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翠蓮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金融科技等的快速發展,遠程開立單位銀行賬戶業務日益為業界所關注。遠程開戶過程便捷高效,其風險點集中于客戶身份識別環節。開戶銀行應從技術風險控制、身份信息交叉驗證、多重組合限制、線上與線下信息輔助遠程認證等多個維度開展風險防控;主管機關應從轉變銀行賬戶管理理念、構建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洗錢風險評估機制等角度加強監管,督導銀行機構落實賬戶管理主體責任。
關鍵詞:遠程開戶?風險防控?監管模式
一、遠程開戶的特點、風險點及應用場景
(一)遠程開戶的特點
對于企業銀行結算賬戶來說,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是國際慣例,也是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目的是防范洗錢、恐怖融資和金融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銀行在為企業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時必須充分、全面核實客戶身份信息的真實性和開戶意愿的真實性,目前這一項核實工作主要通過客戶的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權的受托人持有效身份證件來銀行柜臺采取面對面的方式完成。而遠程開立銀行結算賬戶采取線上辦理的方式,客戶無須到物理網點,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遠程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業務時,必須通過客戶身份的自證機制和相關核驗措施來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的義務。因此遠程開戶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開戶過程更加便捷??蛻艨梢圆皇芙鹑跈C構服務和營業時間的限制,全天24小時通過線上操作進行銀行結算賬戶開立等活動。二是非面對面辦理。遠程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全過程均為遠距離或線上交易,整個開戶過程中銀行不會與客戶有直接的面對面簽約,而是采取各種線上身份識別技術對客戶身份進行識別。三是開戶資料電子化。遠程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全程以非面對面的方式進行,開戶過程中客戶不會填寫紙質材料和留存筆跡等實體痕跡,銀行只能通過網絡后臺信息數據處理具體賬戶。四是客戶信息泄露風險高。由于遠程開戶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且沒有銀行工作人員的參與,銀行無法像柜臺交易那樣確保交易信息一對一當面傳遞,信息傳遞路徑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客戶信息泄露的風險較高。
(二)遠程開戶的風險點
遠程開戶的風險點集中于客戶身份難識別??蛻羯矸葑R別是一項基礎金融制度,無論是面對面在銀行柜臺開戶還是遠程開戶,銀行機構都應該履行這一義務,全面、準確識別客戶身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遠程開戶是采取線上非面對面的開戶模式,因此銀行機構難以實時、持續、全面地進行客戶身份識別工作。首先,遠程賬戶開立過程中,通過電子圖片方式提交的開戶資料,銀行很難校驗其真實性。由于沒有原始開戶資料,銀行很難對之進行事中監管,各種監控措施缺乏實時性。其次,在遠程開戶過程中,銀行機構往往通過向指定手機發送短信驗證碼、同名賬戶轉入資金等方式認定客戶身份真實性,倘若客戶主動或被動地將相關認證信息資料告知他人,銀行便很難識別賬戶的實際控制人,該類驗證方式缺乏安全性。最后,金融基礎設施薄弱制約業務發展。若放開遠程開戶業務,銀行應采用現代化的安全網絡,利用政府部門數據庫、本行自身數據庫、商業數據庫,通過客戶信息交叉驗證,其他銀行賬戶交叉驗證等方式構建安全可靠的遠程開戶客戶身份識別機制。但由于目前賬戶信息都屬于各商業銀行內部信息資料,各銀行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難以通過一個較為開放的平臺進行其他銀行賬戶交叉驗證。
目前,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等國家不同程度上支持遠程開戶服務模式,其中大多數國家對遠程開戶業務整體持謹慎態度,考慮的問題集中于反洗錢及反恐怖融資、非面對面客戶身份識別和風險評估等盡職調查、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等三個方面??梢?,遠程開戶的主要風險點集中于洗錢風險管理的方式、實名制符合程度。
(三)遠程開戶應用場景
先由申請人通過網絡填寫客戶信息并提交開戶申請,銀行機構在線上實時采取遠程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與有效身份核驗雙重驗證方式對客戶進行身份驗證,并實施同步錄音錄像,運用相關數據庫信息系統和信息交叉驗證等方式進行安全可靠的遠程客戶身份識別,并按照規定留存客戶身份信息和開戶資料。
根據實名制符合程度,實施分層分級管理。結合目前賬戶管理制度和實踐,根據賬戶功能與用途等特點,可以對賬戶開立方式實施分層分級管理。比如,基本存款賬戶是存款人為滿足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需要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具有提綱挈領的統領作用,屬于基礎性賬戶,是銀行機構識別客戶身份、建立業務關系的第一道關口,也是銀行機構識別風險、控制風險的關鍵環節。因此,基本存款賬戶應面對面開立。除了基本存款賬戶,其他具有取現功能的單位賬戶,鑒于目前現金管理需要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需要,建議也應面對面開立。
一般存款賬戶、不具有取現功能的專用存款賬戶、不具有取現功能的非臨時機構臨時戶可以遠程開立。遠程開立單位銀行賬戶時,應綁定面對面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或其他具有取現功能的單位賬戶,同時驗證重要開戶信息一致性,開戶信息發生變更的應先行變更開戶信息,再進行遠程開戶。
二、遠程開戶風險管控要求
目前,根據境內外銀行機構開戶實踐,商業銀行主要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風險。
(一)技術風險控制
商業銀行采取云端數據庫、生物識別和電子簽名等身份認證技術,從用戶專屬信息、專屬設備和專屬特征三方面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同時,采取數據加密、邊界控制、實時監控、數字證書等技術控制風險,確保客戶信息安全,并定期、不定期請具備資質的外部專業機構評估系統風險。
(二)信息交叉驗證
