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靜
摘?要:運用1998年至2019年的海南省旅游數據與財政支出結構數據,就財政支出類型對旅游業的影響進行灰色關聯分析。研究發現,對旅游人數影響最大的是農林水支出,對旅游質量影響最大的是教育支出,對國際旅游影響最大的是商業服務,而文化旅游、交通運輸與衛生健康類支出影響較小。因此文章提出在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的同時引入民間資本,共同解決旅游影響因素中的薄弱環節。
關鍵詞:財政支出結構?灰色關聯?海南?旅游業
從2019年財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數據來看,海南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可見海南省財政支出的力度與水平較高。高水平的財政支出有沒有對海南省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業產生正效應,關鍵看財政支出的結構,以及不同類別的財政支出對旅游業影響的效果。由于財政支出結構只是旅游業發展的間接或者說部分的原因,做時間序列的回歸分析結果不夠準確。因此本文選擇灰色關聯分析法,比較多個不同財政支出類別對旅游業產生影響效果的不同,從而提高對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的財政支出的占比結構,提高財政支出的旅游業支持效率。
一、海南省財政支出結構分析
(一)海南省財政支出結構與全國財政支出結構的比較
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了38個百分點,而財政支出增長了81個百分點,財政支出的增長略超過財政收入的增長,可見國家經濟增長中對政府支出的依賴仍然較高,產業經濟發展對政府支出的需求仍然較強。對比同期海南財政收入與支出的增長率分別為817個百分點和989個百分點,略高于全國水平,說明海南對財政支出的需求要高于全國一般水平,海南的基礎建設等所需要的宏觀調控力度更大。
將財政支出結構進行分析,選擇與旅游業發展最為相關的11類,即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城鄉社區、農林水、交通運輸和商業服務業。這11大類財政支出占總財政支出的比重之和約為總財政支出的90%,用來對旅游業影響進行分析,數據比較全面。用2019年數據,對全國平均財政支出結構與海南省財政支出結構進行對比。
由表1可知海南省財政支出結構中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農林水、交通運輸3類占比略高于全國水平,說明海南省在這3方面較弱,需要政府的干預與支持。其他的8類與旅游業相關的投入水平都低于全國的占比水平,說明海南省在相關方面的投入少于全國的水平。
(二)財政支出結構的優缺點
從表1可知,11大財政支出中,排名靠前的是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農林水、衛生健康等,而對旅游業影響較直接的指標如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等占比較小。但同全國相比,這些指標仍略有超過平均水平,可見海南省財政支出對旅游業有所偏向。比較旅游中的城鄉二元投入,海南在城鄉社區的支出占比為827%,而全國為1217%,差距較大,說明海南在三農問題上的重視超過全國一般水平,而城鄉的建設、城鎮化率等低于全國一般水平。
二、財政支出結構對旅游指標影響的灰色關聯比較
每一類財政支出對旅游業影響效果如何,需要具體的測度,為比較不同類財政支出對旅游業影響的效果,則對11類財政支出與旅游業發展指標進行灰色關聯系數的計算,然后再進行比較分析。本文運用1998至2019年的財政支出與旅游收入、接待游客總人數、客房開房率、接待外國游客數的數據,對5者的灰色關聯系數進行計算。
對接待游客人數影響排名從高到低是農林水、公共安全、社會保障和就業、科學技術、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商業服務業、節能環保、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對旅游總人數影響最大的是自然資源類的財政支出,仍然是海南省的一大旅游競爭優勢;影響第二大的因素是公共安全,可見位于祖國南疆的海南島嶼在公共安全上應加強力度。影響最小的因素是交通運輸,可見海南島近年的交通運輸沒有太大改變和改善。
外國游客影響排名為商業服務業、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節能環保、衛生健康、交通運輸。最大的因素是商業服務業,可見旅游中介在引入外國客源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最小的因素依然是交通運輸,其次是衛生健康,說明海南島在衛生健康等方面投入的增加沒有顯著改善。
國內游客影響排名為農林水、科學技術、公共安全、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商業服務業、節能環保、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影響第一大的因素同樣是農林水;影響第二大的因素是科學技術,可見國內的游客對海南島內高端的消費、投資和交流非常看重,科學技術帶來高的經濟增長和高的收入水平,吸引國內游客后期發展為海南省流動人口。影響最小的因素同樣是交通運輸和衛生健康,再次是節能環保,這可能源于海南自身在產業結構和氣候資源上固有的優勢超過了政府財政支出對環境因素保護的程度,顯得其不再重要。同國外游客相比,商業服務為顯得沒有那么重要,即旅游中介在國內旅游中的作用不顯,究其原因主要是海南旅游品牌已經為國人所熟知,其旅游方式不再以旅游團形式為主。
