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對東盟出口貿易額的二元邊際研究*

2021-05-25 08:12:14領,

王 領, 許 怡

(上海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 上海 200093)

中國和東盟的對話開始于1991年。隨著交流的逐步深入,2000年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倡議。通過談判,2010年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此后,雙方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2019年,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額達6 414.6億美元,東盟也由此取代美國成為僅次于歐盟的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由此可見,東盟是我國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貿易伙伴,對雙方經貿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綜述

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對二元邊際并沒有統一的定義標準[1-2],但是仍然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界定:第一種是從產品層面,集約邊際指原來出口的產品在數量上的增長,擴展邊際指產品種類的增減;第二種是從國家層面,集約邊際是指已有的雙邊貿易增長,擴展邊際是指與新的國家建立貿易關系;第三種是從企業層面,集約邊際是指現有出口企業出口額增長,擴展邊際指的是新的企業進入出口市場或者舊的企業退出。

圍繞這三個角度展開的研究大致也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主要研究二元邊際的結構。從現有文獻分析,由于各學者研究側重點和測量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致。一部分學者認為擴展邊際在貿易增長中占主要地位。Hummels等通過HS六位數貿易數據發現,1995年樣本國家之間的出口增長中有60%是擴展邊際貢獻的[3]。Evenett等的研究也證明了擴展邊際的增長對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是極為重要的[4]。Timothy等在擴展邊際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產品邊際的概念,而新產品邊際對推動貿易增長至關重要[5]。尚濤等通過新產品邊際的方法分解了2005—2015年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發現新產品邊際在貿易增長中更為重要[6]。另一部分學者認為,集約邊際在貿易增長中的作用更大。如錢學峰等認為,中國貿易主要沿著集約邊際增長[2]。

第二類主要是研究二元邊際的福利效應。不同的貿易邊際會帶來不同的福利效應。如果一國貿易增長沿著集約邊際,那么大部分對貿易的貢獻來自現有企業和產品。如果這部分企業和產品屬于少數,當有貿易沖擊的時候貿易增長就會出現較大的波動,而且集約邊際可能會使貿易條件惡化,從而導致貧困化增長。Amiti等發現,1992年以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主要沿著集約邊際,而且在1997—2005年出口平均價格存在明顯的下降,即貿易條件的惡化[7]。相反,如果增長沿著擴展邊際,那么出口國生產結構將會更加多元化,企業會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對外部沖擊的抵御力更強,貿易條件有機會得到改善[3]。有些研究甚至發現擴展邊際是解釋出口國生產率進步的重要機制,因為根據新新貿易理論如果低效率的企業無法繼續出口而倒閉,那么資源就會重新配置到高效率的企業,整體的產業水平由此提高[8]。

第三類文獻是關于二元邊際影響因素的研究。總的來說,影響因素可以分為貿易成本和非貿易成本。在貿易成本方面,可以分為可變貿易成本和固定貿易成本。大部分研究運用引力模型,用經濟自由度來表示固定貿易成本,用地理距離來表示可變貿易成本,多數結果表明貿易成本對擴展邊際的影響更為明顯[2,9]。非貿易成本方面的因素有:貿易雙方的經濟規模、信貸約束、貿易制度、文化聯系、外部沖擊和其他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貿易制度的改變不僅是單個國家的,更多的是國家之間簽署區域貿易協定、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如在尚濤等的研究中就發現,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中國出口有顯著的正向作用[6]。

以上是關于二元邊際的文獻研究,關于中國與東盟經貿聯系的研究目前有限,更多文獻直接在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涵蓋了和東盟相關的情況,只有少數文獻單獨研究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陳喬等分階段和國別分析海上通道對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潛力的影響,研究表明,中國對東盟國家進口貿易不足,出口貿易適中[10]。同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中國進口作用逐年減少,但是對出口作用呈現出增強趨勢。曾倩等研究發現,東盟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對我國出口貿易有顯著影響,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1]。此外,孫林等基于企業異質性模型研究2001—2007年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產品的質量,發現降低區域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可以提升中國企業出口產品的質量,因此可能會提高我國企業生產效率,有利于產業升級[12]。楊逢珉等運用二元分析方法通過HS六位碼農產品數據研究中國出口東盟的農產品貿易,發現在該貿易增長中,集約邊際的貢獻率是更高的,同時也發現貿易成本和農產品生產率會阻礙二元邊際的增長[13]。

