,從而能夠使學生對疾病做出正確、客觀的診斷,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現誤診和漏診現象,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習興趣和操作能力。
4、規范書寫報告
超聲診斷的報告是質量控制的組成部分,也是臨床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學生規范書寫超聲報告是極為重要的。通常規范的超聲報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超聲表現、診斷資料、超聲診斷等,其中對于超聲表現的描述是先寫整體后局部,超聲診斷的書寫又分成非確定性和確定性診斷,對于典型的疾病能夠做出確定性的診斷,對于不確定的疾病要做出診斷提示,建議患者做進一步的檢查[7]。帶教老師要告知學生超聲診斷的書寫要點,讓學生學習不同部位組織器官和不同系統的正常和典型疾病的代表性報告范例,讓學生獨自進行超聲檢查,然后依照報告的范例來獨自書寫檢查報告,老師對于學生的報告給予評價。通過書寫一份完整的典型疾病超聲報告,運用專業術語描述,一方面可以加深對疾病診斷的記憶,另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其中錯誤及不足,使其臨床思維在書寫中得到進一步學習及提高。
5、鼓勵臨床實操,加強培養學生技能
醫學理論知識本就枯燥乏味,帶教老師如果單純采用一味的講解授課方式會讓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帶教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積極互動,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帶教老師在上機示教時要向學生講解儀器的使用規范,各種超聲檢查的禁忌癥和適應癥,在必要的情況下帶教老師可以手把手的幫助學生打出標準的切面,及時指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對于學生的薄弱環節可以進行反復的訓練[8]。在獲得患者同意后可以讓學生模擬門診訓練,讓學生獨自幫助患者檢查,與患者交流溝通,收集病史,然后做出診斷,應用該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更容易吸收和理解,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通過接觸患者培養學生良好的醫風醫德[9]。
6、重視討論式會診
超聲診斷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學習空間,讓學生以理論知識作為依據。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 “同圖異病”“同病異圖”的現象,通過討論式的會診(可以是邊檢查邊討論,也可以是過后集體討論),對疾病做出相應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之后再由帶教老師做出診斷,指出學生在下診斷時忽略和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糾正,讓學生了解到臨床疾病的診斷需要,能夠加深對超聲診斷學的學習。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帶教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從患者病程、癥狀以及體征等多方面入手診斷,提高學生閱片質量[10]。另外帶教老師還可以結合學生和醫院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建立互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7、利用影像工作站和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
利用影像工作站能夠更方便的調閱和查詢之前的影像學圖像,更利于保管,不容易損壞和丟失有用的影像學圖像。并且還能夠在計算機上調閱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復雜的超聲圖像,將它們一起綜合起來對比進行分析,建立整體的影像學習觀。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的方式來將超聲圖像做動靜結合處理,使得圖像、文字、聲音并茂,會使得學生形成更強的立體感觀,在教學中互動性更強,讓比較難懂的、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簡單,更利于被學生所接受。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課堂的教學氣氛變得活躍,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更牢固和全面的掌握。
8、小結
對于超聲醫學專業學生的帶教,帶教老師要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超聲診斷流程和書寫診斷報告進行規范化要求,加強對檢查患者的隨訪,采用討論式會診,以此來培養出優秀的基層超聲診斷人才。在臨床帶教過程中,要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采用科學有效的帶教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探索性學習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和勇于實踐的能力,不僅能夠培養出超聲診斷人才,還能夠提高基層醫院帶教老師的超聲診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曉榮,曾紅春,姚蘭輝等.臨床醫學專業學員的超聲診斷學實踐帶教體會[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5):354-355.
[2]張勇,周美珍,段廣銀等.基層縣級醫院對小兒腹部腫塊超聲檢查的帶教體會[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7,19(4):281-282.
[3]王蓓,周娜,翟虹等.超聲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實踐中的體會[J].新疆醫學,2017,47(10):1222-1223.
[4]張群霞,冉海濤,任建麗等.超聲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帶教體會[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6):424-425.
[5]劉芳,楊敏.胎兒結構畸形超聲篩查在住院醫師"規培"中的帶教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7):58-60.
[6]羅燕娜.臨床超聲帶教體會淺談[J].醫藥前沿,2016,6(19):346-347.
[7]陳玉龍,董娟,杜建俠等.小兒腹部腫塊超聲檢查的帶教體會[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121-122.
[8]金彬彬,馬燕.影像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婦產超聲的帶教體會[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7):106-108.
[9]張曉雯,解麗梅.醫學影像專業本科超聲診斷實習帶教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4):65-67.
[10]常瑩,楊敬春,王萍,等.多模態教學模式在超聲診斷學中的教學應用[J].中國病案,2020,21(4):86-88.
作者簡介:李霏艷,性別:女,出生年月:1984年2月,學歷:大學本科,所在地址: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科室:超聲診斷科,職稱:中級,從事:超聲診斷,研究方向:婦產。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廣西武鳴?53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