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有研究顯示,多重耐藥菌(MDROS)感染具有復雜性和難治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可導致病死率和發病率升高,增加患者住院費用。MDROS指的是對臨床中使用3 類或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出現耐藥性的細菌。重癥監護病房(ICU)是醫院感染MDROS 較為集中的主要科室,有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對于ICU 中的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來說,其免疫功能低下,往往合并有基礎疾病, ICU 侵入性操作較多、抗菌藥物使用較普遍且時間相對較長,導致ICU 院內感染發生率高出普通病房5~10 倍[2]。本研究調查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MDROS 感染現狀,并分析肺部MDROS 感染影響因素,以此為臨床ICU 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醫院ICU 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106 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條件:影像學檢查結果均符合ICU 顱腦損傷相關診斷標準[3-5];格拉哥昏迷評分(GCS)為3~7 分;均進行顱內血腫清除術。排除條件:合并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支氣管炎及風濕性心臟病等;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泌尿系統疾病等;合并消化道疾病。106 例患者中男65 例,女41 例。年齡32~71 歲,平均51.5±4.3 歲。
采集ICU 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痰液等作為臨床樣本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6]。將上述臨床樣本于沙寶羅瓊培養基接種上,預先確保無其他菌株污染,放置在37℃細菌培養箱中48 h[7]。后取單個菌落,用5 ml 無菌蒸餾水將濁度調至0.5 麥氏單位,取其20 μl 細菌混懸液,加PBMI 1640 培養液至11 ml,充分混合后轉移至Sensititre Yeast One 顯色藥敏板,每孔100 μl,后密封置于37 ℃環境中卵育48 h[8-9]。依據我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鑒定。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單因素分析時,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歸模型。檢驗水準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ICU106 例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中合并肺部MDROS 感染的發生率為13.21%(14/106)。14 例患者送檢的樣本中共分離檢出MDROS 45 株,其中革蘭陰性(G-)桿菌32 株(71.11%),革蘭陽性(G+)球菌 13 株(28.89%)均為耐甲氧西林金葡萄菌,并未發現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與年齡、合并基礎病、合并胸部外傷、氣管切開及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有關(P<0.05)。見表1。

表1 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以是否發生感染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合并基礎病、合并胸部外傷、氣管切開及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是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病例共檢出5 種MDROS,出現在不同器官中。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入院后行開顱手術治療者居多,入住ICU 后病情危重,開顱手術創傷性較大,侵入性損傷較多,此類患者屬于院內感染的高發人群。加之患者入住ICU 后往往需進行機械通氣、導尿、中心靜脈置管或存在腦脊液漏、腦脊液引流、顱內壓監測[10-11]。通過分析發現,合并基礎病、合并胸部外傷、氣管切開、壓力性損傷及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為ICU 風險管理期間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的影響因素。原因如下:①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中合并嚴重基礎疾病者,機體處于高代謝的負氮平衡狀態,免疫能力低下,抗感染能力相對較弱,致使其易感MDROS。②氣管切開會直接損害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并對其機體防御系統產生破壞,導致病原菌極易侵入患者呼吸道,造成肺部感染。而長期吸煙飲酒,則降低患者呼吸道及血液的抵抗力,增加MDROS 感染的風險性[12]。③合并胸部外傷,會因疼痛導致咳嗽及乏力等癥狀,無法有效排痰,增加感染風險。④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如長時間使用、先后更換抗菌藥物種數≥3 種、聯合使用抗菌藥物≥3 種,不合理聯合用藥與 MDROS 感染明顯相關,其對菌株產生篩選作用,誘導耐藥基因突變、改變膜通透性、激活外排泵系統、靶位改變、誘導生物膜形成等,造成多重耐藥性的產生[13],高水平耐藥株的出現和流行,進而誘發重度顱腦損傷昏迷患者 MDROS 感染。
針對上述影響因素,科室需定期對ICU 護理人員進行核心護理能力、職業道德、風險意識等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日常護理操作技能及知識的考核,尤其是新入職護士,定期組織相關專業的技能培訓等;組長積極組織專人進行帶教,熟悉相關工作制度,并能正確使用搶救儀器、微量輸液泵、呼吸機及吸引器等,同時能熟練掌握ICU 護理重癥患者的方法,定期思想教育,增強護士自身職業價值觀及責任感。嚴格按照ICU 消毒隔離制度執行護理工作,加強護理人員手衛生管理、病房環境、設備管理,定期消毒清潔,護理工作中嚴格無菌操作,同時禁止非醫護人員出入。嚴格按照ICU 患者輸血管理制度執行,遵醫囑輸血前,仔細核對患者信息,保障輸血安全性。對年齡相對較大患者,早期加強營養管理,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因過多侵入操作而增加感染概率;患者剛入住ICU 時即為其行護理風險評估。對于氣管切開患者,保持氣道濕化,按需吸痰;采用沖洗型氣管套管,以免嘔吐物、反流物堆積于聲門、氣囊之上,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14];如若導管內存有痰痂或血痂,采用無菌氣管內芯條疏通,如若疏通失敗則為其更換導管[15];給患者講解各個留置管道的必要性及目的、意義。抗生素的使用需嚴格掌握應用指征,即配合醫師依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及微生物檢驗結果,明確病原菌類型后針對性用藥,合理性使用抗菌藥的種類、劑量、給藥途經、間隔時間及療程等,避免無指征聯合用藥、局部用藥[16];預先了解其藥物過敏史、既往病史、現病史等,以免其穿刺皮膚出現皮疹或紅腫等,一旦出現則立即停藥,告知醫生處理。加強皮膚管理,每2h翻身拍背1 次;預防長期臥床造成壓力性損傷;預防腸道菌群失調造成的腹瀉型尿布性皮炎,最終降低肺部MDROS 感染的概率。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年齡、合并基礎病、合并胸部外傷、氣管切開及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均為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肺部MDROS 感染的影響因素,因此需針對影響因素及MDROS 病原菌類型給予針對性預防及治療,以此降低感染率。