綜上,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二元邊際都有詳細的研究。但是不難發現,對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的研究并不全面。學者們在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同時會涵蓋東盟各國,以探究我國對外貿易的一般特征,卻往往忽視了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貿易的特殊性,不利于我國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運用二元邊際的有限文獻中也并沒有對全種類貿易的分析,只涉及某一類產品的研究,無法體現貿易的全貌。

二、中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分解

1. H-K分解法概述

Hummels等基于產品層面二元邊際的定義,加入數量和價格維度,首次給出了明確的二元邊際表達式。根據這個表達式,將中國出口東盟增長的擴展邊際定義為

(1)

式中:EMjkt表示在t時j國向k國出口的擴展邊際;j國即中國;k國表示東盟中的某一國。

為了保證Ijkt∈It,將世界作為參照國,Ijkt指的是中國在t年向k國出口的商品種類。由此可見,式(1)中分子表示全世界在t年向k國出口的i類商品的總額,分母表示全世界在t年向k國出口的總額。擴展邊際越大,意味著中國向東盟成員國出口的產品種類越多,出口越多元化,越有利于中國對東盟外貿的穩定增長。

中國出口東盟的集約邊際定義為

(2)

式中,IMjkt表示t時j國向k國出口的集約邊際。式(2)中分母含義與擴展邊際的分子相同,分子表示中國向東盟成員國在t年的出口總額。集約邊際越大,說明我國出口東盟的數量越多,與東盟的貿易關系越密切。集約邊際的增長也直接反映了我國出口量的增加,但是如果貿易長期依靠集約邊際,可能會導致我國貿易條件的惡化。

上述是雙邊貿易的二元邊際算法,對于整個東盟地區來說,需要進行下面的計算:

(3)

(4)

式中,α為中國向k國出口量占中國向東盟總出口的比例。

2. 中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總體分析

根據上述公式,本文計算了2009—2018年中國向東盟出口額的二元邊際,數據來源于UN Comtrade的HS六位編碼。在數據分解前可以發現,中國向東盟出口總額逐年上升。其中,向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的份額較大,占中國對東盟出口貿易總額的10%以上;向柬埔寨、文萊、緬甸出口較少。本文將從多邊和雙邊兩個角度來分析計算結果。

首先,從多邊視角出發,分析2009—2018年中國對東盟出口貿易總額增長二元邊際變動的總體情況,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9—2018年中國對東盟出口貿易總額二元邊際分解

從擴展邊際來看,在樣本期間有升有降,基本維持在0.9上下,最高為0.944。相反,集約邊際總體呈上升趨勢,最后增幅達到55.78%,樣本期間從0.151增長到0.234。由此可見,2009—2018年中國向東盟出口增長主要由集約邊際拉動,這與錢學峰的研究結論相同。從數值來看,擴展邊際大約是集約邊際的4倍,擴展邊際繼續擴大的可能性和難度都遠遠大于集約邊際,因此貿易也更容易依靠集約邊際拉動。同時,相對于中國與其他國家集約邊際的0.9以上,目前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潛在貿易空間還很大。

其次,從雙邊角度分解中國出口東盟各國的貿易情況,結果如表2所示。雖然總體上中國向東盟出口擴展邊際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各個成員國的情況有所不同:第一,從擴展邊際的大小來看,新加坡、印尼、越南這三國的擴展邊際與總體擴展邊際接近,其他國家的擴展邊際均比總體小很多。這說明我國在這些國家還有很大的機會出口新產品,改變出口商品結構。第二,從擴展邊際的變化趨勢來看,菲律賓、柬埔寨、老撾、緬甸、文萊、越南等國的變化和總體變化趨勢相反,老撾和文萊的增長率甚至超過10%,這說明中國向這些國家出口的商品結構有一定改變,出口貿易額一部分由擴展邊際拉動。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的擴展邊際有所下降,這和整個東盟的總體趨勢相同,但是降幅都不是很大,說明出口商品結構并沒有很大的變化。同時可以發現,出口商品結構有改變的國家計算得出的擴展邊際相對較小,在這些國家引入中國新產品的可行性較大;擴展邊際較大的國家出口商品結構都比較穩定,需要更具創新性的商品帶動出口貿易。

