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多瑙河畔聯合國旁邊坐落著一座中國式庭院,院內游廊曲折、琉璃蓋頂、水清竹綠、鳥語花香,構成了一個隱蔽于都市的靜謐花園,置身此景必沉醉其中。這座中國式庭院就是維也納四川飯店的所在。此情此景,令人很難想象,23年前在趙小鳳女士接手時,維也納四川飯店卻是一副門可羅雀的蕭條景象。
趙小鳳女士出身于書香世家,她生于成都,長于中國香港,19歲到奧地利求學,取得維也納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碩士學位。同時,就讀維也納大學翻譯系,寒窗兩年后考取了奧地利司法部中德法定翻譯執照,從事翻譯工作三十年。
1989年,維也納四川飯店開張時高朋滿座、賓客如云,但是好景不長,由于經營不善,八年后店堂已變得門庭冷落。作為飯店翻譯的趙小鳳為這樣一座中國園林式的飯店荒廢而深感痛惜和不甘,幾經思慮,她最后下定決心接手四川飯店。

“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生意”。經營初期,趙小鳳萬分艱辛,偌大的廳堂,中午經常只有一位客人。她認真總結四川飯店之前失敗的教訓,并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后,制定了一份長遠的規劃。“首先自己要懂這個行業,我去上課補習各種知識,如酒文化、服務學、廚房學、食品衛生、員工管理、成本計算等。”蒼天不負有心人,苦心經營多年后,四川飯店終于走上正常軌道。她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特聘四川特級廚師主理正宗川菜,飯店再次變得賓客滿堂,庭院也恢復了水清竹翠。如今,四川飯店變成了一個集中國美食與文化于一身的熱土,譽滿奧地利,不僅是奧地利中國美食的代表,也讓中華文化在維也納多了一張名片。
近年來,趙小鳳認為自己曾經的那段艱難歲月已經過去,兒子大學畢業后順利接班飯店管理,她覺得是時候以感恩之心回饋社會了,于是接任奧地利華人餐飲服務業總會會長,當同業老板因語言困難而看不懂政府來信時,她就熱心的為他們解讀,盡力協助解決問題。不僅積極配合使館創造條件,讓中餐經營者能夠從祖國各地聘任廚師到奧地利,而且為了讓不懂德語的中餐業從事者能夠更好的工作,還多次與維也納商會共同舉辦漢語衛生講座和急救課,贏得大家的尊重。
2020年春節過后,新冠肺炎疫情燃燒到奧地利時,她牽頭組織華人華僑志愿團隊,義務為過年探親返回維也納后沒有隔離條件的同胞接機預訂酒店,進行十四天隔離。有無私的中餐館和面店提供免費送餐,有醫科大學生義務為他們做簡單的健康檢查報告。趙小鳳和志愿者一起,每天不怕辛勞,親力親為,起早摸黑,東奔西跑,出錢出力共同奮戰抗疫。那是連口罩,消毒液和抗新冠病的中藥都買不到的一段日子,更不用提哪里可以搞到防護服和護目鏡。大家奮不顧身,只是單純抱著熱愛祖國、關心同胞的心,碰到緊急情況時,她顧不上自己的生意,一心只為抗疫奔波,互相團結一起集中力量往前沖,共同奮戰了一個多月,直到奧地利政府終于采取中國模式,開動封城抗疫。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持久戰,趙小鳳認識到不能怠懈、只能猛追。當國內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刻,她和華人華僑一起抱團眾籌捐款,購買抗疫防疫物資支援武漢、支援祖國。當祖國挺過難關時,她又和大家一起從國內購買抗疫防疫物資,支援奧地利維也納的醫院和急救系統。之后,又配合大使館在四川飯店的花園,為餐飲業同胞發放祖國千辛萬苦遠道運來的慰問口罩,解決缺乏口罩的燃眉之急。
趙小鳳既是四川飯店的董事長,也是使館的領事保護聯絡員,既是知識份子,又是商人。不但經營飯店有方,當僑界有困難的時候,她一定在第一時間給予僑團正能量。雖然現在的奧地利疫情還沒有完全解封,但她與奧地利的華人華僑堅信“戰”疫一定能勝利,餐飲企業獲得重啟、安康穩逸的好生活正在邁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