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倩 李麗
摘?要:對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目前主要存在披露內容和方式簡單、企業自主披露隨意性強和相關人員環保意識淡薄等問題。基于此,提出健全披露體系、建立相關部門審計監督、提高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建議。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重污染企業
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日益加重的環境污染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財產安全,也不可逆轉地破壞了生態平衡,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心的核心內容[1,2,3]。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總體戰略目標,其中生態文明建設將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提到了新的高度。重污染企業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土地面積減少等消極影響。針對上述問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該方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起到紐帶作用,重污染企業只要充分、真實、全面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把環境會計信息盡可能量化,并將其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和會計核算中,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4]。然而,傳統的會計沒有對環境會計進行確認、計量、報告,整個會計核算體系中也沒有包括環境支出和收益。因此,環境信息并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導致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程度很低。
環境信息的披露不僅不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而且可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還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健全會計信息披露的制度體系迫在眉睫。目前,國內外學者均重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與應用。Yan?Qiu,Amama?Shaukat,Rajesh?Tharyan[5]發現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存在關系,但是企業以前年度盈利越大,當年更愿意披露環境信息;Norhasimah?Md?Nor[6]認為企業愿意披露環境信息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強在社會中的地位,創立良好的企業形象;Isabel[7]等人在研究西班牙的公司過程中,發現政府政策的制定可以加強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會計研究還處于基礎階段,發展較慢。郭曉梅[8]認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本質是企業為了樹立良好的聲譽,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使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萬壽義[9]認為公司經營業績越好、規模越大的公司更愿意披露環境信息;錢偉[10]通過案例分析、內容分析和比較分析等方法對某煤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進行了探究。
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分析了現階段重污染企業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針對性處置措施。本文可引起企業更加重視環境信息披露問題,為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指導及參考。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環境會計是運用傳統會計的理論和方法,賦予自然資源一定的價值,并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的環境資產、負債等事項,可客觀反映環境問題對企業價值產生的影響[11],為政府、投資者等提供一定參考價值。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披露內容和方式簡單
我國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企業披露的方式存在差異:有的企業在董事會報告中披露;有的在附注中說明一下;有的與年度財務報告一起披露;少數企業在重要事項中披露;大部分企業沒有獨立的環境報告。對于相同的披露內容,一些企業將其納入財務形式,另一些企業納入非財務形式,非財務形式一般以文字形式披露,不能以貨幣量化這些信息,這使得企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無法反映環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更無法在企業之間形成對比[12]。另外,一些企業更喜歡披露積極的信息,就像我們所說的“報喜不報憂,消極信息披露較少甚至不披露,披露的信息一般僅能影響企業的股價和形象[13]。
(二)企業自主披露隨意性強
目前,重污染企業缺乏外部審計的監督,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隨意性強,沒有針對性。第一,大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只是針對企業的財務內容出具審計意見,而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沒有做出具體的要求。一些重污染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沒有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就披露了相關的環境會計信息,導致環境信息披露數量多,質量差[14]。第二,國家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政策過于籠統,沒有制定詳細的重污染企業規范制度,而且也沒有獨立的環境會計信息機構,導致重污染企業可能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故意隱瞞或者虛假披露部分環境信息,其可靠性和真實性有待證實。
(三)相關人員環保意識淡薄
近幾年,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我國各類院校為社會輸送了許多的會計專業的應屆生,但是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卻很少。而且大部分人只是了解會計的理論知識,從事的是傳統的會計業務方面的工作,對環境會計了解的微乎其微,甚至有些企業為了縮減成本,沒有對會計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間接導致會計人員缺乏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綠色技術創新等相關知識的掌握,最終導致環境信息披露很難在重污染企業得到有效的實施[15]。另外,企業的目標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些管理者沒有將生態環境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內,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創造利益,不重視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以至于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成因
(一)披露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不完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近幾年才著手研究企業發展與環境會計之間的聯系,研究時間短,沒有對環境會計中的重點和難點界定統一的標準,無據可依。理論的欠缺也阻礙了企業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導致不能規范環境會計的計量與確認,這也表明了企業并不能用單一的貨幣來衡量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情況。另一方面是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對重污染企業披露的方式和內容做出明確的要求,一般企業選擇定性的披露環境信息,內容簡單、實用性差,而且政府發布的法律法規都是針對一些特定的企業,并沒有從重污染企業的角度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二)環境會計缺乏審計監督
重污染企業缺乏外部審計的監督,使得企業更傾向于披露正面的環境信息,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最終也不利于健全環境會計信息體系[16]。第一,會計師事務所在有限的時間內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意見,很容易忽略“重要事項”和“財務報表附注中”關于環境信息的文字描述,再加上CPA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影響,并不能保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有效性。第二,近幾年我國才重視重污染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倡導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但國家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也沒有建立完整的體系和統一的標準,無法建立獨立的環境會計信息機構來監督企業披露的內容。