表2 2009—2018年中國對東盟各國出口貿易總額擴展邊際

第三,各國在集約邊際方面的變化趨勢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體如表3所示。從集約邊際大小來看,至2018年,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文萊、印尼、越南等國大于東盟均值,說明中國出口這些國家的市場份額較大,尤其是緬甸、柬埔寨和文萊,集約邊際均超過0.4。在增長速度上,菲律賓、泰國、文萊和印尼的增長速度較快,最高達501.26%,說明中國在這些國家的出口貿易顯著增多。同時可以發現,各國集約邊際的增長率均大于擴展邊際增長率。由此可見,集約邊際推動大部分出口增長。綜上所述,中國對東盟出口貿易額增長主要依靠集約邊際來推動,擴展邊際變化較小。具體到東盟各國來看,中國對部分國家出口貿易額擴展邊際變化比東盟整體水平高,商品結構有一定改變。老撾、柬埔寨、文萊和泰國的擴展邊際尚有上升空間,有機會向這些市場輸入中國現有的產品。相對擴展邊際的平穩,中國對各國出口額集約邊際的增長進一步證實了出口額沿著集約邊際增長。從集約邊際數據來看,我國對東盟出口貿易還有增長空間。

表3 2009—2018年中國對東盟各國出口貿易總額集約邊際

3. 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二元邊際分析

中國對東盟出口額增長迅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制造業產品,而且制造業商品的出口結構也是對外貿易的重點研究對象。由于HS六位編碼并沒有準確的制造業產品分類,因此,在現有數據基礎上,利用SITC編碼轉換篩選出HS六位編碼中的制造業商品。各國制造業擴展邊際、集約邊際分解結果分別如表4、5所示。

表4 2009—2018年中國制造業對東盟各國出口額擴展邊際

由表4可知,制造業出口和總體出口有所不同。在2009—2018年的擴展邊際變化中,只有馬來西亞呈現小幅下降。增長最多的老撾達到18.44%,說明出口該國商品中制造業產品種類明顯增多,出口商品結構得到改善。中國制造業對老撾和文萊出口額擴展邊際的提高,也表現出該國對中國產品接受度的提高。仔細觀察各國擴展邊際在樣本期間的變化,不難發現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各國擴展邊際最終普遍上升,而且各國都經歷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過程。擴展邊際最早出現下降的國家是馬來西亞,2010—2013年呈現逐年下降的走勢,2014年又開始重新上升。下降幅度最大的國家是文萊,該國在2012—2015年呈現下降走勢,最大降幅為15%;而在2016—2019年上升幅度也較大,2019年比2018年增長9%。其他各國不同程度地出現小幅下降再上升。由此可見,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各國的二元邊際在樣本期間并不穩定,個別國家甚至出現大幅波動。結合東盟國家的特點,本文認為此種現象與東盟各國對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有關。此外,各國制造業的擴展邊際數值都比全商品大,說明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各國種類覆蓋面更廣。同時可以發現,因為擴展邊際的數值都較大,中國制造業的擴展邊際增長空間較小。

表5 2009—2018年中國制造業對東盟各國出口額集約邊際

由表5可知,在集約邊際方面,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各國呈現上升走勢。但與擴展邊際不同的是,集約邊際的增長趨勢更加穩定、增長幅度更大。除了菲律賓、柬埔寨、老撾和緬甸的數據出現過部分波動外,其他國家的數據均穩定上升,說明中國制造業在東盟各國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再從集約邊際的數值來看,2018年東盟各國中中國制造業出口集約邊際最大的國家是緬甸、文萊和柬埔寨,占據近半的市場份額。相比全商品種類集約邊際的增長速度,菲律賓等6個國家制造業集約邊際增長更快,說明在中國對東盟各國出口貿易中制造業出口貢獻率較高。同時,從集約邊際的變化可以看出,文萊、菲律賓、柬埔寨和泰國與我國的貿易聯系在樣本期間變得更加緊密。