旅游收入影響排名為教育支出、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節能環保、衛生健康、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教育支出,可見要使得旅游對當地經濟增長的質量有正效應,應加大教育的投入,人才的培養,從而提升旅游的服務質量;影響第二大的仍然是農林水,可見海南應保證在自然資源以及第一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發展;影響第三大的是社會保障與就業,可見旅游收入的增長依賴于人才的保持計劃,留住人才的機制對旅游收入有重要意義。影響較小的因素分別是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以及衛生健康,可見這三者在近些年都沒有較好地改善與發展,未發揮其對旅游收入的正效應。
國內旅游收入影響排名為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教育支出、節能環保、衛生健康、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對國內旅游收入影響前三的因素分別是社會保障與就業、農林水、公共安全,社會保障與就業改善了城鎮人口的居住環境,農林水改善了農村的旅游環境,公共安全使得海南省整體旅游環境有保障,可見國內旅游收入不僅依賴城市旅游資源,也逐漸重視農業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影響較小的三個因素同樣是交通運輸、商業服務、衛生健康。
國際旅游收入影響排名為商業服務業、農林水、社會保障和就業、公共安全、科學技術、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節能環保、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影響較大的兩個因素是商業服務業和農林水,說明旅游中介以及自然資源等因素在國際旅游上的重要作用。影響較小的因素是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節能環保。客房開房率影響排名同國際旅游收入影響因素類似,主要是因為客房開房率以星級酒店的數據為主,其開房率與國際旅游消費息息相關。
三、優化海南省財政支出結構的建議與對策
從表2的灰色關聯系數表來看,財政支出的各部分結構與旅游指標之間的相關性較強,說明財政支出以對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財政支出在結構占比以及旅游發展貢獻度上存在不足。
(一)適當提高社會保障與就業、教育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
從全國與海南的財政支出結構對比中可知,這兩者在海南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其對旅游收入即旅游質量的提高影響最大。因此,應注重這兩者的財政投入,留住行業人才,培育行業人才,將智慧旅游、科技旅游、高端旅游作為海南旅游發展的方向。
(二)加強商業服務業面財政支出的政策導向
加強與國際的溝通與交流,打造國際旅游島嶼。海南省要成為國際旅游島,其開放度應進一步提高,顯然商業服務業作為民間的旅游橋梁,對外交往作為官方的旅游橋梁,兩者作用都應充分發揮,因此政府應引導或主導其國際溝通與交流,加強兩方面的對外開放。
(三)支持國際性的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支出,擴大旅游影響力
作為對旅游業影響最為直接的一類財政支出,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的輻射度直接影響海南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品牌建設。然而從關聯系數可見其對旅游指標的影響都屬于中等,說明該項的支出輻射度不夠,尤其是其對國際旅游收入的影響最小,可見應提升海南文化旅游體育和傳媒的國際性,提高其國際影響力,從而建立國際旅游品牌。
(四)充分發揮政府與民間力量,改善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節能環保
從這三者來看,海南省目前建設中的短板,最大是交通運輸。由于前期基礎差,雖然后期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高于全國水平,但其基礎設施仍然不能滿足當地旅游需求。其次是衛生健康供給不足,節能環保上沒有突出特色,都限制了財政支出中這三者對旅游的效果。未來應進一步加大投入的同時,注重民間資本的引入,利用市場機制來輔助解決這三類建設滯后問題。
參考文獻:
[1]周詩濤,郭春林財政投資對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20(16):153-156
[2]李云海,許思茂公共財政支持下的海南旅游產業發展與布局[J].特區經濟,2013(12):111-113
[3]侯冠平等海南經濟、旅游業、財政支出與城鄉收入差距[J].商業研究,2013(5):140-146
(徐超靜,三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