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和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羽絨服裝新標準解讀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理事長姚小蔓作了主題為《中國羽絨行業發展趨勢及行業重點工作》的報告,并對中國羽絨行業趨勢及國內羽絨市場情況進行了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服裝生產國,生產工藝和加工水平全球領先,多數國際品牌羽絨服裝都由中國制造。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外快時尚品牌和輕奢羽絨服的風靡,引發了羽絨服裝消費外溢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國內羽絨服裝標準要求偏低、質量水平欠佳,導致消費者穿著體驗差。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三新主線貫穿全文,全篇彰顯主題為“高質量發展”。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修訂的。新版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已于今年3月9日發布,并將在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姚小蔓表示,新版羽絨服裝標準將助力羽絨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新標準的出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及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新標準更注重消費者體驗改善,且向GB/T 17685《羽絨羽毛》標準看齊,重點修訂了羽絨填充物質量要求。具體為:一是摒棄了含絨量的概念,改為國際通用的絨子含量,且絨子含量允許偏差≥-5%,并規定絨絲、羽絲不算絨,避免了高標低配;二是修改蓬松度測試方法,提升蓬松度判定指標,有效凸顯羽絨服裝保暖性和舒適性;三是增加絨絲、羽絲限量要求,由原來不限量改為≤10%,極大降低了羽絨服裝縫線處鉆絨風險,改善了消費體驗。以上修訂要點將有效解決羽絨服裝質量痛點,提升國產羽絨服裝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我國羽絨標準基本實現統一,并對標國際羽絨標準。羽絨服裝新標準實施,將使我國羽絨原料、羽絨寢具、羽絨服裝標準基本實現統一,并與國際標準接軌,使困擾行業多年的標準混亂問題終于得以解決,這標志著中國羽絨行業標準化和國際化進程邁上了新臺階,也是行業發展的里程碑。
姚小蔓坦言,如今的消費者對羽絨制品關注點已不限于質量、款式和品牌,正逐漸擴展到原產地、社會責任、環境保護和動物福利等領域。因此,在新標準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水平的同時,還要推進全球羽絨追溯系統建設,持續挖掘羽絨及制品可追溯性、安全性、賣點及可靠性。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制品生產國、出口國及消費國,年產羽絨羽毛約40萬噸,占據國際市場70%~80份額,具有絕對的國際話語權。中國羽絨產業優勢:一是資源優勢,中國擁有優質水禽,品種多、產量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介紹,全球97%的鵝和74%的鴨產自中國,中國在資源上具有絕對話語權;二是加工優勢,中國有大量優質三同生產企業,也就是同標準、同質量、同生產線,且國外諸多知名羽絨品牌,大多為中國制造;三是價格優勢,中國羽絨及制品質量好、價格低,可謂物美價廉;四是市場優勢,中國羽絨制品消費能力強,但市場普及率低,發展前景誘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2020年,全國羽絨服裝產量已由2015年的3.4億件,下降至2020年的1.149億件,下降非常明顯。說明羽絨服裝產量在逐漸減少,但品質提升了。
對于目前市場上羽絨價格持續走高現象,姚小蔓透露,主要原因是去年受疫情影響,全國羽絨服產量下降了24.4%,但去年羽絨服裝銷售較好,庫存積壓也少,所以今年羽絨服品牌都鉚足勁要增加產量,現在有增產趨勢。再有,現在市場上羽絨被需求在增多,其實,我國羽絨被普及率一直較低、還不足5%,但近5年羽絨被銷量卻在快速提升,用量在逐步加大,供應量卻在減少。尤其去年疫情導致了養殖量減少,造成需求大于供給,這也是羽絨漲價的原因之一。
2018年,中國羽絨服裝品牌波司登確立了以品牌為核心的品質升級戰略,對產品、渠道和傳播做了大幅提升,增設了中高端產品系列(中高端產品主要指售價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裝產品),占比為15%,單品牌銷售額破百億;2019年,波司登繼續提質,中高端產品占比增至20%,其登峰系列羽絨服在2019年發布的7款產品中,售價均在5000元以上,其中,售價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款達到11800元;2020年,波司登又將中高端產品占比增至30%,實現凈利潤119527.6萬元,同比增長18.87%。
姚小蔓認為,波司登在戰略轉型中增加了中高端產品占比,實現了提檔升級,提升了產品質量,使庫存不斷減少、提升了利潤率。未來,羽絨服裝品牌減少產量、提升產品質量,將會成為品牌轉型的趨勢。她透露,波司登高端產品填充的鵝絨其絨絲和羽絲量≤6%,這也是波司登的采購標準,與國際品牌蒙克里爾采購標準嚴格程度一致。所以新標準的執行,首要問題就是控制絨絲、羽絲的量。而舊版2011羽絨服裝標準中,規定了絨絲、羽絲也算絨,且絨絲、羽絲量需加到10%以上才合格、加不到10%就不合格,這也是舊版羽絨服裝標準最大的漏洞和弊端。