通過以上對中國出口東盟的全種類商品貿易二元邊際和制造業商品二元邊際的分解不難發現,二者最終均呈現增長的趨勢,但又有明顯的差異:第一,全種類商品的擴展邊際數值都比制造業擴展邊際小,各國的擴展邊際都超過了0.9,而全種類商品中只有6個國家如此。因此,從產品種類覆蓋面來說,中國制造業的覆蓋面超過其他商品。這也從側面體現出,要通過擴展邊際拉動制造業出口東盟貿易會更加困難。第二,全種類擴展邊際和制造業擴展邊際在樣本期間均存在一定的波動,但是從最終的變化結果來看,制造業擴展邊際上升趨勢更加明顯:9個東盟成員國的制造業擴展邊際呈現上升趨勢,而全種類擴展邊際中只有6個國家如此。這說明中國對東盟不斷增長的出口額中,制造業擴展邊際拉動作用更為明顯。第三,在集約邊際方面,全種類與制造業商品之間的差異沒有擴展邊際那樣明顯,兩者的變化趨勢相同,即增長穩定,無大幅波動。制造業集約邊際分解結果高于全種類商品,說明在中國出口東盟貿易中制造業出口所占市場份額更多。相對于擴展邊際,集約邊際數值都會小一些,因此,通過集約邊際拉動出口是一個更加容易的途徑,未來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各國也可能更多地通過集約邊際實現。

三、中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出口東盟的貿易增長中大部分是由集約邊際推動的。這也是因為擴展邊際的數值都相對較大,難以提升,相比之下,通過集約邊際來推動貿易增長較為容易。制造業也有類似情況,不同的是制造業的擴展邊際增長率普遍比總體擴展邊際增長率高,說明制造業商品出口結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那么,中國出口東盟的全種類商品貿易結構是否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改善呢?這就涉及中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影響因素的研究。

1. 計量模型構建及數據來源

根據Martina的研究結論,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來研究中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的影響。在傳統的引力模型中只分析了影響出口額的相關因素,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此基礎上加入其他可能影響二元邊際的變量,得到以下表達式:

Yt=β0+β1ln GDPkt+β2ln CGDPjt+β3ln freekt+

β4ln distjk+β5contigjk+tat+εjkt

(5)

式中:被解釋變量代表擴展邊際EMjkt和集約邊際IMjkt;GDP代表進口國的國內生產總值;CGDP代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free代表進口國貿易自由度;dist代表中國與出口國之間的距離;ta表示雙邊貿易發生時是否簽訂相關貿易協定;ε為誤差項;β0為常數項。

二元邊際作為被解釋變量代入方程時,為了避免某些年份出現的零值等問題,采用ln(EMjkt+1)和ln(IMjkt+1)的形式代入。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和進口國國民生產總值反映了雙邊貿易國家的經濟實力,數據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在方程中取對數后代入。進口國貿易自由度采用美國Heritage Foundation數據庫的經濟自由度。該指標由綜合外貿限制、金融管控、行政效率等各方面評價得出,可以用來代表雙邊貿易中的固定成本,數據取對數代入模型。沿用傳統引力模型的做法,采用雙邊距離表示貿易可變成本,同時借鑒錢學峰的做法,用中國與東盟各國首都之間距離作為可變貿易成本。數據來源于CEPII數據庫,取對數后代入模型。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地緣經濟可能對二元邊際產生影響,因此設定虛擬變量contig和ta。在contig賦值時,與中國擁有共同邊界則賦值為1,否則為0。ta表示雙方是否簽署相關貿易協定,如果在貿易期間簽署協定,則賦值為1,否則為0。

2. 實證分析及穩健性檢驗

本文通過中國對東盟各國2009—2018年出口數據分解,對我國出口東盟二元邊際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根據錢學峰等的研究發現,實證過程中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估計可能會造成誤差,因此采用Tobit模型進行分析。

(1) 基準回歸分析

模型基準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中國對東盟出口的全種類商品和制造業商品二元邊際的影響因素

首先,在擴展邊際方面,主要影響因素如下:第一,進口國經濟規模、中國經濟規模對中國出口東盟有正向作用,這與以往關于二元邊際的研究結論相同。中國經濟規模越大,可產出商品種類越多,可供出口的產品種類就越多。同樣,進口國的經濟規模越大,在該國市場上流通的商品種類就會越多,對進口商品的種類需求也會增加。第二,進口國經濟自由度顯示出對二元邊際顯著的反向作用,這與此前的研究不甚一致,本文認為這與東盟國家在樣本期間的內部建設和對外活動有關。2009—2018年期間,東盟各國致力于建立東盟共同體,逐步降低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在同等條件下的產品,東盟國家會選擇成員國進行交易,那么勢必會減少這類產品的外部交易,中國也會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此外,東盟同期先后與中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關系和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帶動了東盟與這些地區的貿易往來。因此,東盟國家貿易自由度的上升不僅給中國帶來了機會,也給這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了貿易機遇。當這些國家受到東盟國家自由度上升的影響大于中國時,就會擠出部分潛在的東盟與中國貿易。第三,兩個貿易協定虛擬變量對擴展邊際的作用不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簽署(ta1)對擴展貿易有負面影響,但是不顯著;相反,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區協定簽署(ta2)有顯著正向作用。這可能是因為相對于中新自貿區協定的簽署而言,中國—東盟自貿區協定簽署的時間較短,建設效果相對中新貿易區不明顯,而且由于東盟各國之間的情況復雜,自貿區協定簽署效果不一。