通過可信任的第三方數據庫對客戶身份信息進行交叉驗證。商業銀行利用政府部門數據庫、本行自身數據庫、商業數據庫,通過客戶信息交叉驗證、其他銀行賬戶交叉驗證等方式構建安全可靠的遠程開戶客戶身份識別機制。但由于目前賬戶信息都屬于各商業銀行內部信息資料,各銀行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因而難以通過一個較為開放的平臺進行其他銀行賬戶交叉驗證。
(三)多重組合限制
一是限制開戶對象。要求開戶主體必須在我國境內成立且存續一定時間或達到一定規模。二是限制開戶數量。客戶通過遠程開戶方式只能在一個銀行同時開設一定數量的賬戶。三是限制賬戶類型。對于一般存款賬戶、不具有取現功能的專用存款賬戶、不具有取現功能的非臨時機構臨時戶可以遠程開立,而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具有取現功能的單位賬戶建議線下開立。四是限制賬戶余額和交易金額。通過對取現金額、日累計交易金額、日累計交易筆數、賬戶余額和日存入金額等指標進行限制,降低遠程開戶帶來的洗錢等風險。五是限制資金流向。例如要求遠程開立的銀行賬戶需全部提取資金至同名銀行賬戶,不得用于向非同名賬戶轉賬或消費。
(四)線上或線下信息輔助遠程認證。遠程開戶申請人除了填寫規定的申報信息之外,還需按要求上傳或者郵寄能夠證明其身份的材料,比如電子身份證、有電子簽名且具有法律效用的證明材料、其他證明材料的復印件或掃描件等,委托具備認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輔助認證。也可以通過同名賬戶轉賬認證,在客戶遠程開戶實名認證過程中,要求遠程開戶申請人首筆交易通過已有銀行賬戶轉賬來完成,以確認客戶身份。通過電話對客戶網上填寫的問題再確認、上門面對面訪談,或讓客戶先在開立的賬戶進行小額存款,一段時間后電話回訪客戶詢問確認等,確保客戶遠程開戶符合自愿真實的原則。要求客戶提供額外的證明文件,例如企業客戶的產權證明和租賃合同等,以此輔助證明材料來佐證客戶真實身份,以便銀行通過認證材料間的關聯性加強身份識別。
三、監督管理模式
(一)適時轉變銀行賬戶管理理念,探索監管新方法
“自主認證、自擔責任”的管理原則將是未來監管的發展方向之一。美國對于遠程開立銀行賬戶的態度相對而言比較開放,不對銀行賬戶遠程開立設置任何強制性附加要求,而是把決定權交給金融機構。我國可以學習借鑒美國等銀行賬戶管理經驗,適時轉變銀行賬戶的管理理念,在堅持“實名制”目標管理理念、要求銀行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充分了解客戶”的前提下,允許銀行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探索不同賬戶開戶方式。監管機構則保留事后監督管理的權力,以嚴格的問責機制督促金融機構確保各類賬戶滿足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反欺詐等監管要求。
(二)構建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信息交叉驗證渠道
強化金融系統與公安、司法、工商、通信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構建跨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公共信息數據庫和協同驗證體系,采用多渠道混合交叉認證的身份認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客戶身份驗證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信息的適用價值和運轉效率,為遠程開戶提供豐富的基礎驗證信息。建立健全跨行信息交叉驗證渠道。主管部門可以牽頭組織建立客戶身份信息跨行驗證渠道,經面對面核驗的身份信息可以作為遠程開戶身份核驗的參考。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基礎應用
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動態人臉圖像數據庫,加快自然人的指紋錄入,進一步完善手機實名制等,為新型身份認證技術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從長期來看,還需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網絡管理,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失信行為和網絡犯罪行為的打擊和處罰力度。
(四)建立新業務洗錢風險評估機制,完善風險控制措施
完善的風控措施是金融業務健康、安全開展的基石。因此,各銀行機構應該全面考慮遠程開戶業務的風險和安全隱患,遵從監管機構的相關法規標準,制定覆蓋完整業務流程、各個環節的風控措施,有效地記錄和保管遠程開戶的電子證據,必要時引入第三方認證手段,保證業務的可信與公正。在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客戶身份識別和風險評估以及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等方面法規政策的基礎上,配套建立嚴格的事后責任追究和處罰制度,以督促金融機構強化遠程開戶的制度和業務流程設計。同時銀行機構、證券機構應及時更新完善名單庫,并將名單庫嵌入業務關系,當客戶與疑似名單人員發生交易時,系統自動預警。
(五)加強監督管理,督導銀行機構落實賬戶管理主體責任
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遠程開戶管理制度,并督導銀行機構貫徹落實,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完善風險防控措施,落實賬戶實名制,避免出現開立假名、匿名賬戶和實名不實人等問題。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督導銀行機構落實賬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動態復核有關要求,確保賬戶實名制得到持續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3〕5號)[Z].2013-4-10
[2]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的通知(銀發〔2019〕41號)2019-2-2
[3]王鈺娜遠程開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基于直銷銀行的分析[J].上海金融,2016(6)
[4]許琪銀行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金融會計,2015(8)
[5]官斌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制度法制化探析[J].金融科技時代,2018(6)
[6]周子衡賬戶:新經濟與新金融之路[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7](美)斯普拉格賬戶的哲學[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4
(景翠蓮,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