(三)相關人員缺乏主觀能動性
首先,管理層為了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只考慮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暫時成本,忽視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帶來的潛在利益,但從長期來看,其收益可能遠遠大于成本;其次,有些企業為了形象和聲譽或者是迫于政府的壓力,選擇性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但也只是補充性的說明,忽略負面信息,比如只說明對環保的投入金額,對于違規、處罰、或有負債只字未提[17];最后,會計人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對于綠色會計的計量與確認的操作還不夠熟練,后續的培訓也不健全。因此,一定要加強后續的培訓工作,提高人員的環保意識,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各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宣傳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三、解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對策
(一)健全披露體系
隨著環境信息的多元化和復雜性,政府部門的積極配合對于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一,政府應該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體系[18],加強關于環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理論指導,盡可能避免重污染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出現水平低、質量差的現象。第二,大部分重污染企業自主披露環境信息能力很弱,披露內容避重就輕,國家不僅要實行強制與自愿相結合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19],倡導重污染企業出具獨立的環境報告,有利于利益相關者做出理性的決策,還要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標準,給予重污染行業相應的指導,促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發展。
(二)建立相關部門審計監督
審計是環境會計信息真實披露的保障,主要責任是監督企業環境履行的情況,政府部門根據重污染企業的發展制定嚴格的審計披露制度,加強對審計人員專業化的培訓,以便于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有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將審計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一些發達國家,不僅要求企業將環境報告披露出來,而且要求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出具相關的環境信息披露的報告[20],因此,完善的外部審計制度提高了重污染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此外,國家統一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完善相關政策,建立第三方獨立的環境信息監督機構,增加環境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最后,各部門加強監管的力度,如證監會、環保局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企業關于環境信息的披露,各媒體曝光重污染企業刻意隱瞞環境信息的披露等內容。
(三)提高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企業管理層在追求利益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全局掌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大環保投資,優先綠色發展,承擔社會責任,充分認識到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各利益相關者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這樣企業為了籌集到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更愿意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再次,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和專業水平,鼓勵他們參與環境會計的學習與討論,加強后續的培訓工作[21];最后,證監會加大監督力度,社會媒體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加大宣傳力度,政府出臺相關監管制度[22],制定合適的獎懲制度,提高對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識。
本文對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目前主要存在披露內容和方式簡單、企業自主披露隨意性強、相關人員環保意識淡薄等問題。基于此,提出通過健全披露體系、建立相關部門審計監督、提高相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等途徑進行優化和改革,增加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透明性、及時性、可靠性,為促進重污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敏,黃瀅中國的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J].經濟學(季刊),2015(02)
[2]陳思言煤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評價體系構建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20
[3]楊帆我國石油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20
[4]羅群,張德榮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財會通訊,2017(25)
[5]Yan?Qiu,Amama?Shaukat,Rajesh?TharyanEnvironmental?and?social?disclosures:?Link?with?corporate?financial?performance[J].The?British?Accounting?Review,2016(01)
[6]?Nor?N?M,?Bahari?N?A?S,Adnan?N?A,et?al?The?Effects?of?Environmental?Disclosure?on?Financial?Performance?inMalaysia[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6(35)
[7]Isabel-María?G,José-Valeriano?F,Luis?RDeterminants?of?Corporate?Social?Disclosure?in?Spanish?Local?Government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3,(39)
[8]郭曉梅,洪華生西方環境會計學發展綜述[J].世界環境,2002(02)
[9]萬壽義,劉威,李笑雪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我國滬市A股的實證檢驗[J].會計之友,2013(21)
[10]錢偉M煤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9
[11]臧玉美從會計規范的角度分析會計自覺[J].中國證券期貨,2012(11)
[12]熊文錦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以造紙業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11)
[13]趙海燕等鋼鐵行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實證研究——基于上市企業面板數據[J].財會通訊,2018(31)
[14]陳碧君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9(30)
[15]劉珂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析[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2)
[16]羊金桃,熊學華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2)
[17]包華瑜等山西煤炭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綠色財會,2019(07)
[18]徐燕玲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農機,2019(06)
[19]聶建平重污染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低碳經濟背景[J].會計之友,2018(05)
[20]王扣林,趙海俠內部控制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探討——以造紙企業為例[J].現代企業,2018(10)
[21]遲婷,劉維忠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6)
[22]劉翠英等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調查及經濟后果分析——以重污染行業為例[J].財會通訊,2018(25)
(吳倩倩、李麗,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