其次,在集約邊際的結果中,大部分影響因素前的系數方向與擴展邊際相同,說明其對集約邊際有類似的影響。但是,對集約邊際進口國的經濟規模前的系數是負向,意味著隨著進口國經濟規模擴大,集約邊際會變小。這可能是因為東盟大部分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如中國,需要進口的商品數量大;在綜合實力發展后可以實現部分產品國內生產,不再需要進口。距離對集約邊際也具有負面影響,但是不顯著,這一點和傳統引力模型的結論相同。因此,可變成本的降低可能擴大中國對東盟的出口規模。其他影響因素的結論和擴展邊際相同,只是絕對值不同。

(2) 制造業樣本分析

本文用同樣的方法分析2009—2018年中國對東盟出口制造業商品貿易額二元邊際的影響因素。首先,進口國經濟規模對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擴展邊際有顯著推動作用,但是對集約邊際存在顯著負面影響。這說明,隨著各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東盟會增加對中國制造品種類的進口,但是會減少對中國商品的進口總量。這是因為中國和東盟各國制造業在中低端技術行業存在較強競爭關系,但東盟在中高端技術行業仍遠不及我國。東盟國家經濟實力增長后,開始減少中低端技術制造品進口,高端技術產品的市場變大,但是受限于技術原因只能依靠進口。李建軍等在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測量中也發現,中國正失去低技術制造業的成本優勢,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是中低技術產業生產、加工和組裝環節更好的選擇[14]。東盟的越南、柬埔寨等國擁有更低的成本優勢,在中低技術產業方面與中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因而,當進口國經濟規模擴大時,會減少這類商品進口數量,從而對集約邊際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出口國經濟規模對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的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都展現出正面作用,這說明中國經濟的增長會增加中國制造業對東盟各國的出口規模和出口種類。中國經濟實力增強意味著有更高的生產力來制造更多數量的產品,同時有能力創造更多新的產品,以增加可供出口東盟各國的制造業產品數量和種類。

此外,進口國自由貿易度和國土是否相鄰對制造業的影響更加顯著。這是因為東盟的制造業在樣本期間有很大的發展,內部交易增多,和中國相同產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根據張彥的研究,東盟制造業在2010—2017年最終產品的世界份額和全球價值鏈參與度均顯著提升,越南和老撾發展尤為明顯,而這兩個國家正好與中國接壤[15]。而且,東盟在東南亞最大的制造業最終產品市場為泰國和越南,整個東盟內部的制造業貿易聯系更加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國與國之間距離對制造業商品出口的二元邊際有負面作用,其中擴展邊際回歸結果中距離變量前系數顯著。這表明相對于其他產品,制造業產品是否出口會明顯受到可變貿易成本的影響。在虛擬變量方面,是否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對擴展邊際和集約邊際都有負面影響,而且對集約邊際的影響是顯著的。這可能是因為目前自由貿易區協定中涉及農業等行業的條款更多,而涉及制造業的政策較少。

總的來說,制造業商品在回歸中的大部分影響因素和總體方向相同,但是制造業的結果通過顯著性檢驗的變量更多,說明相對于全種類商品,其對制造業商品的作用更顯著。對比全種類商品和制造業商品影響因素前系數絕對值的大小可以看出,為什么中國制造業出口東盟的擴展邊際對貿易的貢獻大于全種類商品的擴展邊際。本文認為,主要可以從出口國經濟規模和距離這兩個變量來解釋。第一,全種類商品擴展邊際的出口國經濟規模系數比制造業擴展邊際的出口國經濟規模系數小,說明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會帶來更多種類的制造品出口。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實力越強,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就會越多,制造出的新產品也越多,但是制造業以外的產業種類更新和中國經濟規模的聯系沒有那么強。第二,相對距離對全種類擴展邊際有不顯著負面影響,對制造業擴展邊際卻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也就是說,可變貿易成本越低,制造業擴展邊際越大。中國與東盟在2007年簽署《中國—東盟港口發展與合作聯合聲明》,雙方共同加強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貿易成本不斷降低,推動了制造業擴展邊際的增長。