現下,消費者投訴的羽絨服裝問題大部分是鉆絨,且鉆出的都是單根絨絲、羽絲,因為絨絲、羽絲最容易鉆出來,嚴重影響消費者感受。但新標準嚴格規定了絨絲、羽絲不算絨,并限制量(原來不限量),確實邁進一大步,并與GB/T 17685《羽絨羽毛》標準和國際羽毛局IDFB標準基本接軌。這標志著中國羽絨標準提升上了新臺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在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明確提出“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建立質量分級制度,倡導優質優價,引導、保護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的積極性;2018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啟動了質量提升推動工作。所以,在政策引導下,羽絨品牌質量提升是未來發展趨勢。而羽絨服裝新標準出臺,也符合羽絨行業、羽絨服裝質量提升的需求。
姚曉蔓建議生產企業要提升羽絨服裝品質,主要還是從輕便、舒適、透氣以及保暖性來著手。主要有:一是面料里料高支高密透氣透濕;二是羽絨填充物絨子含量要高,蓬松度要高;三是絨絲、羽絲量要下降。
需要強調的是,鑒別羽絨品質的主要指標還是國際通用的蓬松度。蓬松度是體現羽絨真正品質、決定羽絨保暖性能及羽絨質量的一個重要品質指標。在IDFB國際標準中,蓬松度是評價羽絨品質的重要指標,主要為:500起步、650為較好、800為很好、850及以上為更好。目前,國際知名羽絨品牌都把蓬松度作為第一標注要素,標注在產品的吊牌、洗嘜、袖口等顯著位置。
為何要這樣標?姚小蔓解釋,實際上這也是對消費者的消費教育,因為蓬松度越高、說明羽絨品質越好,價格賣得越貴。所以,以此來區別價格、指導消費,教育消費者將蓬松度作為衡量產品質量等級的標簽。
姚小蔓介紹,在GB/T 14272標準新舊更替之際,2021年羽絨采購還需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按新標準采購;二是如果按老標準采購,建議要控制絨絲、羽絲量,否則即使更換標簽也會不合格;但如果絨絲、羽絲量已控制在≤10%,仍賣不出去導致積壓,便可以把標簽換掉。當然,其中還涉及到蓬松度和其他指標是否吻合。不過,單就絨絲、羽絲不限量這一點如果不合格,其他都免談。
目前,國內羽絨市場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炒作國外羽絨原料。近年來,羽絨制品市場出現不少商家為了利益而炒作“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一味宣傳“產地”決定品質,“歐洲絨比中國絨好”的錯誤觀念,以此來誘導中國消費者。
二是炒作外國品牌。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信任外國品牌的心理,把中國產羽絨制品貼上外國商標,冒充國際品牌進行宣傳,使消費者上當受騙。而這些打著外國商標的中國商品,還以高于中國同類商品一倍以上的價格出售,且銷售火爆。
三是價格相差懸殊,質量參差不齊。市場上同樣標注90%白鴨絨的100克重羽絨服,其售價有100元/件、500元/件甚至3000元/件。事實上,一些廉價的標稱90%白鴨絨的羽絨服,里面都是絨絲和羽絲,而且純是絨絲和羽絲;還有的填充純化纖棉;絨絲、羽絲和化纖棉混合物;或短斤少兩,絨子含量低于標稱值。其中,短斤少兩現象最為嚴重。
四是科技創新,真假難辨。主要是消費者被商家的“假科技”困擾,致使消費者對真科技也產生疑惑。
五是安全和環保意識薄弱。羽絨服裝洗滌劑中可能含有APEO、硅等國際抵制的化學成分,隱患來源主要是:洗滌劑、柔順劑、蓬松劑、漂泊劑、防水劑等。羽絨服裝生產企業要小心這些化學助劑里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質,會不會給環境和消費者帶來不安全因素。
六是動物福利問題。國外所謂的動物保護組織,抨擊來自中國的羽絨80%是“活拔絨”,涉及虐待動物,號召民眾抵制使用中國羽絨制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水禽養殖情況不透明,供應商、品牌商、消費者無從知曉。二、國外一些審核機構,審核規則弄虛作假、脫離實際,程序繁瑣,目的是演戲給消費者看,且審核費用昂貴,最終還得消費者買單。而羽絨生產商明知是碰瓷兒,但為了生意和訂單,不得不這樣做。
七是國際問題。現在國際上提倡回收二手絨,比如優衣庫已提出百分之百用回收絨做羽絨服裝,消費者也非常支持,愿意高價購買回收羽絨制成的產品;宜家也承諾2030年全部產品使用可再生回收材料。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但如何證明是回收絨卻是個問題。而這些也是困擾中國羽絨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全球羽絨追溯系統勢在必行。
姚小蔓談到,全球羽絨追溯系統是由羽絨產業鏈各個環節以及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真實記錄羽絨全產業鏈信息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系統面向養殖戶、規模養殖場、屠宰廠、羽絨加工廠、品牌商、貿易商以及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為其提供羽絨全程追溯服務。另外,此系統還致力于推廣安全可信的優質原料和制品;系統信息記錄和審核覆蓋了羽絨全產業鏈,通過羽絨來源、安全、質量、回收、利用等信息審核審查,確保羽絨來源清晰、安全可信、品質保證、賣點真實,使品牌商對羽絨供應鏈管理更直接、簡單、有效,也為品牌商解決了原料供應所有賣點問題;還可以為品牌商進行佐證,以及提供羽絨供應鏈全程可視生產管理審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