(3) 穩健性檢驗

本文設定的模型中,經濟規模和出口貿易二元邊際可能存在經濟規模二元邊際之間互為因果的內生性情況。對此,本文設置新的變量GDP1作為兩國經濟規模工作變量。該變量在數值上為進口國GDP與中國GDP之比,以ln(GDP1+1)的形式代入模型。除了內生性之外,如果存在異方差,使用Tobit模型估計引力模型會產生不一致的結果。根據相關文獻,本文在檢驗中采用PPML估計方法。檢驗部分也采用全種類商品和制造業商品兩類樣本,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內生性、異方差檢驗結果

采用PPML估計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本文發現:第一,經濟規模前的系數雖然有正有負,但是考慮到進口國經濟規模會對集約邊際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這個結果與前文是一致的。這再一次驗證了中國經濟規模對貿易有促進作用,而進口國經濟規模的負面影響反映了中國與東盟產業之間存在重疊和競爭。第二,距離對二元邊際的影響均轉為負向,說明可變貿易成本對貿易作用與之前學者的研究是一致的,可變成本的增加會減少中國對東盟的出口。第三,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的系數都轉為正向,并對集約邊際的影響顯著,說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可以顯著擴大貿易規模;其對擴展邊際的影響不顯著,可能是因為自由貿易區建設不足。第四,在眾多影響因素中,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肯定會帶來貿易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國和東盟國家部分產業的競爭,進口國的經濟規模、進口國自由貿易度的擴大則可能減少貿易。因此,如何保證雙方同步發展又能擴大貿易規模,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本文認為,我國可以通過創造自有品牌、形成產業特色來解決。第五,中國—東盟自貿區對貿易有正向作用,但是也只有在集約邊際上顯著,表明我國與東盟自貿區的建設不足,需要更多深入的合作。

四、結論與啟示

本文根據HK分解法,利用2009—2018年UN Comtrade數據庫HS六位編碼貿易數據,對中國與東盟各國雙邊層面的二元邊際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我國制造業出口東盟的特點,發現我國對東盟出口主要依靠集約邊際拉動,擴展邊際的貢獻率較小。在制造業中,擴展邊際貢獻會比總體稍大,但主要還是集約邊際拉動。這與之前Hummels等的研究結論類似。然后,使用擴展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上述計算得到的二元邊際影響因素,并用PPML估計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對實證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最后得到的結論與此前研究有相似也有相反的地方。

第一,中國經濟規模對二元邊際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與此前相關研究的結論相同。進口國經濟規模對二元邊際的作用不同,對擴展邊際存在正向作用,對集約邊際會有阻礙作用。這是因為目前東盟各國的生產力水平低于我國,有些產品無力實現國產或者產量較少,在自身實力增強后會減少進口。因此,我們應該堅持走“科技興貿”的道路,推動科技創新,擴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在擴展邊際分析過程中可以發現,擴展邊際數值較大,甚至有的已經接近1,這種情況下想要使擴展邊際有所增長,就更需要有新技術和新產品。

第二,貿易自由度對二元邊際均呈反向作用,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正面影響只在集約邊際上顯著。這一部分是因為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不足,而貿易自由度上升則意味著出口東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產品優勢在此期間有所下降;另一部分是因為東盟制造業與我國制造業有部分產業存在競爭關系,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制造業,這會造成一部分貿易的流失。因此,一方面我國應該加快與東盟之間自貿區的建設,爭取更多有利于貿易的談判,進一步擴大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的貿易規模;另一方面需要更好地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出口更多高中技術制造業產品,并在中低技術行業發展自有品牌,提高產品質量,使其向高端發展。

第三,與進口國之間的距離代表著貿易中的可變貿易成本,實證顯示其對二元邊際都是負向影響。陳喬等的研究也表明,海上通道的建設可以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10]。這表明,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需要重視中國至東盟各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東盟各國港口建設,從而降低貿易成本,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毛片一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九九九国产|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呦女精品网站| 综合成人国产| 嫩草国产在线|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99re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精品v| 97久久精品人人|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黄|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色综合综合网|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欧美h|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四虎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99久久|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 午夜毛片免费看|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9热最新网址|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国产福利观看| 色成人亚洲|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久久精品丝袜| 美女啪啪无遮挡|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91丝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